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濾鏡破圈不斷 美圖秀秀們坐不住了
如果我們把時間線向前拉幾個月,就會看到朋友圈盛行的另一番場景——AI寫真照。
2023年,9塊9的妙鴨相機成為AI時代誕生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爆款”。今年五一假期,一款粘土濾鏡(或稱為黏土)成為社交圈的C位。
粘土特效的熱度開始在各個平臺蔓延開來,延伸了不少玩法。小紅書網友們還發現先用迪士尼卡通特效處理一遍原圖,再用卡通風格的圖去做粘土特效,就可以得到更加可愛的效果。
抖音博主@Jacob則是制作了創意視頻《把照片做成黏土動畫》,收獲了30多萬的點贊收藏。
妙鴨相機的熱度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但這次Remini的粘土特效僅僅火了一個五一假期。
AI濾鏡要“去AI”
真實感、美,以及新奇,是這些濾鏡特效躋身“爆款”的必備元素。
為做到圖像的“真實感”,妙鴨相機的創始人張月光在做技術模型的時候,強調“去AI”感。
在AI生圖的初期,喂給大模型訓練的素材大多是高清的模特寫真照,導致初期生成的圖片讓人感覺“一眼假”。而“真實感”則是要求訓練模型的素材必須是大量的真實照片,并且模型本身也需要精準的調試。
“真實感”的本質是應用背后的技術實力與企業勢力,兩者相輔相成。
在當前的圖像編輯行業市場中,主要有兩股力量。一是垂類應用,以美圖旗下的系列產品和眾多新生應用。其中,在中國市場上,美圖秀秀無疑處于領頭地位。
作為圖像編輯行業的“大前輩”,誕生于2008年的美圖秀秀如今憑借自家的AI視覺大模型MiracleVision,在AI時代高歌猛進,持續吞并國內市場的重要位置。去年6月,美圖公司還一口氣上線了7款有關AI的工具(WHEE、開拍、WinkStudio等)。
有了人像技術的積累、AI大模型的助力,再加上成熟的落地應用,美圖公司在AI浪潮中,成為了第一波“先吃到肉的人”。根據最新的數據,美圖月活躍用戶數2.5億,同比增長2.6%。影像與設計產品業務同比增長52.8%,付費訂閱用戶數超911萬創歷史新高。
另一股力量則是來自各家互聯網大廠。在移動互聯網早期,騰訊、阿里、字節就紛紛布局,以收購或自創的方式搶占各個賽道,圖像編輯領域就是其一。
妙鴨相機的創始人張月光曾對外界透露過,妙鴨相機是阿里大文娛內部孵化的創業項目,支撐其應用底座的云計算服務就來自阿里云,而決定用戶生成的圖片效果是否足夠真實、驚艷的決定性因素是團隊自研的AI模型“提香” (Tiziano)。
除了這兩股力量以外,其實市場上還有一個潛在的變數——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自建的圖像編輯功能。
抖音、小紅書上有自帶圖片/視頻編輯器,其目的是降低用戶的發布門檻,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社區建設中,提高留存率。
而抖音更是將AI組件都安排在用戶上傳內容的窗口。小紅書上也大力推薦自研的濾鏡模版,例如rick and morty的動畫風、模擬人生的游戲風等等,都在小紅書社區中火過一段時間。
P圖背后的困局
在技術和企業勢力的支撐下,各個應用“各顯身手”,在如何讓用戶“拍得更美”的道路上激烈競爭。
雖說美的判斷是主觀的,但美的趨勢卻是客觀的。
圖像編輯類應用多是按照當下審美的趨勢來優化產品。比如當大眾開始追求高顱頂時,增加了“調整發際線”的功能;追求頭肩比時,上線了“小頭”功能;還有老錢風濾鏡,裸妝濾鏡等,也是為了與當下的潮流貼合。
美的趨勢變化越來越快,不少應用也看到了趨勢帶來的賺錢窗口。先一步讓用戶體驗到最時興的濾鏡,就能夠進一步搶占市場先機。
