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供應商元戎啟行獲7億融資:被曝長城獨投
All in端到端的元戎啟行,剛剛對外官宣完成了1億美元最新融資。
折合人民幣約為7億元,這是今年國內數額最大的智駕供應商單筆融資。
元戎啟行表示,這筆融資來自國內頭部主機廠,但沒有詳細說明是哪家,只圍繞最新融資,展開談了談商業化進展和出海規劃,并透露:
明年Thor上車,端到端模型進化,未來基于此用量產車就能做Robotaxi。
咦,又是Robotaxi,元戎啟行CEO周光今年不是才說過,“L4都是騙人的”嗎?
以及頭部主機廠,到底是哪家主機廠?官方沒說,但基本沒了懸念。
元戎官宣7億元融資
在剛剛的溝通會上,元戎啟行官宣,完成1億美元 (折合人民幣約7億元)的C輪融資。
周光認為,最新融資不僅是元戎啟行本身的里程碑,對行業也有積極鼓勵的作用。
他接著透露了元戎能獲得融資的重要原因:
元戎的商業化進展。
目前元戎團隊超800人,方案已量產落地近2萬臺車,本月上市的Smart新車型就搭載了元戎方案。當前主要是瞄準國內市場,元戎啟行也在規劃出海,首批目標是日本、韓國和歐洲。
海內外正在接觸超10個量產項目,涵蓋各種車型,包括SUV、MPV和越野車。
基于此,周光預計,到明年搭載元戎啟行方案的車型將翻好幾倍甚至10倍。他希望元戎方案能夠助力客戶實現銷量增長,每款車都可以月銷幾千臺以上。
元戎為什么能拿到這么多的定點?
或者說,主機廠為什么選擇元戎?
周光再次強調了“Tech Vision”的因素,所謂“Tech Vision”即元戎成功預判了技術路徑的演變,率先轉向“無圖NOA”和端到端。
正是因為率先實現“無圖NOA”,讓元戎拿下了第一個客戶。
周光回憶,在和第一個客戶接觸時,客戶不相信元戎是真無圖,因為當時行業實現無圖的玩家確實不多。
于是元戎就做了“板車實驗”:
客戶隨便指定地點,板車拉著測試車過去,然后測試車就地開跑,驗證能力。
于是,當測試車在小縣城穿街過巷后,元戎的能力得到客戶認可,成為元戎沖刺智駕供應商三強的開始。
“三強”是元戎在溝通會上的新提法。
周光認為,在經過多項能力比拼驗證后,現在元戎啟行和M廠、H廠已成為“高階城市NOA三強”,比后面三家“遙遙領先”。H廠和M廠是誰大家都秒懂,不再多說doge。
除了商業化進展,周光還分享了很多自動駕駛技術認知。
元戎啟行的技術規劃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周光回應了半年前關于“L4都是騙人”的論斷。
周光表示,他當時說L4有問題,并不是指Robotaxi有問題,L4和Robotaxi是兩個東西,“你不能說六小齡童就是孫悟空”。
在周光看來,L4是技術路徑,利用模塊化算法和高精度地圖,“畫個圈兒去跑車”,此路不通。
而Robotaxi是商業化過程,不是技術上的定義,這是可行的,元戎啟行未來也會基于量產車,和網約車平臺合作運營Robotaxi。
并且成本不會很高,周光判斷可能會低至二十多萬,這也是目前國內Robotaxi頭雁披露的價格。
實現Robotaxi的底座,是元戎啟行的下一代系統端到端架構:
VLAM,推理能力更強的視覺-語言-動作模型。
元戎的VLAM對比行業方案有什么不同嗎?
先來對比L2+玩家。
今年以來,理想、Momenta、長安、小米等都在提VLM(視覺語言模型),端到端結合VLM讓智駕系統不僅能“幫你開”,還能“給你講”,介紹目前環境信息,解釋行車決策。
周光認為,VLM就像是一個新手司機旁邊坐著一個教練,開的肯定比新手好。而元戎的VLAM就像是教練本人在幫你開,實現真的老司機。
然后是“L4級”,風頭正盛的Robotaxi獨角獸Wayve,早前也提出了VLAM成果LINGO系列,不過目前其車型還沒有對外正式運營。
相比之下,量產落地可以說是元戎啟行目前的優勢。
周光認為,沒有上萬量級的車是很難做成VLAM的,必須要有足夠的數據支撐。
端到端1.0已經很驚艷了,那2.0VLAM什么時候上車?
