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逾半個世紀美國重返月球:私企航天器首次成功登陸
(說明:原轉載文章由于涉及謠言,原作者已經刪除,因此更換)
財聯社2月23日訊(編輯 瀟湘)美東時間本周四(2月22日),在萬眾矚目下,美國直覺機器公司研發的航天器于月球南極附近成功著陸。這是時隔逾半個世紀后,美國航天器首次重返月球,同時也是全球范圍內首個達成此成就的商業航天器。
據悉,在美東時間周四18點23分(北京時間周五7點23分),名為“奧德修斯”的月球登陸器安全降落在了月球表面?!皧W德修斯”也就此成為了自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以來,第一個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美國航天器。
NASA在第一時間發文祝賀稱:“今天,在(時隔)半個多世紀之后,美國首次重返月球。這是展示NASA商業伙伴關系的力量和前景的一天。祝賀所有參與這項偉大而大膽的探索的人。”
NASA表示,“奧德修斯”攜帶了美國航天局多種科學儀器及商業載荷。這些儀器將有助于為將來人類探索月球做準備。
“奧德修斯”著陸器的機身相當于一個老式英國電話亭的大小,呈六邊形柱體——總共高4米,寬1.57米,并有6條著陸腿,此次攜帶載荷后重約1900公斤。
今年1月15日,埃隆·馬斯克掌管的SpaceX的“獵鷹9”火箭,攜“奧德修斯”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皧W德修斯”也就此開啟了其月球之旅。
直覺機器公司此前曾表示,其設計的“奧德修斯”號可以緩緩降落到月球表面,速度每秒降低約一英里,著陸速度大約為每秒3英尺。
過程并不順利
不過,此次登月的過程最終依然并不順利。在著陸后“奧德修斯”的通訊曾一度出現干擾,直到幾分鐘后著陸器才重新和地面取得了聯系。這一通信問題也讓一些人懷疑航天器是否受到了某種損傷。
在之前的著陸過程中,航天器的自主導航系統也一度出現故障,地面工程師不得不采用了一種此前未經測試的變通方法。
“我知道這扣人心弦,但我們已經到達月球表面,正在進行傳輸,”直覺機器首席執行官Stephen Altemus在現場直播中稱,“歡迎到月球?!?/p>
NASA前科學主管Thomas Zurbuchen表示,登月后伊始微弱的信號表明,航天器可能降落在隕石坑壁或其他東西旁邊,阻擋或影響了它的傳輸。他在接受電話采訪時稱,“有時可能只是一塊石頭、一塊大石頭擋住了路。”
Zurbuchen指出,這樣的問題可能會使著陸器部署有效載荷和實現科學目標的主要任務變得復雜化。
他補充稱,完成著陸只是“一個重要的中間目標,而這次任務的目標還包括進行科學研究,并傳回照片等”。
按照原定計劃,“奧德修斯”應降落于月球南極附近一個名為馬拉佩特A的隕石坑。該地點周圍環繞著巨石、丘陵、懸崖,這些地形有可能容納冰凍的水,這是其科研價值的重要部分。直覺機器公司將有大約一周的時間運行設備,之后月球的黑夜將籠罩“奧德修斯”號的著陸點,使其無法運行。
據NASA官網介紹,“奧德修斯”此次任務目標還包括研究著陸器的發動機羽流與月球表面的相互作用、射電天文學、太空天氣與月球表面的相互作用、著陸器精準著陸技術及通信和導航能力等。
重啟載人登月的關鍵一步
除美國外,迄今為止,全球只有四個國家的航天器登上過月球——前蘇聯、中國、印度以及日本。美國則是唯一一個成功將人類送上月球表面的國家。
而此次成功登月也堪稱是美國航天工業和計劃的又一里程碑,并標志著首次由一家私營公司完成了登月。
近幾年,聘請了包括直覺機器在內的一些美國太空公司開發無人登月器,并搭載貨物在月球表面著陸。但此前,其他公司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美國另一家私企航天機器人技術公司開發的“游隼”月球著陸器,在今年1月雖然也曾發射升空,但升空后不久推進系統就出現故障,導致登月計劃失敗。
目前,NASA正在推動美國宇航員最終重返月球表面的工作。NASA上個月將人類重返月球的計劃,推遲到了不早于2026年9月。
NASA的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CLPS)計劃旨在以較低的成本向月球運送儀器和硬件。預計接下來,將有一大批像“奧德修斯”號這樣的小型著陸器為該計劃鋪平道路。
而受成功登月的利好消息提振,直覺機器公司的股價也在周四盤后飆漲了約37%。
一年前,直覺機器與一家空白支票公司合并以籌集資金并讓股票上市交易。該公司去年前九個月的收入為4900萬美元,同期營業虧損則超過5000萬美元。自該公司完成上市以來,股價一直起起伏伏。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