盒馬食品安全丑聞頻發,這次面包中竟然竄出活老鼠
作者:龔進輝
盒馬鮮生(以下簡稱“盒馬”)又雙叒叕因食品安全問題翻車了。
最近,市民陳先生通過盒馬App在上海盒馬鮮生丁香國際門店下單購買一款“幸運生吐司”,晚上訂單送達后,陳先生打開包裝,沒想到里面竟然竄出一只活老鼠,當時整個人被嚇得不輕。消息一出,頓時引爆全網,網友紛紛感到惡心和震驚。
隨后,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介入調查,并公布初步調查結果:盒馬未發現蟲害痕跡。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表示,已要求涉事企業立即開展全面自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并將聯系消費者,對涉事產品進一步調查。同時,通報盒馬中轉倉屬地監管部門,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處理。
話說,無論是自己生產還是委托生產,盒馬都要對這個事情負責。從吐司上的盒馬商標看,其不可能甩鍋成功。較自建工廠而言,委托第三方生產模式更輕,但就算是委托第三方生產,盒馬也要對第三方進行資質審查及審核。
眾所周知,盒馬是阿里發力新零售的標桿項目,成立5年來,其在全國瘋狂擴張,并發展出盒馬F2、盒馬菜市、盒馬mini和盒馬小站等七大業態。不過,即便其模式再新穎和高效,終究做的是與“吃”有關的生意,必須在食品安全上嚴格把關,因為食品安全是企業生命線,再怎么重視也不為過。
但事與愿違,盒馬實際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曾多次被曝出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或隱患,一度在3個月內連發3起食品安全丑聞,讓用戶消費時存在一定擔憂和顧慮,甚至引起恐慌,無法做到完全放心消費。
2018年10月,有媒體暗訪發現,山東青島萊西腐爛變質的落地蘋果被大量送往青島海升果業被加工成果汁,“清谷田園”系列飲品是其中之一。事發后,部分電商平臺與商超紛紛下架該產品。盒馬承認確實銷售過該品牌產品,并第一時間通知全國門店下架“清谷田園”系列飲品,已在盒馬購買該飲料的消費者可以通過盒馬App或在門店憑小票無條件退款。
2018年11月,上海市民方先生在盒馬大寧店挑選蔬菜,看見一旁的工作人員在更換胡蘿卜外包裝的日期標簽,將11月9日、11月10日、11月11日標簽換成11月15日,隨后向靜安區市場監管局舉報。幾天后,靜安區市場監管局針對“偷換標簽”事件對盒馬立案調查,庫存73盒胡蘿卜產品第一時間下架封存,盒馬掌門人侯毅發布致歉信,盒馬上海總經理被就地免職。
2018年12月,有網友在爆料,稱12月1日在盒馬上海金橋店購買兩聽麗爾泰椰漿,到家后發現該商品竟然已過期兩個多月。對此,阿里官方客服在該微博下留言,承認確實是盒馬方面的責任,并提出“十倍賠償”的方案,但該網友并不買賬,并向上海市食藥監部門投訴。
除此之外,2020年3月,盒馬三次因食品安全問題而被市場監管部門通報批評,其中兩次是因皮皮蝦中鎘含量超標,另一次是風干牛肉中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超標。同時,《人民日報海外版》3月27日第08版報道中還點名批評盒馬。
經歷種種教訓后,如今盒馬依然被曝出面包中竄出活老鼠,讓人直呼惡心,可見其在食品安全環節仍存在較大漏洞,讓人失望不已。盒馬,你可長點心吧,希望其能引以為戒,盡快堵上食品安全漏洞,別因高速擴張而忽略最基本也最關鍵的食品安全問題,別讓“舌尖上的安全”成為奢望。
這意味著,盒馬必須高度自律,時刻繃緊品質這根弦,從供應鏈源頭開始,對生鮮品質進行全程嚴格把關,狠抓品質才能贏得用戶口碑、重建信任。要知道,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系到每個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包括盒馬在內的所有商家不能有半點馬虎,蒙混過關注定行不通。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