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華為智駕用不起 大疆車載更有性價比
大疆車載開始在成為Tier 1的路上狂奔。
在周末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一向低調的大疆車載拿出了旗下智能駕駛平臺產品成行平臺的最新迭代產品:
7V+100TOPS和10V+100TOPS兩個配置的高階智駕視覺構型,可以實現“無高精地圖依賴、無激光雷達依賴”的城市領航以及其他所有L2+智能駕駛功能。
大疆車載還發布了慣導三目及激光雷達總成技術,提出覆蓋燃油車、混動車、純電動車的“油電同智”理念,最重要的是大疆這套方案很便宜,僅需7000塊就能實現城市NOA。
他們的目標是,填補20萬元以下車型智能高階配置普及率低的空白,在燃油車市場也能提供智能駕駛體驗。
不到1萬塊的城市NOA,哪家車企看了不心動?
大疆車載標配之路
成行平臺是大疆車載為車企提供的全場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包括全棧軟硬件及交互設計,可以說是大疆車載目前的核心產品。
成行平臺首次亮相是在去年的百人會上,當時大疆車載公布了全新一代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以低至32TOPS的算力,7V/9V的純視覺配置,通過“強視覺在線實時感知、無高精地圖依賴、無激光雷達依賴”,實現了包括城區記憶行車、高速領航等在內的L2+智能駕駛功能。
一年時間,大疆車載就帶來了最新成果,在已量產的7V+32TOPS基礎版配置上,推出了7V+100TOPS和10V+100TOPS兩個新配置,砍掉了去年9V的的版本,升級為10V,并表示可以實現“無高精地圖依賴、無激光雷達依賴”的城市領航以及其他所有L2+智能駕駛功能。
其中基礎版是去年發布的7V+32TOPS,可以實現城市記憶領航、高速領航、跨層記憶泊車等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功能。
大疆將這一配置稱為“高階智能駕駛入門標準線”,這套方案的性價比就是天花板,畢竟現在大疆已經將搭載車型的門檻降低到了8萬元級別,比如此前和寶駿合作的KiWi EV。
今年更新的7V+100TOPS配置,主要是增加了城市領航功能,僅通過提高算力無需更改原有傳感器構型就可升級,最重要的是升級的硬件成本僅7000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已經上車基礎版車型的老車主,也可以更換100TOPS算力的域控制器升級。據大疆車載負責人沈劭劼透露,他們將在北京車展前進行展示,并開放試駕體驗。
10V+100TOPS的配置則是在算力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將傳感器升級為10顆,此前的7V包括一對獨有的前視慣導立體雙目攝像頭、一個后視單目攝像頭、以及四個環視魚眼攝像頭。
沈劭劼表示,10V配置多了一個前視長焦攝像頭和兩個側視攝像頭,前視長焦攝像頭負責應對較寬路口的交通信號燈檢測,側視攝像頭負責加大車輛在進行無保護左轉時的決策空間。
除了成行平臺的升級和更新,大疆還帶來了他們在更高級智能駕駛層面的成果——慣導三目及激光雷達總成,是為未來L3等級自動駕駛的異構冗余域控提供的傳感器解決方案。
在一眾大佬互放狠話的同時,大疆也規劃了關于未來自動駕駛的目標,他們認為高階智能駕駛的標配趨勢,將會在未來三年內在30萬內市場全面覆蓋。
大疆的目標是,第一步先通過基礎版配置的高性價比,吸引8萬元以上有智駕規劃的車型搭載高度可用的集中式架構方案,然后向占市場80%的主流車型提供高階智駕功能。
第二步則是升級版配置優化算法,在未來兩年吸引新車型搭載,開始將L2+的城市領航功能標配在20萬元甚至是15萬級別車型。
第三步,就是將更高配版配置增強了前方和側方動態車輛及道路環境檢測能力,成為20萬元車型的標配。
搞“油電同智”
過去一年,大疆車載升級的同時,還收獲了一大批客戶的車型訂單。沈邵劼稱,2024年還會有超過20款車型搭載大疆車載的系統上市。
在這20多款使用大疆車載系統的車型中,既有電動車,也有燃油車型,在燃油車領域的第一個搭載車型就是上汽大眾的途觀L Pro。
其實在燃油車身上實現自動駕駛,難度要比純電車更高。智能駕駛功能的實現,很大程度上依賴車端的智能傳感器數據、本地算力以及電控精確性,而在這些方面上,新能源汽車得益于電氣化成果,與燃油車相比有碾壓優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電動汽車具有智能化的先天優勢,燃油車的自動駕駛是無法與之相比,發動機控制的難度很大、控制的精確性不足,響應的時間無法相提并論,這是一個常識。
那為什么還要涉足油車智駕領域?
