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大廠高管:中專網紅是專業的
自從雷軍、周鴻祎蹚出“高管變網紅”這條路徑后,引得一眾企業高管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很快,在這條風險與收益皆被加杠桿的路上,百度原副總裁璩靜淪為第一個反面案例——本以為“鬧劇”會隨著璩靜離職收尾,結果網友順著“瓜蔓”又拎出了璩靜的抖音 IP 孵化導師:“參哥”。
5 月 10 日,上游新聞從“參哥”處了解到,大約三個月前璩靜前往煙臺交費 5980 元,上了三天參哥的“抖音操盤手課”。
不過,對于網絡上流傳璩靜讓部門全體員工學習的“參哥金句”,被參哥予以否認,并稱“這完全是造謠,誰信誰是智障”。
即便參哥試圖火速與璩靜完成切割,但其搭上自己半生修為、苦心經營起來的“商業 IP 導師”形象,眼下正如同推倒的多米諾骨牌,處于“崩塌”的邊緣。
“高人”不問出處
這位替百度原副總裁指點迷津的參哥,與市面上知識網紅“出身大廠”不同,其畢業于牟平職業中專(現改名為“煙臺工貿學校”),早期通過賣海參闖出一點名氣,算是起于微末。
轉折發生在 2018 年,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迅速崛起,冷漠的算法終究碾過了人本主義——當抖音、快手的增長曲線變得越發陡峭,其對網友注意力及時間的擠占也越發明顯,互聯網流量格局逐漸被改寫。
正是在這個時間窗口,參哥搭上抖音的造富浪潮一路扶搖直上,通過售賣披著情商、財商外殼的“商業IP課”走紅,搖身一變成為抖音最炙手可熱的 IP 孵化導師,自稱能為優秀企業進行流量賦能,一度與李一舟、dada 齊名,被圈內并稱為“知識付費三大頂流”。
想要在抖音知識付費圈坐穩頂流的位置,當然要有過硬的“手段”。
短短幾年間,參哥在憑借自身經驗和方法論孵化出數個現象級 IP,早期較知名的有@晴天見(百萬粉絲)、@毛毛姐(不是有 3000 多萬粉絲的“多余和毛毛姐”)、@駱駝姐,后又陸續孵化出@大健康李娜、@大熊飯局、@星哥、@家庭教育國慶老師等賬號。
當然,參哥也有自己的賬號“基本盤”。
據新抖數據,截至 2024 年 5 月 11 日,參哥認知圈在抖音的粉絲超過 294 萬,若將其矩陣賬號(包括@參哥、@純然商業、@金尚商業說、@參哥思維圈、@參校長不講廢話、@參哥帶你走天下、@私域參校長、@參哥認知圈等)所有粉絲加起來,粗略估算全網超千萬。
坦白說,這樣一個步履蹣跚從社會底層往上翻騰的非典型樣本,你可以說他草根逆襲是抓住了抖音造富浪潮,甚至是弱勢階層完成財富躍遷的樣板。
但再怎么粉飾,還是透著一絲荒誕。
單從中專畢業的參哥“點化”高知百度原副總裁來看,其確實稱得上商業 IP 孵化生意中的高端玩家,但參哥不過是千千萬萬個抖音賣課操盤者的縮影。
過去,互聯網高管“鍍金”的路徑是報考知名高校 MBA,但隨著短視頻浪潮的興起,各類總裁班、財商課、私董會從線下竄紅到線上,一躍成為越來越多上市高管、職場精英、大廠高 P 鍍金的新去處。
畢竟,MBA 通過高昂學費 + 考試 + 教育背景\資源鏈接劃定了一道門檻,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帶來的話語權下移和短視頻浪潮風靡,這一切正在被迅速解構。
“賣課”+ 資源鏈接這種圈子鍍金的玩法不再被高校、培訓機構所壟斷——只要愿意高付費,精心包裝的草根也能搖身一變成為向精英人群輸出的“導師”。
更可怕的是:這些草莽網紅起于微末,踢掉一切束縛毫無心理負擔,一大堆新名詞、新概念、新思維徹底打懵了市場,反而靠著投機鉆研吃到更多的時代紅利。
參哥只渡老板和高管
當那些高大上的 MBA 教授還在挑燈夜戰研究世界 500 強新案例時,參哥每天都可以在抖音進行“布道”。
尤其,參哥自始至終都在塑造一個高認知、不差錢的人設,敢于連麥批評求教的企業家,動輒稱幾個億是小項目,底氣比王健林還足。
與大學教授那些枯燥艱深的案例\理論不同,參哥的商業 IP 課全是暢銷全網的“干貨”、公式和方法論,給人一種高級認知的錯覺,捏死了那些言必互聯網思維,實則腦中知識體系混亂者的軟肋。
但凡你熱衷上網沖浪,刷刷知乎、B 站,逛逛貼吧、論壇,就會發現參哥大多數言論不過是對網上陳年干貨的“再包裝”——可就是這樣的內容,也被玩出了一套簡單粗暴的商業模式:通過兜售商業 IP 課制造聲量,然后線上授權切片變現 + 線下私董會、社群收會費。
最終,經過兩三年旋轉、跳躍,參哥愚化著一群有錢有閑的高管或小老板,數錢數到累岔氣——據媒體報道,參哥在 2023-2024 公司年會上表示,最近幾年,公司逆勢增長,從 0 做到現在超過 10 個億,完全不缺用戶,“巨額盈利像撿錢,20 個員工年入百萬,3 個員工年入千萬”。
賣課之所以能迅速做到 10 個億,參哥主打一個“不坑窮人”。
有參與過“參哥”線下培訓課程的消費者對界面新聞表示,整個課程為期 10 天、花費 5 萬元,而單個“財商私域提升課”、“情商課程”價格在 1 萬元左右(網友貼出其 56 節錄播課《短視頻流量運營認知課》價格5980元;《短視頻全案操盤手》課程則售價達到 9980 元)。
另有購買過參哥線下課的消費者告訴藍鯨記者,9980 的課程不含吃住行,只是課程本身的費用,學習時間為三天。
“我去的那場有 500 多人,聽說有時人會更多。參哥(課程)的品類非常齊全,(所以)不管你是做哪一塊業務都能找到相應的(課程提升),(課程)每個業務看似獨立實則相互關聯,以實現轉化。”
當然,參哥針對高端客戶會提供高規格、高消費的定制化服務。
VIP 是參哥“企業家聯盟”(即私董會)售價 8 萬元,為終身服務,課程包含 1v1 咨詢服務、私董會老板專享、 行業調研等;VVIP 則是尊貴的全案合作服務,全程陪跑幫企業老板打造 IP ,年費高達 200 萬元。
如此貴到令人咋舌的收費,會不會沒人買單呢?
