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科學”流言榜發布:官方辟謠二維碼很快會被用完
快科技5月30日消息,據“科學辟謠”官微發文,2024年5月“科學”流言榜正式發布,對多條近期科學流言進行了辟謠。
據悉,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
1、果汁、維生素片可以代替吃水果
流言:多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但有的人不愛吃水果,那么“維生素片”和果汁也可以代替。
真相:水果不僅富含維生素,還包含上百種其他有益成分,這些成分相互協作以達到最佳保健效果。維生素補充劑和果汁成分單一,難以復制水果的整體營養效益。過量補充某些營養素可能引發其他營養素的代謝紊亂,增加身體負擔。此外,果汁在加工過程中會損失膳食纖維和部分維生素,且高糖含量可能增加齲齒和肥胖風險。
2、二維碼很快會被用完
流言:據不完全統計,二維碼每天的全球使用量高達100多億。所以,二維碼很快就會被用完。
真相:理論上,在固定區域內排列組合黑白方塊的變化是有限的,當存儲的數據超過了容量限制時,二維碼就會被用完。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二維碼的容量通常是非常大的,遠遠超過我們通常需要存儲的數據量。
以平時使用的微信付款碼為例:這個二維碼矩陣中有25 x 25即625個小方塊,除去一些定位、糾錯等功能的方塊,還剩478個方塊,每個方塊有黑白兩種顏色,即可以組成2的478次方個不同的二維碼。
假設全球每天使用100億個付款二維碼,一年使用36500億個,經過計算,要使用完所有的付款二維碼需要2.14×10^131年。而宇宙誕生至今也就137億年即1.37×10^10年,遠少于用完付款二維碼的時間。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擔心二維碼很快會被使用完。
3、吃蜂蜜會得糖尿病
流言:吃蜂蜜會得糖尿病。
真相:該說法不嚴謹。蜂蜜主要成分為葡萄糖和果糖,適量攝入對正常人無害。但對于糖尿病前期或肥胖人群,應減少攝入。對于已有糖尿病遺傳基因、血糖偏高或胰島功能異常的人,過量食用可能誘發糖尿病。
4、“吊頸健身”可以治頸椎病
流言:近年來,老年人“吊頸健身”走紅網絡。只要將頭吊在樹上,身體跟隨繩索搖晃擺動,經常練習就可以治療頸椎病。
真相:吊頸健身”雖基于牽引原理,但盲目操作風險極大。它可能損傷神經和脊髓,嚴重者可導致高位截癱。
5、體育考試前,喝一瓶“體考神器”就能提升成績
流言:被稱為“體考神器”的功能性飲品,能幫助參與體育考試的孩子提升測試成績。
真相:此類飲品中牛磺酸和咖啡因含量較高,可能超出日常推薦攝入量,影響健康。依賴這些飲品提升成績并非長久之計。
6、保健品能治療很多疾病,還沒有副作用,比吃藥強?
流言:保健品宣傳包治百病且無副作用,吃保健品比吃藥更安全有效。
真相:保健品是食品而非藥品,不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其宣傳的治療效果往往夸大其詞,不能替代藥物治療。
7、雞蛋是高膽固醇食物,因此膽固醇高了最好別吃雞蛋?
流言:雞蛋特別是蛋黃中膽固醇含量高,高血脂的人最好別吃,健康人也要把蛋黃摳出來不要吃以免膽固醇升高。
真相:雞蛋富含優質蛋白和其他營養素,適量食用有益健康。高血脂患者也可選擇適當種類的雞蛋,并搭配合理食材和烹飪方法,適量食用。
8.褪黑素是治療失眠的“神藥”,安全沒有副作用?
流言:褪黑素能治療失眠并且很安全。
真相:褪黑素對褪黑素缺乏或倒時差導致的失眠有一定效果,但對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作用有限。不應將其視為萬能失眠藥,而應根據失眠原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9.高血壓患者盡量別運動,容易猝死
流言:有高血壓的人最好別運動,容易猝死。
真相:該說法太絕對了,高血壓不是運動的禁忌癥,合理運動可降低血壓,蠻干有可能增加猝死風險。
研究表明,合理規律的運動能夠緩解交感神經緊張,增加擴血管物質,改善內皮舒張功能,促進糖脂代謝,預防并控制高血壓。
需要注意的是,要在血壓控制穩定的前提下進行規律的運動。如果是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壓病、高血壓危象或急進型高血壓病,不穩定心絞痛、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視網膜病變等癥狀的患者,建議不要盲目運動,如果要運動,最好等病情控制穩定后,到心血管內科門診進行咨詢,遵醫囑再開展運動。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