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上演現實版人機大戰 保衛司機還是要保衛“蘿卜”
當一個男生坐在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后排,搖下車窗驕傲地喊出“10公里只要3塊9,不要再買車了”的時候,武漢出租車司機成為了最直接的受害者,而這可能也代表著一個新的時代正在到來。
武漢所上演的現實版人機大戰,正在成為人工智能影響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生活、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事件的起因是7月7日下午,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街頭與行人相撞,交警正在現場處置,沒有司機的事故吸引了網友們的關注。
之后百度方面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回應,事故因車輛在綠燈亮起啟動之際與一名闖紅燈行人發生輕微碰撞。
蘿卜快跑也被不少網友調侃為馬路判官,在自身遵守交通規則的時候,回去“懲罰”不守交規的行人。
之后有媒體報道,蘿卜快跑已在多個城市開通服務,其中武漢投放量已有三四百輛,每日實際運行規模在350輛左右。
之后關于蘿卜快跑的爭議進一步擴大,一方面是交通安全性,一方面是定價,最終實付價格被部分人擔憂低價擾亂市場秩序,10公里只要3塊9,任何一輛出租車和網約車都做不到。
對此,武漢市交通管理局回應稱,“蘿卜快跑”還在測試階段,尚未被定性為營運車輛,定價是企業市場行為。
據了解,近日蘿卜快跑在武漢的訂單迎來爆發式增長,單日單車峰值超20單,已逼近一個出租車司機的訂單量。
自動駕駛概念已經提出來很多年了,相關企業也一直在砸錢,比如我們普通人最先接觸到的面向C端的各種車企的輔助駕駛,進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同一輛車年初去跑和年底去跑,可能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而在普通人容易忽視的B端,自動駕駛出租車正在成為出租車司機和網約車司機的直接競爭對手,更低的價格、通吃i人和e人的服務以及對交規的嚴格遵守讓它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現在打開短視頻平臺不妨搜搜自動駕駛出租車,你就會看到各種博主去嘗鮮,甚至直接成為了野生銷售員,這種消費者口口相傳的影響將快速席卷行業,為出租車司機背上再壓上一塊巨石。
年初的時候,“為什么網約車總是臭臭的” 沖上了熱搜,引發了不少打車人的共鳴。
當你打開車門的那一刻,車里刺鼻的空氣撲面而來,各種氣味夾雜在一起,讓不少人吐槽好像鉆進了司機的被窩。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車本身散發出來的味道,另一方面則是司機高壓工作散發出來的汗液以及煙味兒、食物殘渣等等。
我在最近打網約車的時候發現,部分車型平臺給安排了風扇和香片,車里的味道會減輕不少。
對于自動駕駛出租車而言,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存在的,若有氣味也只是車的味道和上一個乘車人留下的味道。
但是放在歷史的長線中去看,自動駕駛出租車對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沖擊,做一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又何嘗不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沖擊呢?
在全球自動駕駛的大潮中,自動駕駛出租車就好像符合客觀規律、具備強大生命力、遠大前途的新事物,在不斷迫使傳統出租車行業變革。
而促使傳統出租車行業的這場變革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網約車的出現讓消費者通過手機即可打車,并且全程透明沒有繞路的擔憂,直到現在,在很多城市傳統出租車行業和網約車仍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
另一個沖擊則是來自共享單車,沒錯,兩個輪子的車對四個輪子的車造成了沖擊。
可能在一線城市這種感覺不是特別明顯,畢竟公交、地鐵等交通方式非常發達,加之打車的人足夠多,共享單車似乎難以對傳統出租車造成沖擊。
但是在四五線小城市,原本城市就不大,起步價就能跑天下,這也是不少出租車司機抱怨的。
隨著共享單車的入局,讓本來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方式開始被不少人作為日常交通工具,全程下來2-3塊錢就能解決,出租車司機連起步價都賺不到。
在我的老家張家口,前些年還因為共享單車,出租車司機來了一次集體大罷工事件,直到現在出租車、網約車、共享單車也是水火不容。
當然,在享受新事物帶來的便利同時,我們也要深刻認識到這種資本游戲的邏輯,那就是初期燒錢,后期收錢。
不管是初期的網約車還是初期的共享單車,亦或是現在尚在起步階段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背后的資本都在不斷燒錢,通過最直接的價格優勢來吸引消費者,當消費者養成習慣的時候,才是真正進入后期運營的階段。
這種內卷一定程度上是對消費者利好的,能夠享受更多的福利,但是長此以往,過度內卷也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偷工減料等等,健康的內卷才是正道。
但是放眼過去展望未來,自動駕駛出租車是必然趨勢,即使現在出租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等去抵制,但是也難以去左右這種趨勢。
近日,北京市經信局就《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征求意見稿)》對外征求意見。
北京市擬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于城市公共電汽車客運、網約車、汽車租賃等城市出行服務;7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公布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北京、上海、重慶、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等20個城市(聯合體)入選。
在進入2025年之后,只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接納自動駕駛出租車,行業從業者面臨著變與不變的困境,但作為個體,變其實是唯一選擇。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自動駕駛出租車必然會成為交通出行的組成部分,但是在開疆拓土的過程中,對于傳統行業從業者的沖擊也是前所未有的。
當人和機器去競爭,可能24小時無休也對抗不過機器,這就是現實。但是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出現,拋開資本邏輯,目的不就是更好地服務人嗎?
只是服務的是乘客,淘汰的是司機,當萬千司機面臨失業影響的時候,人生的十字路口該作何選擇,值得所有人深思。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