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斯上市一波三折 這三個短板必須解決
撰文/藍科技
奧克斯正在加速推動上市進程。
根據大摩財經報道消息稱,奧克斯電氣(奧克斯空調主體)日前披露上市輔導進展,透露黃小偉已擔任奧克斯電氣新任總裁。
奧克斯上市一波三折。早在2016年奧克斯電氣就曾掛牌新三板,但又于2017年摘牌。奧克斯電氣摘牌后,奧克斯將空調業務進行了整合,統一到寧波奧克斯電氣(2016年新設立的奧克斯空調股份公司為寧波奧克斯電氣子公司)。整合后,奧克斯電氣開始籌劃A股上市,并于2018年底開始接受東方證券的上市輔導。
為了助力上市,奧克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堅江對奧克斯電氣進行高層大調整。將三星醫療的兩位前總裁調任至奧克斯電氣任職。最新的輔導報告顯示,奧克斯電氣新增了兩位高管黃小偉和忻寧。其中,黃小偉歷任奧克斯空調總裁助理、副總裁、三星醫療總裁,現為奧克斯電氣總裁;忻寧歷任奧克斯空調審計經理、財務副總監、三星醫療總裁助理及總裁,現任奧克斯電氣總裁助理兼財務總監。
無疑,高層人事變動背后的意圖,是希望有助于奧克斯順利上市。奧克斯作為空調業一匹黑馬,素有“空調殺手”之稱。奧克斯與格力的訴訟一事,成為2019年行業最大的談資。
事實上,奧克斯并非沒有問題,尤其是在上市以后成為公眾公司,奧克斯必須要解決三個短板。否則,即使上市以后仍然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
短板一:過去的高增長建立在價格驅動基礎之上,但價格驅動終將淘汰。
在空調行業中,奧克斯素有“空調殺手”的稱謂。成立于1994年的奧克斯空調,在2000年之前,不過是一個總銷售量不足60萬套的小廠,與同期的格力、美的、海爾等品牌有著很大的差距。而奧克斯為了謀求自身業務的增長,從2001年開始率先將自己40多款機型以30%的幅度全面降價。
就是靠著低價策略奧克斯一躍從三、四線品牌進入第二陣營,甚至成為第二陣營的頭部品牌。根據數據顯示,在2001—2004年,奧克斯空調最初降價的幾年內,其空調銷量從90萬臺上升到325萬臺。銷量增長曲線一直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銷量也一度位列行業前三。
2012年奧克斯開始積極擁抱電商渠道,憑借專注線上銷售的獨特性和低價策略,奧克斯的銷量再次實現大幅增長。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2—2017年,奧克斯空調的電商渠道收入從2013年的不足5 億元增長至 2018年的115 億元,營收復合增速近90%。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其電商收入占比 67.12%,已成為奧克斯空調內銷的主要途徑。
顯然 ,過去幾年的高增長得益于價格驅動。價格驅動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在空調行業增長放緩、健康家電成為主流時,消費者對技術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是奧克斯必須要惡補的一門創新課。
短板二:必須撕掉低價標準,用技術創新成為驅動力。
憑心而論,如果不是得益于價格驅動,奧克斯空調未必能有今天的表現。一方面是過去幾年趕上了空調行業好的光景;另一方面奧克斯低價是進入市場最好的方式。但如今在空調行業談到奧克斯,除了低價以外,奧克斯身上很難找到第二張合適的標簽。
在消費者的眼中,給奧克斯貼上了“低價”標簽。無論是在品牌、渠道、服務等各個方面,都無法與美的、格力、海爾這樣的行業巨頭直接對抗。消費者對于奧克斯“低價”認知上的另一個原因,是奧克斯快速增長的銷量與其研發能力并不匹配。
與美的、格力海爾相比,奧克斯的技術創新標簽還沒有形成。美的一晚一度電、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海爾從領先健康空調到健康生態,這三巨大有鮮明的技術特征,而這正是奧克斯所欠缺的。
短板三:“格力陰影”對奧克斯的影響會持續存在,謹防抄襲還會惹官司。
5月12日,歷時超過3年的奧克斯侵權案塵埃落定。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資料顯示,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布維持原判,認定寧波奧勝貿易有限公司(原寧波奧克斯空調有限公司)惡意侵權成立,判決后者向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賠償4000萬元。而這也是迄今為止家電領域賠數最高的生效判決。
這也僅僅是奧斯克被告侵權的其中一起罷了,以格力為例,從2014年開始,格力就開啟了狀告奧克斯侵權之路,時至今日沒有停歇。尤其是格力針對奧克斯空調進行開機試驗,給奧克斯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除了格力,奧克斯還涉嫌侵犯美的知識產權專利,這在2018年媒體公開報道中有跡可循。
侵權只是冰山一角。4月10日,根據浙江政務服務網官網消息,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甬市監處〔2020〕20號),對奧克斯空調利用能源效率標識進行虛假宣傳一案,作出“責令改正”和“處罰款10萬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決定。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此次對奧克斯空調的處罰已屬頂格處罰。
格力公開拆機奧克斯空調,應該是行業之間第一起公開行為,但未必是最后一次。無論是出于商業競爭還是涉嫌侵權,奧克斯如果不解決核心技術問題,一味以低價驅動,那么未來的奧克斯即使上市以后,可能也會面臨著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
(圖2來源:覓知網)
本文原創于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