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反擊非法伐木者:秘魯最大隱世部落被迫露面拿起弓箭
根據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和生存國際組織(非營利)預估,在如今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仍有100-200個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總人數大約是10000人。
生活在秘魯亞馬遜地區的Mashco Piro,也叫馬什科-皮羅部落,則是其中最大的一支,2024年總人數約為750人。
一直以來,這支部落就生活在偏遠的亞馬遜叢林地區,拒絕和外界接觸,非常神秘。
他們不相信任何外來人,因為在這方面他們吃過大虧,甚至差點被滅了。
19 世紀80 年代,一些所謂“文明人”為了橡膠奪走了他們的森林和家園,殺害他們的家人,數千人被奴役,幸存者好不容易逃出來,才在這片區域重新生活。
從此以后,他們對外來人極其謹慎。
尼古拉斯-弗洛萊斯可能是和他們唯一有聯系的人,他是馬奇健格族原住民,20多年來一直給一些馬什科-皮羅部落成員送吃的,送一些禮物,部落最喜歡的東西是火柴和烹飪罐。
但是,他最終也死于部落人員的弓箭,一箭穿心,死亡原因不明。
如此謹慎的一個原始部落,如今又面臨新的危機:森林砍伐。
因伐木,被迫露面,沖突不斷
2024年7月,就有相機拍攝到了部落人罕見的視頻和照片,照片中有53名原住民,聚集在岸邊尋找食物。
當時就引起轟動,成為頭條新聞,因為距離上一次有關于他們的目擊事件,是2013年8月,他們正在向其他居民索要食物。
有專家表示,這些人之所以主動暴露,是為了躲避伐木工,附近有幾個比較大的伐木區,非常靠近原始部落的領地范圍,被部落人認為是危險的。
當時就有人呼吁,應該立即停止伐木,且退出這塊區域。
然而,還沒等到有關部門的行動,沖突升級了。
7月27日,大約兩周后,據當地的組織報道,馬什科-皮羅部落人近日用弓箭攻擊了伐木工,導致至少3名伐木工受傷,其中1人重傷。
受傷伐木工表示,參與對抗的部落人數多達100人,可能是因為“非法伐木”才攻擊他們的。
這一點得到伊內人的認可,伊內人是和馬什科-皮羅人有血緣關系的部落,兩個部落的語言是差不多的,可以交流。
伊內人表示,馬什科-皮羅人經常抱怨穿著橙色衣服的人(伐木工工作服是橙色的)是壞人,總是侵入他們的土地。
像這樣的沖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最嚴重的是在2022年,當時2名伐木工人在捕魚時與部落成員發生沖突,部落成員射箭攻擊,其中一人死亡。
事關生死:再不行動,恐再次面臨部落滅族
由于現代文明的壓迫,原始部落的“家園”越來越小,目前,馬什科-皮羅人主要生活在馬努國家公園,用人類學家格倫-謝潑德的話來說,他們更像是“籠中之鳥”。
也正是因為和原始部落的邊界越來越不清晰,導致部落人接觸外來人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這種不友好的接觸,無論是部落人還是外來人,都將是致命的。
見到外來人,部落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反擊,因為他們視其為“危險入侵”。
馬什科-皮羅部落不種菜不種田,靠打獵為生,狩獵技巧高超。如果是手無寸敵的外來人,根本打不過。
反過來,要是沒有發生沖突,雙方要是進行了近距離接觸,對部落人來說也是致命的。
由于長期與世隔絕,部落人對于外來的病毒和細菌根本沒有免疫力,很容易因此而死亡。
這是有前車之鑒的,1973年,一條公路穿過了帕納拉人的家園,原本一直生活在相對封閉環境的部落曝光了,引來很多探險隊。
也正是這次接觸,讓部落人感染疾病而大量死亡,當時部落總共有350人,其中就有250人在一年內死亡了。
因此,對于不愿意和外界接觸的原始部落,不打擾,就是最好的安置方式。
然而,當地管理者對此并不是很“上心”。
早在2002年,就有人提出要給馬什科-皮羅部落劃分保護區域,該地區同意了,但保護區域的面積只有提議的1/3,導致大部分馬什科-皮羅仍生活在保護區外。
更糟糕的是,還將周圍大部分土地作為伐木區賣掉了,也就是說,只要獲得批準,公司就可以在這里合法伐木。
其中有一家規模較大的伐木公司,不僅深入林地去伐木,而且還修建了一條200公里的公路來運輸木頭,這才導致部落人和伐木工頻繁出現沖突。
前幾年,很多公益組織都在為部落人抗爭,希望能擴大保護區范圍,當地在2016年其實也批準了,但流程一直卡在最后階段,未實施,伐木也還在繼續。
到最近,部落人和伐木工發生沖突后,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人又提及此事,提議擴大保護區并取締伐木公司,將壓力給到該地區管理者。
可能是迫于社會壓力,森林管理委員會在7月17日承諾:將在未來某個時候進行審查,并對之前批準的伐木公司許可證重新評估。
然而,這個回復,本質上和沒回復差不多。
這事關生死,接下來事件會怎么走向,很難說。
分享一個冷門知識:
Mashco-Piro這個名字本意是貶義的,翻譯后是指:野蠻的Piro,他們原來叫The Nomole 或者Cujare?o,只是后來叫的人多了,名字就流傳下來了。
目前唯一能和他們溝通的,只剩下伊內人。
伊內村民會在居住社區的邊緣開拓一個共享菜園,叫做chacra,馬什科-皮羅人可以自己到這菜園尋找食物。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