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惹怒菜鳥!遭到抨擊:你不懂平臺共享!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6-07-19 06:30人閱讀
昨天東哥上央視的一檔財經節目《對話》,其對菜鳥網絡發表“過激”言論,東哥表示,“四通一達”快遞公司的利潤會被菜鳥吸走。菜鳥網絡方面對劉強東的這一觀點進行回應,表示“能有這樣的想法,只能說明劉強東真的不懂什么叫平臺共享。”針鋒相對又火藥味十足的言論將京東和菜鳥同時拉進消費者的視野。
而這兩者之間的火藥我們姑且算作是阿里和京東在電商方面的延續,但其實說開了,菜鳥物流和京東的物流還真不是一條道上的兄弟,雖然都做得是物流這個行業,但卻完全殊途同歸,京東是自建物流,屬于垂直化,一條龍式服務,所以其成本各方面投資都很大,而菜鳥網絡則屬于不同,在設立時,馬云就反復強調,不做自建物流,所以菜鳥的目標是給電子商務企業、物流公司、倉儲企業、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等各類企業提供平臺服務。
自建物流所消耗的成本可能是馬云爸爸早就預料到的,但是東哥卻知難而行,攬下了這樣的活,自建物流雖然消耗巨大,但其效率卻不是第三方物流可以趕超的,就像劉強東在節目中所表述的,假設每件快遞會搬運7次以上,但是自建物流可以降到2次,所以自建物流一方面也是為了客戶體驗在燒錢,不過自建物流并不容易,受物流所累而產生的虧損不可忽略,看東哥每年逐漸提高的免運額度,就能明白自建物流給京東的負重有多大,但是劉強東堅持,燒錢一定要少出核心競爭力,也許自建物流也屬于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吧!
與之不同的是馬云爸爸的菜鳥網絡,就像逍遙子所說,菜鳥網絡最終要做的事情就是搭臺,并且希望合作伙伴在這個臺上唱好戲。傳統的物流都是各家自掃門前雪,所以,往往賣家發貨需要繞一個大圈子才能送到買家手中,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的浪費,快遞公司不能發揮物流公司的主動權,所以資源配置不均導致物流的成本增高但是利潤卻被壓縮。菜鳥物流和四通一達之間的合作是其實是間接的進行資源整合,打造智慧物流骨干網,對生產流通中的數據進行整合運作,在大數據的運作下,讓貨物盡可能減少搬運次數,提升效率。其實,馬云爸爸所做的菜鳥網絡頗有點牽線搭橋的意思,和其阿里電商平臺以及支付寶有異曲同工之處。
不過同屬于電商模塊的競爭者,京東和阿里在模式上的不同,可能導致彼此積怨已久,彼此看彼此都不順眼,就拿現在各自的物流體系來說,東哥看不慣馬云爸爸這樣牽線搭橋的做法,非要認為這是“空手套白狼”,認為菜鳥從中白白奪去了其他物流公司的利潤,但是卻沒有考慮到四通一達的業績可能會因為阿里的大數據共享而更有效率,利潤會因此而節節攀升。而在菜鳥眼里,東哥就是燒錢做無謂犧牲的典型代表,看不慣平臺共享還指手畫腳,但可能自建物流的效率菜鳥應該也是羨慕的。
不過,既然模式不相同,各自都相安無事的發展就行,何必時不時地出來擠兌一下呢?不管是垂直的一條龍物流體系還是橫向覆蓋的資源整合型物流體系,在目前還沒有發展成熟的情況下,就不要彼此吃味了。以這樣火藥味十足的言論呈現在消費者眼前,除了提高一下曝光度,對彼此的發展又能有什么更大益處呢?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