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5年互聯網消費金融七宗“罪”,京東居然占6項!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5-12-31 06:20人閱讀
這一年,互聯網消費金融領域拼命散發著濃郁的荷爾蒙氣息。有的在場景拓展中瘋狂地“跑馬圈地”,有的拼命讓自我生態圈的體態更豐腴;有的對羊毛黨敞開大門,有的拋出ABS(資產證券化)讓自己更“富有”一點兒。大數據還是那么有逼格地支撐著各種風控模型。當政策東風吹亂了你的長發,你問我消費金融將未來將如何?那么我會告訴你:“主要看氣質!”
一宗“罪”-最激烈:場景化消費金融概念從“線上”轉戰“線下”
2015年消費金融迅速切入消費的垂直細分領域,在3C、教育、校園、裝修、醫療、租房等場景中都有所布局,比如,3C分期的捷信、買單俠、佰仟、前海新高等,校園分期的趣分期、分期樂、等;裝修分期如土巴兔、家分期等;教育領域的愛學貸、蠟筆分期等;租房領域的會分期、租房寶、房司令等;農業領域的農分期等。
世界那么大,就連曾經大家都覺得只能在京東商城內使用的“京東白條”都決定走出去看看。2015年4月之后京東消費金融陸續推出“旅游白條+”、“安居白條+”,也開始逐步覆蓋很多生活消費場景。上百條境外旅游線路,都只需首付30%,12個月分期付款,而且還免利息!5月8日,京東金融和自如友家開啟“海燕計劃”第三季,首批“自如白條”在北京合作了10000套房,0息0押金房源給大學畢業生甄選,通過“自如白條”給房租分期付款;“丁丁白條”是京東消費金融與鏈家地產合作,在丁丁租房APP上申請“白條”分期付房租。同時,5月內,京東“白居易”(購房首付貸)上線,住房金融服務由租房拓展至購房。據說,馬上還可以用“白條”裝修,可以用“白條”參加教育培訓……
二宗“罪”-最團結:各大互聯網平臺將消費金融植入自有生態圈
目前來看,有用戶生態基礎的大多是大型互聯網平臺,將消費金融迅速植入其生態體系成為了這些大平臺的共同選擇。比如,依托騰訊的社交生態資源,微眾銀行(騰訊為其第一大股東)5月上線了首款小額信用貸款產品“微粒貸”,先是在QQ錢包內上架,而后又在微信錢包中推出,3分鐘內就可以放貸。阿里的螞蟻金服也在天貓商城中植入天貓分期購,在天貓商城購買商品都可以使用分期付款。
不過,大多數平臺用戶生態圈較為單一,因此,消費金融能植入的渠道不多。不過,京東金融卻在這一點上努力尋求突破。6月4日,京東金融推出了基于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金融產品——“京東金采”,成為業內首款面向企業大客戶采購的賒銷服。同時,10月份,京東產品眾籌與“白條”打通,讓有信用的籌客們可以用京東“白條”對京東眾籌上的優質項目產品進行付款,這成為業內首創在眾籌行業使用信用眾籌新模式。
看來,電商平臺做消費金融不僅要有用戶基礎,還必須讓業務鏈條之間融合貫通,才能讓更多用戶在更多細節上體驗信用消費,使平臺自身更具競爭力。
三宗“罪”-最有(友)愛:京東造“鋼镚”、“小白卡”,邊消費邊薅羊毛
如果說2015年消費的福利,除了微信支付隨機紅包反饋,支付寶掃碼消費減免現金外,京東金融也在5月20日上線了“京東鋼镚”,與中國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在線直銷銀行、北京移動、萬達飛凡進行合作,用信用卡積分或者消費積分兌換“鋼镚”,“鋼镚”直接用于支付京東商城網站自營產品的訂單(投資性金銀、收藏品和部分虛擬產品等不支持鋼镚支付的產品除外),在消費時1個鋼镚可抵1元現金使用。8月27日,京東金融和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聯合推出國內首款中信京東白條聯名信用卡(俗稱“小白卡”),享受白金卡待遇,且免息期最長80天。另外,小白卡不累積中信銀行積分,但刷卡積分可累積京東鋼镚。
在互聯網和移動通訊行業內,還有中信銀行與百度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北京銀行與騰訊一起打造“全能智慧銀行”;浦發銀行與中國移動展開戰略合作……
四宗“罪”-最搶眼:京東消費金融試水首單應收賬款ABS,引業內“效仿”
今年,國內資產證券化擴容,互聯網消費金融也乘著政策“東風”試水資產證券化產品。10月28日,京東金融率先推出第一個基于互聯網消費金融的ABS(資產證券化)產品——“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交所掛牌。不同于過去的企業貸款債權資產證券化,京東金融是針對互聯網個人消費的應收賬款債權進行資產證券化。其首期總額為8億元,能獲得了75% AAA評級和13% AA- 評級結構,最低發行利率僅為5.1%,低于同期市場上的貸款類ABS產品。12月初“京東白條二期應收賬款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完畢,發行額為12億元。
12月29日,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分期樂宣布其“嘉實資本-分期樂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資產支持證券”獲準在上交所發行。
五宗“罪”-最逼格:數十家機構牽手成立互聯網金融安全聯盟
2015年9月5日,國務院發布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對大數據發展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擺脫了此前完全憑市場需求逆向推動的大數據發展,對互聯網金融無疑是重大的政策利好。
11月4日,京東金融、騰訊安全、微眾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北銀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等數十家公司在北京匯聚一堂,成立了業界第一個旨在共同抵御信用風險和欺詐風險的互聯網金融安全聯盟。依托這個大數據生態體系而實現的產品創新
與其他平臺相比,京東金融和各類專業的數據技術相關公司合作,并通過投資美國炙手可熱的大數據分析和征信領域的創新領先公司,與之成立JD-ZestFinance Gaia合資公司,投資具有策略優勢的數據加工整合機構聚信力等方式,整合各方優勢資源,為開拓征信服務領域,共同完善京東征信生態鏈。目前,京東金融信用評分產品“白熱度”已經完成了超過一億的用戶評分。同時,京東金融風控模型已經不僅可以實現直接支撐to C端的產品,還可以作為to B的服務對外輸出。
六宗“罪”-最重磅:政策層面上首次劃分各部委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責任
7月18日,《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起草單位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十個部委,政府高層對互聯網金融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監管的態度也將從“放任”轉向“規范”。
《指導意見》按照“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確立了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的監管職責分工,落實了監管責任,明確了業務邊界。
至此以后,行業內期待更多的細則落地,這也意味著,今后互聯網金融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資源優勢與搶占市場先機也顯得更為重要。
七宗“罪”-最紅利:國務院鼓勵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
2015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放開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國內外銀行業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2015年11月2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鼓勵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成立消費金融公司,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范圍推廣至全國。
消費金融公司由銀監會批準設立,目前,市場上有14家消費金融公司,其中11家都屬于銀行系(銀行為控股股東)。聽說,京東金融年底也在積極申請消費金融牌照,如果獲批,那么將成為互聯網行業首家拿到消費金融牌照的機構,那么,其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業務布局無疑會更加全面深入。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
標簽:
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