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發電10億度!核電廠的“神經中樞” 玲龍一號開始安裝
快科技4月10日消息,據“中核集團”官微發文,由中國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龍一號”近日迎來重要進展。該工程的首臺分布式控制系統(DCS)機柜已經順利就位,并正式啟動安裝調試工作,這標志著項目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DCS系統被譽為核電廠運行的“神經中樞”,對于確保核電站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至關重要。值得驕傲的是,“玲龍一號”的DCS系統采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龍鱗平臺(安全級)和龍鰭平臺(非安全級),充分展示了我國在核電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實力。
龍鱗平臺在各類工況下都能實現反應堆的安全控制,為核電站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而龍鰭平臺則負責核電站的運行與管理,是確保核電站高效經濟運行的重要支撐。這兩個平臺共同協作,精準控制核電站內數百個子系統和近萬臺設備的運行,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與高效。
“玲龍一號”全球首堆首臺DCS機柜的順利引入,不僅標志著DCS系統正式轉入現場安裝階段,也為后續主控室的可用性等關鍵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一重要進展的取得,為“玲龍一號”工程的順利推進注入了強大動力。
回顧“玲龍一號”的建設歷程,自2021年7月在海南昌江正式開工建設以來,該項目就備受矚目。作為全球首個開工建造的陸上商用模塊式小型壓水堆,“玲龍一號”不僅代表了我國在核電領域的最新成就,也展現了我國在清潔能源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
據預測,項目建成投運后,每年發電量可達10億度,能夠滿足52.6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這一數字不僅體現了“玲龍一號”巨大的經濟效益,也凸顯了其在改善民生、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