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巴黎奧運會火了的跑鞋 全是科技與狠活
時隔百年,奧運再次回到了巴黎。
法國人在塞納河邊打造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盛大表演。這是奧運歷史上首次不在體育場里舉辦的開幕式。整個巴黎都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劇院,船行塞納河,載著全球的運動員們,沿途講述著這座城市上千年的歷史故事。
和 1924 年不同的是,奧運會正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奧運會已經從單純的體育賽事,演變成一個巨大的國際舞臺,幾乎可以包容全世界任何的話題。最受關注的議題、技術、產品,都可以在這里被看見、被展示、被討論。
當然,經典的魅力也始終在延續著。電光火石的百米飛人大戰、咬釘嚼鐵的馬拉松,代表著人類對身體極限永不放棄的追求和超越精神。作為從第一屆古代奧運會起沿襲至今的運動,田徑依然是奧運會上最受關注的項目,而以跑步為代表的生活方式,也在現代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距離盧浮宮僅 3 公里外的地方,在 On 昂跑巴黎線下體驗中心,這個瑞士專業運動品牌帶來了一雙充滿未來感的全新跑鞋 Cloudboom Strike LS。它的鞋面全程由機械臂、熱熔噴槍等一系列精密儀器配合完成。在傳統的成熟制鞋工藝里,鞋面最少也需要 3 小時的手工制作流程,而現在,只需 3 分鐘就可以完成鞋面的噴織。
更重要的是,這不僅是一個科技運動單品,也是一雙冠軍跑鞋。今年 4 月,肯尼亞選手海倫·奧比里已經穿著這雙「未來跑鞋」在 2024 波士頓馬拉松上奪得了冠軍。在本屆奧運會的最后一天,海倫·奧比里將再次帶著它向奧運會金牌發起沖擊。
昂跑展示最新的高性能鞋面噴織科技 LightSpray? | 來源:On 昂跑
從蜘蛛結網,到馬拉松冠軍
在 On昂跑巴黎體驗中心里,因為奧運匯集在這座城市的全世界游客們正在被一場現場創新實驗所吸引。
兩臺機械臂相對而立,一邊固定住鞋楦和鞋底,另一邊控制著噴槍和噴嘴。而總共 1.5 公里長的絲狀材料,通過噴槍的壓力附著在鞋楦上。預編程輸入的程序精準地控制著兩個機械臂的運動軌跡,通過改變速度、角度等參數,可以實現不同區域對鞋面彈性、透氣性、支撐性等不同的要求。
3 分鐘后,一雙無縫無鞋帶設計的一體化競速跑鞋誕生,鞋面重量只有 30g。
整個鞋面制作過程中,噴織代替了傳統的紡織和針織,不需要任何剪裁、粘合、縫制等手工工序的介入。在巴黎這座曾經因為手工業加冕世界時尚之都的超級都市來說,這場實驗秀的沖擊也許會更強烈一些。
贊達亞·科爾曼(Zendaya Coleman)在 On昂跑巴黎體驗中心 | 來源:On昂跑
這個創新的最初靈感,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9 年。當時,On 昂跑創新團隊在米蘭設計周關注到了一個叫 Johannes 的年輕人,只用一把手持的噴槍就完成了一雙鞋的制作。
有趣的是,這位年輕人此前的經歷和鞋類設計完全無關。他對于噴織的靈感來源于一段用熱熔膠槍制造蛛網的視頻——這是把織物迅速粘合成有一定強度的復雜形狀的天然案例。
Johannes 第一次進行現場案例演示之前,關于他的描述是這樣寫的:「一個手里拿著槍做鞋子的人」。所以,On 昂跑創新團隊里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們到底要看一場怎樣的展示。
當然,所有的不解都隨著現場的演示都解開,大家都開始討論這項技術可能對行業的種種影響。
顯而易見的是,噴織可以帶來更酷的產品。
On 昂跑的高性能鞋面噴織科技 LightSpray?,可以更精準地設置編纖維的厚度和走向,從而實現在鞋面能夠創造出透氣區等功能。此外,該技術還支持創作過程中將鞋面與底座單元融合在一起,從而將組裝和創作整合為一個步驟。
對于一家專業的運動品牌而言,新技術的使用核心是為了服務于性能。所以輕薄的鞋面,瞄準的是更具競爭力的專業產品和更好的運動表現。
噴織工藝帶來的極致輕薄鞋面 | 來源:On昂跑
