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森在美達成和解 但員工也遣散得差不多了:連CTO都加入小米
圖森長達三年的糾紛,終于能畫上句號。
圖森未來今日對外宣布,已經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達成和解協議。
正是這家機構,從圖森2021年上市起就盯上了這家自動駕駛翹楚,發起長期調查,從投資者到高管再到公司技術團隊,無一幸免。
這也是圖森上市后風波不斷的罪魁禍首。
現如今,雙方達成和解,圖森迎來新篇章。
全球無人車第一股故事結束的開始。
圖森達成和解
剛剛,圖森官宣,已經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達成和解。
公告顯示,圖森在不用承認任何過錯的情況下與該機構達成和解,以前的問題一并解決。
緣起2021年的各種猜測、調查,至此迎來終局。
因為在圖森剛剛上市的時候,CFIUS就開始格外關注這家“全球無人車第一股”。
該機構成員來自國務院、司法部、商務部、國土安全部等多個美國政府機關,此前最著名的就是出現在TikTok被迫分割給美國相關方的事件中。
而這次,CFIUS同樣對圖森內外展開了詳細調查。
最初調查原因是因為圖森最大股東是新浪相關公司,是中國背景;后又將調查重點擴展到中美技術團隊在技術溝通時,涉及的數據安全性問題;還有圖森未來缺少安全總監、以及政府安全委員董事會。
一系列重壓下董事長陳默離職,聯合創始人侯曉迪除了擔任CEO外,還要兼任董事長、CEO和總裁,公司董事會一并改組,還設立了安全委員會。
本以為調查到此告一段落,即使董事會改組后進駐了大批無技術背景的MBA經理人角色,至少圖森能夠繼續發展。
但沒想到的是,由于陳默出走后成立氫能重卡公司Hydron圖靈智卡,圖森被懷疑向陳默泄露核心自動駕駛商業機密,圖森董事會直接罷免CEO侯曉迪,公司被曝又面臨外部調查。
而侯曉迪不僅發長文指責這些莫須有的指控,還聯合陳默、重聘總裁呂程,利用多數股權投票權,重組董事會,權利重歸創始管理團隊。
不過現如今,圖森未來已經和CFIUS達成和解,以上缺少安全總監也好、被指控泄露機密也好,這些問題都不再是問題,而且是在圖森不用承認過錯的情況下。
圖森未來現任總裁兼CEO呂程表示,能夠將這些問題拋在腦后,公司很高興。
CFIUS已經結束調查。這項決議能幫助圖森更好地專注于實施下一階段的發展。我們仍將致力于與監管機構密切合作,并全面履行我們對CFIUS的義務。
圖森中斷的退市,也有機會繼續推進了。
圖森的未來暫停
之所以說達成和解后,有利于繼續推進圖森中斷的退市進程。
是因為如今所有商業活動包括退市都被中斷,就是與CFIUS曾懷疑圖森向陳默離職成立的新公司存在關聯,涉嫌技術相關的轉讓、違反國家安全協議有關。
這件事當時不僅導致侯曉迪最終被迫出走,還引發一場訴訟,兩位圖森的美國股東把圖森未來告上了法庭。
雖然原告沒有拿出直接和確鑿的證據,證明公司確實泄露商業機密,但南加州法院還是對圖森未來下達臨時限制令,表示以此防止可能存在的商業機密被進一步泄露的情況。
盡管限制令的期限為45天,圖森還是決定暫停當前所有商業活動,以確保遵守法規,恢復時間未知。
如今被懷疑的源頭已經消失,圖森恢復商業活動或許也能提上日程。
不過反觀圖森的近況,這次中斷已經對公司造成影響。
因為圖森在美退市,就是公司重心轉亞洲后的行動之一,曾經還在美國裁員75%,做好全面撤退的準備。
當時圖森中國層面還出來回應稱,承諾中國業務開展不會因為美國退市受到影響。
但從今年1月30日,限制令一出,圖森所有商業活動都停了,包括中國研發和業務落地的進展。
智能車參考則獲悉,圖森美國的研發團隊已經差不多遣散殆盡,中國團隊也基本星散八方了。
其中最核心的人才變動,就是最近圖森中國的CTO王乃巖,被曝加入小米汽車,直接向小米技術委員會主席、小米汽車自動駕駛整體負責人葉航軍匯報。
他在圖森時不僅主管中國的L4算法團隊,還負責L2+/L3智能卡車業務線,是圖森的核心創始團隊成員之一。
而他的出走,無疑是會對重心在中國的圖森未來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圖森大概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重啟未來。
或者說需要結束上一段,才能開始新征程——如果還有新征程。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