周光介紹稱,VLAM方案需要更大的端側算力,將基于英偉達的Thor,2000TOPS的“算力核彈”打造,會在這個月的廣州車展上開放試駕體驗,明年上路,體驗更優。
周光預計VLAM上車后,可實現百公里接管1次,同樣有AI安全兜底措施,“這會成為新的AEB”。
VLAM上車后需要更大的算力,元戎啟行強調是端側算力,在其看來,云端算力對車隊數據和算法訓練都很關鍵,但前提是算法架構得跟上,幾十萬臺車不意味著算法一定好。
所以在元戎看來,剛剛發布Cybercab的特斯拉,在Robotaxi玩家中具有非常高的潛力。
周光還表示,他非常期待特斯拉FSD進中國,因為有強力的性能才會讓市場擁抱智能化,元戎也會更有機會。
但他同時也表示,相比美國,中國的道路博弈要更困難,特斯拉FSD進來后也要花時間調整適應。
元戎啟行的技術和商業化中長期規劃,很清晰了。
但卻有一個問題,元戎一直不愿回應:
最新融資,都是誰投的?
被曝長城獨家投資,全速加碼智能化
智能車參考從信源進一步獲悉,“來自頭部主機廠”的最新融資,實際上來自長城獨家投資。
嘗到智駕甜頭的長城,正在加深雙方的綁定。
早在今年3月,元戎啟行就被曝與長城達成了合作。
一個月后,魏建軍直播首秀,開著當時即將上市的魏牌藍山智駕版勇闖保定,一路上途經施工路段:
挑戰六道口:
智駕表現出乎外界預料。
盡管在直播中,魏建軍本人沒有解釋長城智駕如何實現的進化,也沒有提及元戎啟行,但種種消息,都指向元戎啟行已成為長城智駕的“二供”。
再后來,魏牌新藍山正式上市后,確實全系銷量有所起色,直接證明就是,長城最近一直在發這款車的周報:
單車型發銷量周報,還是挺罕見的,這也說明長城對這款車的成績比較滿意。
而能在市場競爭激烈,廠商沖刺智駕的當下取得成績,顯然是元戎的高階智駕方案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據此前消息,除了魏牌藍山,今年長城還將有兩款搭載元戎啟行的車落地。
從中可以看出,在推出Hi4架構初步完成新能源轉型后,長城已開啟沖刺智能化,而智能化的核心當然是智能駕駛。
主要表現在內外兩方面:
首先在外部,不只是元戎啟行,此前還有消息稱,Momenta也已拿下長城的一款車型定點。
華為目前雖然沒有與長城進行智駕方面的合作,但雙方已簽署協議,長城將利用華為在云服務、AI、智能聯接與交互等方面的技術,進行營銷數智化合作。長城汽車APP也早就推出鴻蒙原生應用。
當然,還有基石供應鏈公司毫末智行,也正在提速。
此前長城旗下魏牌,坦克300、坦克500、坦克700、哈弗神獸、哈弗猛龍、山海炮,歐拉閃電貓、歐拉芭蕾貓等20余款車型,都已經搭載毫末的智能駕駛方案。
多家招聘平臺近期顯示,毫末正在大規模招聘高端技術研發崗位。
在新一輪激烈競爭中,長城顯然要把智駕,作為自己新的護城河,獨家投資元戎啟行是關鍵落子。
站在雙方加深合作的節點,回顧整個行業發展,很難不讓人想起,另一只行業獨角獸:
率先從L4降維轉型的Momenta,就是以上汽為起點,開啟L2智駕量產。
目前,Momenta不僅是給上汽智己提供L2+智能駕駛方案,還基于智己L7打造了Robotaxi,正在開啟路測。
元戎啟行正走向一條類似的路徑。
而Momenta從Robotaxi玩家轉型而來,已成為L2+智駕量產明星,估值已達210億元,正在沖刺上市。
其他同期玩家,文遠近期敲鐘,小馬遞表納斯達克,自動駕駛新的資本周期正在到來。
元戎啟行怎么看呢?
在周光看來,這都是好事,說明市場回暖了。
至于元戎啟行何時IPO,周光回應稱,元戎啟行還是要做出物理世界的通用AI,上市和融資都是實現目標的過程,有利就去做。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