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電商“潛規則”:先漲價后降價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8-03-14 08:51人閱讀
驅動中國2018年3月14日消息? 近年來,網購大潮異軍突起,“雙11”也變身廣大消費者的購物狂歡節。對此,為制造“雙11”的低價現象引導消費者消費,先漲價后降價儼然已成為電商行業“潛規則”。
中國消費者協會于2017年10月-2018年1月期間,組織開展了“雙11”網購商品價格、質量、服務調查體驗活動。本次調查項目主要涉及價格追蹤記錄、七日無理由退貨操作、“海淘”商品真假鑒定、非“海淘”商品質量測試以及快遞面單查驗等工作。
據了解,從10月21日到11月21日,體驗人員通過截屏等取證方式對每款商品詳細記錄了價格變化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在 129個預售樣本中有4個預售樣本的價格高出預售結束后價格,存在涉嫌價格違規。
此外,在2017年宣稱參加“雙11”促銷活動的539個非預售樣本中,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雙11”價格或更低價格購買到促銷商品的比例達到78.1%,先漲價后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注價格的情況較為突出。
據《2017年雙11、黑五海淘消費投訴與體驗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天貓ABC、太平鳥、寶潔、歐萊雅、海爾、OLAY、特步等多個品牌旗艦店均出現虛假促銷情況,而阿里健康海外旗艦店也出現大規模用戶投訴其虛假活動。這也反映了諸如天貓、太平鳥等商家為了進一步的吸引消費者,仍習慣打價格戰或者通過復雜的價格表示方式困擾、誤導消費者,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多年來,價格欺詐、虛假促銷、發貨慢、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雙11”期間商家普遍存在的痛點問題一直未得到良好改善,建議有關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同時,廣大消費者也應警惕電商的消費陷進,增強消費維權意識。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