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IEDM 2025放榜】北京大學以21篇論文蟬聯全球第一,長鑫存儲領跑產業界
轉自公眾號“微揚智源”
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是半導體器件領域的全球頂級學術會議,被譽為該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近日,2025年IEDM大會入選論文名單正式公布,論文總數再創新高。本文將通過關鍵數據深度解讀全球研究格局。
全球概覽:論文數量再破紀錄,高校科研機構貢獻超七成
2025年IEDM入選論文達到298篇,較去年(2024年274篇)增長8.7%,再次突破歷史紀錄,顯示出全球半導體研究的持續創新能力。從機構類型來看,高校與研究機構是絕對主力,貢獻了75% 的論文,企業貢獻約25%。
全球TOP10 :最具影響力的入選機構盤點
全球頂尖機構的入選論文數量排名競爭異常激烈。按照第一作者所在機構統計,北京大學入選21篇,以絕對優勢繼續蟬聯全球第一,彰顯其在國際領域的頂尖地位。隨后依次為比利時微電子中心(19篇)、佐治亞理工學院(13篇)、韓國科學技術院(12篇)、三星電子(12篇)、臺積電(9篇)、新加坡國立大學(9篇)、IBM研究院(8篇)、斯坦福大學(8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8篇)。
中美對比:入選論文數量解析
IEDM 2025中國入選論文共101篇,其中中國內地67篇、中國臺灣27篇、中國香港7篇。
按照第一作者所在機構統計,中國內地的67篇論文來自20個機構。北京大學21篇(較去年增加6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8篇(較去年增加2篇)、清華大學6篇、南京大學(4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4篇)、東南大學(3篇)、上海交通大學(3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3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篇)、山東大學(2篇)、長鑫存儲(2篇)、北京理工大學(1篇)、復旦大學(1篇)、杭州領摯科技有限公司(1篇)、華中科技大學(1篇)、南方科技大學(1篇)、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1篇)、西湖大學(1篇)、浙江大學(1篇)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1篇)。其中,長鑫存儲(CXMT)、杭州領摯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與小米通訊合作)集中展示了在存儲、生命科學與射頻等領域的最新突破,展現了中國半導體企業的創新實力。
長鑫存儲在3D FeRAM與新型多層堆疊DRAM雙突破。長鑫存儲首次實現單片集成的堆疊式鐵電存儲(3D FeRAM),提出兩層水平堆疊的1T1C三維架構,配備雙柵極多晶硅選擇晶體管,展現出優異的性能與耐久性,為低功耗非易失性存儲奠定基礎(12-1 | First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Monolithically Stacked FeRAM with Dual-Gate Poly-Si Access Transistors and Horizontal Ferroelectric Capacitors)。此外,長鑫存儲還展示了全球首個BEOL集成的多層DRAM架構,基于IGZO溝道晶體管完成實驗驗證,并在優化性能與可靠性方面取得突破,為未來高性能DRAM的發展開辟新路徑(29-3 | High Performance and Robust Oxide-semiconductor Channel Transistor DRAM with Multi-tiered Architecture)。
IEDM 2025美國入選論文共74篇,按照第一作者所在機構統計,74篇論文來自28個機構。排在前5的分別是佐治亞理工學院(13篇)、IBM研究院(8篇)、斯坦福大學(8篇)、普渡大學(6篇)、圣母大學(4篇)。
機構畫像:中美科研力量的類型分布對照
按照第一作者所在機構類型統計,在中國內地的入選論文貢獻中,高校占據了絕對主導(約81%),而企業占比相對較低。這反映出國內強大的學術研發能力,同時也暗示了從“學術論文”到“產業成果”的轉化路徑仍有提升空間。反觀美國,其企業界的貢獻占比(約33%)顯著更高。IBM研究院、英特爾、高通、美光科技、應用材料等巨頭在IEDM上比較活躍,積極展示其最新的技術突破。這不僅體現了其深厚的技術儲備,更是一種將前沿研究成果與市場領導力綁定的戰略展示。
IEDM 2025會議將于2025年12月6日至10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
上一篇:穿越火線手游鴻蒙版正式上線,跨平臺對戰,新玩法震撼開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