過去 100 多年的時間里,人類最好的馬拉松成績從 4 小時跨越到了 2 小時,專業的裝備對運動表現的提升可謂功不可沒。
事實上,隨著跑步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和健康息息相關的部分,跑鞋也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大眾消費品。全球各大運動品牌都在跑鞋的競爭上用足了勁。某種程度上,跑鞋的產品創新能力甚至可以直接影響到品牌的商業起伏。
關于跑鞋的競爭,過往的主要圍繞著鞋底展開。鞋底的核心是和地面直接接觸,相對于一臺賽車的輪胎和底盤,所有的努力都要圍繞著更好的抓地力和更強的穩定性展開。
而噴織技術的出現,則將跑鞋的競爭帶入到了全新的「鞋面時代」。和鞋底不同,鞋面注重的是輕量化、支撐性和包裹感,就像一臺賽車上部的車身結構,車身越輕,往往就可以獲得更強的動力和更小的阻力。
最終,從 Johannes 提出的噴織創意出發,On 昂跑在今年 7 月發布了高性能鞋面噴織科技 LightSpray?。相比 On 昂跑其他傳統制鞋工藝,可以減少約 75% 的碳排放量。而基于這種技術打造的首款 Cloudboom Strike LS 鞋款,整鞋重量僅為 170 克(其中鞋面只有 30g),實現了「空前之輕」。
2024 年 4 月,肯尼亞運動員海倫·奧比里穿著這雙由 On 昂跑 LightSpray?科技打造的競速測試跑鞋,獲得了波士頓馬拉松冠軍。
海倫·奧比里穿著 Cloudboom Strike LS 鞋款征戰波士頓馬拉松 | 來源:On昂跑
創新,不止「更高更快更強」
在第一次和 On 昂跑創新團隊的見面會上,Johannes 不僅展示了噴織這種全新生產方式可能對產品力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他還在 PPT 的最后一頁,把原本拿在手里的膠槍 P 到了一個機械臂上,文案上寫著:這就是未來。
一個需要了解的冷知識是:盡管距離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已經過去了 260 多年,人類已經享受到了一系列的全球化商業成果,但對于像鞋服這樣看似最日常、最簡單的消費品來說,它們的生產環節依然是標準的勞動密集型流程。
傳統制鞋的全周期,一般要經過中國或東南亞的各個供應鏈工廠,再依托成熟的全球化物流工業,才能被運送到各個消費者手中。
一般而言,這個環節少則幾周,多則數月。
Johannes 畫在 PPT 里的機械臂,通過預編程實現了自動化,可以省去傳統制鞋工藝中妙線擠出、整理、編織或針織等工藝流程。而這些流程,恰恰是當前技術下最精密的機器靈巧手也很難取代的工種。
On昂跑展示最新的高性能鞋面噴織科技 LightSpray? | 來源:On昂跑
就像馬斯克在特斯拉超級工廠中提出的一體化壓鑄技術一樣,這個創新的目標未必是要造出全世界最快的車,但它通過取代傳統的沖壓、焊接等流程,降低了生產制造中的成本和損耗,為企業提供了更高效的生產方式。
一個鞋面從組織到縫制再到粘合,一般需要至少 3 小時的時間,在 On 昂跑 LightSpray?科技出現后,這個過程被壓縮到了 3 分鐘。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流程看到了自動化轉型的希望。
事實上,無論是對于運動品牌,還是任何具有科技創新基因的組織來說,創新的目標一定不止于「更高更快更強」的競技追求。創新帶來的效率提升,也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增強世界的生產力,帶來更多新的可能。
8 月 11 日,在這屆奧運會的最后一天,海倫·奧比里將穿著由 LightSpray?技術制成的 On 昂跑最新跑鞋出現在馬拉松賽場上,再次向著金牌發起沖擊。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運動,和最前沿的技術之間的結合。它代表了人類數千年如一日的目標:用永不窮盡的智慧和創新,擁抱更美好的生活。
在今年年底,這款跑鞋將正式量產投放市場,對于跑鞋行業來說,無論是產品還是在生產領域,都都將迎來一次新的突破。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