Remini的粘土特效在五一期間走紅后,許多用戶面對68元/周的訂閱費停下了腳步。于是美圖秀秀趁這個窗口期,在5月6日就上新了粘土特效,并且直接開啟限免模式,讓不少用戶直呼“性價比之選”。
這其實是美圖秀秀的慣用手段,許多款正值潮流的濾鏡都采用“先限免再收費”的方式來吸引用戶。時間一到,窗口就自動彈出續費會員的邀請。訂閱制按月付費,而美圖秀秀的粉鉆VIP價格是15元/月。
“免費試用+訂閱制”一直是圖像編輯類應用的常態,但在妙鴨相機之后,情況又有所改變了。
“AIGC產品第一天收費,以后就收不到費了。”妙鴨相機的創始人張月光秉持著這樣的想法,將收費環節前置,先交9塊9再體驗產品。
付費之后,用戶上傳20余張自己的照片,就能一鍵生成風格各異的寫真照,方便快捷。 “零錢式”的定價降低了用戶的心理門檻,9塊9的妙鴨相機也成為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爆款AI應用。
有的選擇用引流款來吸引用戶訂閱會員,有的則是“一錘子買賣”。不同的盈利模式之下,面臨著同樣的難題——產品曇花一現,不可持續。
各種濾鏡、特效總是短暫地走紅,快速地沉寂,為什么沒有長遠的發展呢?問題的關鍵在于最后一個要素——“新奇”。
“生態”才是核心
“新奇”是看似最容易,實則最難實現的要素。
不管是AI寫真,還是粘土特效,這些都給用戶帶來了一種“開盲盒”般的期待,促使他們下載應用、打開網頁,去嘗試新的濾鏡。
但“新奇”考驗的正是持續推陳出新的能力。這一點,并不容易做到。
妙鴨相機創始人張月光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他的答案是產品“生態化”。
生態化就是平臺提供簡化的設計工具,邀請部分專業用戶一起來做模版,平臺內測沒問題后上線,以此豐富社區生態。
像塑是字節跳動旗下的特效開放平臺,為創作者提供專屬工具,以便快速創作特效、道具。抖音曾對特效師推出過多個扶持政策,例如開啟抖音道具設計大賽、設置百萬獎金、在個人主頁上設有特效師專有認證等等。
特效師的收入結構也越來越成熟,除了平臺特效使用量激勵和活動獎金以外,在像塑平臺還會幫特效師對接商單,做商業化拓展。
在平臺和個人的合作努力下,不少特效師邁上了職業化的道路,持續豐富著抖音的社區生態。像塑平臺也在不斷地優化工具,從只能做2D濾鏡,到現在3D美妝、互動AR,功能模板越來越全面。
這種共創模式越來越成熟,工具性的產品和社區生態一鍵連接,解除了純工具屬性的困境。
一個新特效誕生后,不僅抖音社區提供流量扶持,特效師也能夠進行自主推廣運營。特效師@Aky憑借創作的“發帶面膜”特效一炮而紅,5315萬人使用過這個特效,@Aky的抖音賬號增粉不斷。
“發帶面膜”特效之后,她制作的“女明星仿妝”系列特效也隨著賬號的精細化運營獲得了1.5億的播放。目前,@Aky的賬號坐擁近200萬的粉絲。
這種共創的運營模式在特效師和社區之間產生著持續正反饋,為社區創意內容的可持續性提供了可能。用戶編輯窗口的選擇越來越多樣,可玩性大大提高,這也使抖音、小紅書這種社區平臺變成了圖像編輯領域的一大變數。
美圖秀秀、輕顏相機等也不斷在生態化的道路上進行嘗試,“AI濾鏡師”或許會像抖音特效師一樣,逐漸職業化,只有穩定的商業循環,才能成為護城河。
縱觀三次爆款的誕生,H5在2014年興起,在2017年達到流量頂峰,H5的商業模式全面鋪開;而妙鴨相機“日入過萬”的成績距離ChatGPT的發布不到9個月的時間;Remini和妙鴨相機之間“高光時刻”的交替也不到一年時間。下一個爆火的“粘土特效”可能很快就來,而機會只會屬于有能力建構生態的企業。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