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口水戰”后 又“搭上”國家質檢總局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5-12-29 03:05人閱讀
非常在線12月29日消息 ?阿里和京東最近在假貨問題上爭執不休,“口水戰”讓圍觀網友“活久見”,昨日還有一微博認證為“天貓小二”的博主“鬼見愁”對劉強東的假貨言論進行了一系列炮轟。
東哥之前說過打假只需一個程序員一天就能搞定,然而不久京東方面就有這樣的決定出來——到2015年12月31日停止提供C2C的電子商務平臺,并在三個月的過渡期后,也就是2016年4月1日起,徹底關閉C2C模式的電子商務平臺,看來東哥一個程序員解決打假問題也只是臆想,隔著屏幕都能聽到“啪啪”的打臉聲,也難怪“鬼見愁”要奚落一番,問到“你家一個程序員都沒有嗎”。
而阿里似乎是為了響應京東言論,不僅請來頗有威望的馬修·巴希爾,前兩日又祭出了公司內部的“滅絕師太”王俊芳,但假貨問題畢竟沉積已久,不知最終收效會如何,這些暫且擱置一旁,今天又有新的消息傳來,阿里和京東在爆發“口水戰”后,居然又都搭上了國家質檢總局,跳躍之快讓人回轉不過來。
具體是這樣的,據新華網的報道,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監督司與阿里巴巴、京東,除此之外,還有蘇寧、一號店4家電商平臺在京東簽訂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協作發布對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履行情況檢驗結果信息。為此,質檢總局組織開發了“產品質量承諾企業執法檢查結果公開查詢平臺”,該平臺預計將于2016年3月15日前后上線,支持消費者查詢使用,對產品的質量問題又增加了一個把控的關口。
當然,隨后電商平臺也將會同步設置各自的消費者查詢入口,但前期查詢范圍還僅僅局限在家電、洗滌用品、童裝三類產品,未來查詢范圍將會擴展至絕大多數商品。
其實,這個舉措的實質也是將主動權交給消費者,再由政府搭橋,對電商平臺的監督力度顯而易見,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假貨問題只是一時,在制度的約束下必將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