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主流電視面板刷新率依然是60Hz
過去兩年,次時代游戲主機的橫空出世讓“高刷”顯示產品出現了井噴式增長,為了感受到次時代游戲主機所帶來的震撼沖擊,絕大多數游戲玩家將亮度更高、色彩更好、動態更流暢的高刷電視作為其重要載體。
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3年高刷電視迎來快速增長期,特別是在2023年雙11期間,高刷電視在線上的銷量占比更是高達51.5%,超過一半的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用戶對于高刷電視有著極高的需求。
由于高刷電視有著與游戲主機優秀的適配性,且其背后蘊藏的巨大發展空間,因此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到高刷電視的競爭中。不過面對如此“內卷”的市場,用戶在選購高刷電視時還真要擦亮雙眼,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它人”精心設計的陷阱中。
Vizio因虛假宣傳電視面板刷新率被訴訟
日前北美知名電視品牌Vizio因虛假宣傳其電視面板刷新率將向其用戶支付300萬美元來達成和解。該訴訟于2018年提起,指控該公司謊稱其60Hz和120Hz液晶電視的"有效"刷新率分別為120Hz和240Hz。
此外,除了賠償300萬美元外,Vizio還承諾停止欺騙性廣告行為,并同意向所有符合條件的客戶提供“增強服務”和為期一年的有限保修。
據了解,消費電子產品公司經常使用混亂的術語來推銷自己的產品,Vizio 聲稱的"有效刷新率"就是一個例子。實際刷新率是一項硬件功能,決定了電視機或顯示器每秒能顯示多少幀畫面,而"有效"刷新率則是一項基于軟件的操作,旨在消除運動模糊,提供更流暢的觀看體驗。
高畫質離不開面板高刷新率
Vizio之所以在此前能夠有恃無恐,主要源于用戶對“高刷”參數存在主觀概念上的錯誤認知,那么到底什么是面板刷新率?
其實面板刷新率并不是新概念,作為電視機的主要參數,刷新率代表著屏幕在每一秒內的刷新次數。一般情況下,屏幕的刷新頻率越高,其圖像顯示的就越自然,畫面也會越清晰。
以我們平時觀看的視頻畫面舉例來說,其實它是由一幅幅靜止畫面通過連續不斷的播放而成,這就好比我們小時候看到的幻燈片一樣。
由于人眼具有視覺停留效應,前一副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緊接著后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而且兩副畫面間的差別很小,于是,圖像里面的內容便動起來了。
假設一個動作時長1秒由24張畫面完成,刷新率就是24Hz,我們看上去就有點象動畫。而這個動作時長1秒不變,增加到60張畫面的話,這時刷新率就是60Hz,看上去就自然多了。在視頻內容幀率大于或等于刷新率的前提下,顯示設備的刷新率越高,畫面顯示內容越穩定,運動畫面觀感越清晰。
對于游戲玩家來說,屏幕刷新率就更加不陌生了。在我們平時玩射擊游戲時,時常會提到fps這一技術參數,其實這個數據和我們熟知的面板刷新率是一個意思,fps數值越高,意味著其面板的刷新率也就越高。
由此來看,用戶想要得到更高的畫質,高刷新率的面板是必不可少的。
60Hz才是主流,120Hz與144Hz是主要升級方向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除了常見的60Hz、120Hz等之外,還有144Hz以及240Hz等參數,那么這些參數之間又有哪些關聯呢?
雖然市售的高刷面板有很多類型,但總的來說,都是基于60Hz刷新率而進行的升級,這就好比我們常說的4K、8K超高清分辨率,其核心都是基于2K分辨率進行的升級。
據奧維睿沃數據顯示,2023年60Hz刷新率面板全球出貨占比預計為90%,120Hz刷新率面板全球出貨占比預計為9%,144Hz+刷新率面板全球出貨占比預計為1%。
為何60Hz刷新率面板會成為主流趨勢呢?在筆者看來,這主要是由以下三個方面所致。
第一是內容限制,眾所周知世界上主要使用的電視廣播制式有PAL、NTSC、SECAM三種,中國大部分地區使用PAL制式,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與美國等歐美國家使用NTSC制式,俄羅斯則使用SECAM制式。
盡管我們可以接收到的內容類型非常豐富,但無論是PAL、NTSC、SECAM中的哪一種,50Hz或者60Hz面板刷新率都足以滿足需求。
當然,隨著次時代游戲主機的興起,高刷新率面板能夠為用戶呈現更多畫面細節,但與主流視頻內容相比,電競、體育等由于內容數量有限,因此不足以影響面板廠的生產計劃。
第二是成本限制,我們知道電視整機中,面板的占比是最高的一部分,而在絕大多數用戶心中,電視最重要的是要“物美價廉”,這其中價格優勢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以主流65寸面板價格舉例來說,今年1月60Hz面板的售價為168美元,120Hz面板的售價為178美元,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價格差距。
此外,筆者還了解到,在面板生產過程中,同尺寸的面板刷新率越高,其面板售價越高。結合用戶實際需求與面板的市場售價,60Hz刷新率面板成為主流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第三是身體限制,通常條件下,人眼的識別連貫圖像的速度是24幀/秒,達到或者超過這個速度的連貫圖像,觀看時就不會形成卡頓的感覺。當然,也有個別人群的眼部感知可以達到120幀/秒,但整體來看,60幀/秒基本算是普通用戶的上限了。
綜上所述,正是考慮到上述三方面因素,目前市售的電視依然以60Hz面板刷新率為主,至于120Hz、144Hz乃至更高刷新率的電視,雖然也有但其市場占比可以說是極少。
不過為了提升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也有不少品牌是通過“倍速插針”的技術手段來實現面板刷新率的提升的,雖然這種方式與提升面板實際刷新率相比,價格上更具優勢,但畢竟是通過模擬計算的方式來進行的,因此在成像效果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偏差。
寫在最后
通過今天的內容,相信大家對于“高刷”電視已經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在這里我們還是想跟大家強調一下,不是所有的高刷電視都是“真高刷”。用戶對于高畫質的追求本沒有錯,但切記不要做“參數黨”,只有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識,才能輕松規避其中的各種風險。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