據九派財經報道,參哥團隊創辦的“灣流企業家聯盟”截止 2024 年 1 月已有 2735 名成員;參哥也曾在其海報上標注過加入私董會成員的收入分布情況:所有會員年均收入都在百萬以上,其中 73% 收入過千萬,30% 收入過億,10% 超過 10 億。
為什么這群人愿意乖乖交錢、愿意被參哥“開悟”成下線呢?
不排除很多老板是奔著新媒體轉型、主動擁抱短視頻浪潮的初心不慎著了道,但互聯網成全了太多投機者的黃粱一夢,很多一夜暴富或高度路徑依賴的老板\高管時刻有一種財富即將被洗牌的惶恐。
雖然,這些人發自內心地迫切渴望掌握最新、最時髦的管理體系,迫切想要獲得國際化的視野;但這群人好高騖遠、急功近利,又期待短期快速起號,骨子里妄想一勞永逸的陋習早被參哥的“商業 IP 課”研究透了,主打一個量身定制。
于是,患上“財商焦慮癥”、“流量焦慮癥”、“變現焦慮癥”的小老板和高管,都被哄進了參哥的“速成班”:
第一階段,基礎課程粗篩潛在客戶;
第二階段,私董會精篩高端客戶;
第三階段,拿高端客戶全案合作炸裂的數據唬人吸引更多潛在客戶,循環往復,完美閉環。
結果,那些找“參哥”賦能的企業,本想實現彎道超車,卻都堵在了彎道上。
百度前副總裁璩靜的事情發酵后,B站UP主“Nee霓公子”爆料,璩靜是其見過第三個被參哥“帶翻車”的領導了。“前公司領導買了參哥的課后,會把學到的流量技巧當作圣經一樣在會上傳授,并要求全員無償給公司做個人 IP,結果一年花了 200 萬,變現只有 0 元。”
只能說,這些裱著“商業 IP 打造”的課程能瘟疫般擴散到求學高管的日常工作,并沉淀下來成為管理糟粕的一部分,最終還要由職場打工人來試錯,挺可悲的。
之前網上盛傳一個揶揄互聯網精英的段子,說“他們每天都看耶魯公開課,知乎果殼關注無數,每日必讀虎嗅、36 氪,對馬云的創業史了如指掌,對張小龍的貪嗔癡如數家珍,喜歡羅振宇勝過喬布斯,逢人便談互聯網思維……卻還在每天擠地鐵。”
如今,他們變得更慘了——交著昂貴的學費、身體力行準備將商業 IP 課知識學以致用,最終卻丟了工作,還落得聲名狼藉。
寫在最后
在裝X心理作祟下,浸淫在朋友圈的大廠高管特別喜歡趕時髦吃二手“精神食糧”。
人傳人的一代目以咪蒙為代表,在公眾號生態繁盛的 2016 年前后崛起,二代目是短視頻浪潮風靡的 2018 年前后,一批公知精英下場降維打擊,三代目搭上 2020 年前后各種商學院向線上化遷徙,四代目則是2023 年順應 Al 浪潮直接火速變現。
區別在于,前面兩代目的不堪只是缺少風骨+擰巴的體面,后兩代目的不堪純粹就有點露骨+對韭當割了。
具體來看的話,前兩代目至少曾是精英,圈子混久了,牛鬼蛇神都練過手,豁出老臉后,手法凌厲的捏住那些“裱”著互聯網思維卻腦中知識體系混亂人群的軟肋——態度的討好、文字的諂媚,耳濡目染間正在愚化著學員。
于是,鐵桿學員每每填鴨式聽完一期更新,便自認為此后人生能站在作者肩膀上,八成是被其倒賣的二手濃縮精神食糧齁傻了,從里到外把部分互聯網精英好高騖遠,快餐式思考的陋習抖落的一覽無余。
后兩代目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是步履蹣跚從社會底層往上翻騰的小人物,他們攪起輿論來得心應手,操盤手法之凌厲,課程傾軋心靈之徹底,輕而易舉就能搗毀一眾擁躉的三觀。
即便你仍然嘴硬的瞧不起,內心再也無法輕視她們——多數人還沒來得及反應,這些人已經攀爬在知識付費頂端搖旗吶喊,報名費收到手軟。
誠然,在城市鋼筋混凝土棲身的互聯網精英很容易焦慮,這成全了部分人的黃粱一夢——網紅導師被包裝的頗有細節感,一言一行投大眾所好,甚至享受著外界羞辱,憑著足夠奇葩的言論一再抓住大眾的注意力,黑紅也是紅的流量真諦一度讓那些稀稀拉拉的譏諷都風干出了酸溜溜的味道,批評反而成了一件有風險的事。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