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空調刺客引發熱議!空調APF詳解
從2020年起,新一代的空調能效標準(GB21455-2019)正式開始實施,它對我們最大的影響來自能效標識的三級變五級,以及向我們詳細介紹了代替定頻空調時代EER的能效指標:APF全年能源消耗效率。
簡單來說,APF就是全年(包括制冷季節與制熱季節)的制冷制熱量÷總能耗,通過一套標準測試流程得出,其中包括了8類分別針對高低溫的制冷制熱試驗工況,以及在全國平均水平下的制冷制熱運行時間規定等要素,可參考摘自標準中的表格如下。
標準在給出更詳細的測試方法、標準工況與各類計算公式的同時,也給出了可供我們普通消費者參考的能效等級指標,也就是新的一級至五級能效AFP規定值如下:
從表中可以看出,能效等級不僅根據APF值劃分,也與空調額定制冷量有關。對更大額定制冷量的空調而言,更高能效等級對APF值的要求有所降低。
額定制冷量這個參數是我們在選購空調時會從商品詳情頁了解到的,但也與我們常說的空調“匹數”有所差異。
1匹空調指的是輸入功率約為1hp也就是735W左右的空調,依此類推,一臺制冷輸入功率為1300W的空調可以算作2匹空調,而客廳常用的3匹柜機空調則往往具有2000W左右的輸入功率,以及7000W以上的額定制冷量。
綜合來看,APF值能夠在更寬泛的工況類型下評估空調的能效水平,更適合當下常見的變頻冷暖空調,不僅考慮在制冷、制熱過程中的能耗,還參考了國內較為典型的空調運行季節環境與工作時長,對選購新空調的家庭用戶而言值得去參考。
每款空調在經過測試定型后都擁有自己的標稱APF值,影響APF表現的因素也有許多,其中主要為空調熱交換過程中的效率優化,例如冷凝器、銅管、風扇等的用料,以及讓壓縮機處于更高效率區間運轉的算法優化等等,這些屬于空調廠商的設計與生產層面。
而在用戶更關心的實際體驗與節能表現上,APF仍然代表的是一個理論參考值。我們使用空調的實際場景總是因人而異,不同地區、季節的制冷、制熱需求也可能與參考平均值有很大差異。
我們可以認為,在相似的使用環境或者使用場景中,例如你和你的鄰居使用的不同空調,你家中此前使用的舊能效標準空調與更換后的新空調,它們的能效表現對比一定程度上與標稱APF值相關。
但它是否絕對省電,則要取決于具體的使用習慣,畢竟空調廠商只要做好硬件堆料、算法優化就可以,用戶想要省電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小結
前段時間引發網友討論的“出租屋空調”、“電費刺客”等話題中,成為主角的空調更多來自上一代的三級能效體系中,甚至有達不到現行標準不再允許生產銷售的定頻三級能效產品。
而在新標準落地之際,能夠達到新一級能效的空調產品也寥寥無幾,不同于今天一級與超一級能效空調遍地開花的現狀,因此可以說新標準的誕生,至少推動了空調市場能效層面的優勝劣汰,以及消費者對于空調節能概念的進一步認知。
不過也正如前文所說,APF能效值更多作為典型測試場景下的參考值,與我們的實際使用工況未必能夠完全對應,更多作用于我們選購空調時的前期判斷,就像我們對空調品牌、匹數、功能乃至外觀設計方面的選擇。
讀者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進行權衡,在相同預算下追求極致的節能,或是新風、柔風等更多豐富功能。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