盡管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已成為汽車行業大熱門,但過去兩年里,20萬以下車型當中具備高階智駕能力的屈指可數,所以在推動智駕普及和下放這一點上,急需有人先站出來。
沈邵劼在大會上給出了一組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在國內的乘用車市場構成中,8萬-20萬元的市場占比達到了74%,但這一市場區間內新能源汽車的高階智能駕駛的配置率接近于0,“總體來說這些車型更多依賴前式一體機的分布式L2級方案。”
燃油車型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論哪個價格段的車型,高階智駕方案的配置率都接近0%。
換言之,在智能駕駛上,燃油車市場還是一片藍海。
“我們會在基本盤守住的情況下,不斷地嘗試去做更厲害的技術,更厲害的產品?!鄙蛏蹌略诓稍L中表示,對于能夠用有限資源把工程做好的工程師,是非常推崇的,整個組織文化給他們足夠多的支持。同時也鼓勵他們去做更前沿的研究。
顯然,在大疆看來,把一臺沒有電氣化優勢的燃油車型改造成一臺更智能的燃油車,就是一項有創造性的挑戰。
還得靠性價比
根據沈劭劼在汽車百人會的說法,大疆車載是無人機巨頭大疆2016年啟動的項目,目前已從大疆獨立,成為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
其實早在2015年,大疆就已經盯上了車載領域,那一年,大疆位于美國硅谷的研發中心就聘請了兩位大佬,一位是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工程的總監戴倫·里卡多,另外一位是蘋果公司資深工程師羅布·施拉博,主要負責天線設計。
兩位加盟后的第二年,大疆就開始內部研發車載項目,彼時的大疆車載相當低調,一門心思搞研發。
直到2017年,戴倫·里卡多和羅布·施拉博相繼離開,大疆的車載業務才開始走進公眾視野。
2019年大疆車載業務已然開始商業化,與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確認了合作關系。2022年9月,首款大疆智駕的量產車型寶駿KiWi EV上市,大疆智駕系統正式“上車”落地。
去年年初,大疆車載部門正式拆分,2023年8月份有消息傳出,大疆車載團隊正在接受外部融資,經過兩輪融資后其估值可達15億美元,但此后便沒了消息。
直到今年的1月份,36氪報道,大疆車載已收到比亞迪與一汽的明確投資意向,目前各方正在融資流程,未來將聯合研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據報道,大疆車載對外投資機構的估值報價約百億元人民幣。
在本次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大疆車載除了帶來「成行平臺」的全新更新配置外,還首次曝光了在更高級智能駕駛層面的探索成果 ——慣導三目及激光雷達總成。
大疆稱,這套為未來 L3 等級自動駕駛的異構冗余域控提供的傳感器解決方案,極有可能將具備 L3 等級自動駕駛能力的技術下放至 30 萬以內的車型上—— 這也是大疆車載對高階智能駕駛標配演進趨勢的判斷之一。
不過對于這套系統,沈邵劼稱2025年才能達到量產狀態。也就是說,高階智駕系統仍然是期貨,目前大疆車載也只能靠“高性價比”引來車企的青睞。
但同時也要承認,目前這對車企和大疆車載來說,或許是雙贏。
一方面,車企間的競爭和內卷日益激烈,大疆車載能提供更靈活的合作方式,甚至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自由搭配,把軟件寫在其他家域控上面,再進行功能落地。最重要的是,可以達到極致性價比,無疑是給了擔憂“失去靈魂”的車企更多安全感。
另一方面,從配置與價格都“絕殺”的大疆車載,其低成本方案也會倒逼整個行業在智能駕駛方面繼續深耕,而最終受益的就是消費者。
隨著大疆車載自下而上的產品逐漸成熟,和華為終有一戰啊。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
上一篇:這才是車圈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