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被哈爾濱背刺了 為了南方游客:豆腐腦都整成甜的了!
破防了!這次真破防了,據說為了哄南方游客,哈爾濱的豆腐腦都有甜的了?
網友直呼「爾濱」背刺了整個東北,堪稱扒下了北方人的褲衩,這以后咸甜大戰還怎么打,網上辯論底氣都要少上三分。
至于為什么要叫他「爾濱」,因為本地人看到這個陣仗已經「哈」不出來了。
這個冬天,哈爾濱為了招呼游客,感覺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各種絕活兒有本地人見過的,更有連本地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大家不得不感嘆這個老家讓自己感到陌生,好像自己才是外地人。
像是凍梨竟然都已經開始擺盤了,當地網友吐槽說這么多年從來沒這么精致過,當年普京來了都沒見過這架勢。
有些地方好像還可以放煙花,當地網友看完也是一頭問號,說自己以前放個孔明燈都被追了十條街。
而且不僅如此,你熱氣球給弄出來了,本地人表示:沒坐過。
「打鐵花」的表演安排上了。
有網友說自己為了看這個還專程出門旅游過,結果你告訴我其實家里就有。
索菲亞大教堂為了拍照更好看,搞了一個人造月亮:
怕游客冷,安排了暖屋:
貌似近期還有店鋪推出了「索菲亞教堂小蛋糕」,這也太好看了:
甚至連中央大街都鋪地毯了,說是怕游客滑倒。哈爾濱網友看完哭笑不得,合著這么多年本地人的屁股都是鐵打的,不怕摔是吧。
看到當地網友玩破防梗,真的是笑得停不下來。
南方網友在哈爾濱玩了一圈,都說東北人藏得挺深,問就是「不知道」,「沒玩過」,嘴巴嚴得和用了膠水似的。
哈爾濱網友聽完兩眼一黑,你們南方人來這兒是第一次見雪,我們當地人現在出門是第一次認識哈爾濱,這可能就是「獨在家鄉為異客」吧。
但其實哈爾濱的這番操作也很合理,畢竟游客給得實在太多了。
這個冬天哈爾濱的人氣暴漲,熱度直逼夏天的淄博,甚至假期這幾天在旅游方面超過了三亞,收入接近60億,累計接待游客300萬人次,聽著都像是平行世界才能發生的事兒。
此時豆腐腦是甜是咸已經不重要了,它甚至可以是「爾濱」的戀愛腦。也有人吐槽,這樣的熱度下,差點把東三省的成分替換成「吉遼蒙」。
其實今年的冬天一開始,關于哈爾濱的旅游話題就斷斷續續在上熱搜,有負面的差評,也有游客的認可,經過一番努力,現在算是逆風翻盤,口碑開始逆轉。
能玩雪,能賞冰,有好吃的鐵鍋燉,也有好看的景點項目。
背書包的小企鵝似乎可以治愈寒冷帶來的debuff,真的是可愛到能融化一切疲憊感:
當時大家還發現各種冰雕的含魚量超標了,不少冰雕里都凍著魚:
網友的解讀更是把我笑抽了:
然而隨著旅游熱度在持續拉高,哈爾濱就逐漸在南方游客的一聲聲「爾濱」中迷失了自我。
之前官方只會在網上高唱「我姓哈」,結果突然之間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開始嘎嘎亮絕活兒,一天一個樣,也讓當地人越看越陌生。
據說這種「陌生感」已經卷到了動物界,老虎也開始苦練夾子音,虎頭虎腦排隊配合游客潑雪互動:
要么來個歪頭殺,可愛到要命:
但在東北人眼里,這些東北虎的表演痕跡有點過了。前幾天剛剛被東北虎干掉的豹子估計此時也是一臉幽怨,自己怎么就不能被溫柔以待呢。
此外哈爾濱還刷新了長翅膀的大馬:
小鹿、鴕鳥也上街了。
白色的雪狐也被安排出來營業了,網友說抱起來很重,偶爾還會親人,看起來像是沒睡醒,這太乖了吧:
這和紂王體驗卡有什么區別,抱起來就會感到這確實是「祥ray」,簡直就是要奪人心魄啊。
而與此同時,哈爾濱當地人已經急到撓屁股了。
現在當地人都開始好奇,官方什么時候把黑龍江的黑龍弄出來給游客們助助興。
而且最絕的是,這個冬天的哈爾濱簡直是老天追著喂飯吃,天公作美,這兩天一場雪把「霧凇」都安排上了,城市被白雪包裹,猶如夢幻仙境:
其實霧凇最出名的還是吉林,所以也有人開玩笑說這雪景是從兄弟省借來的。
現在搞得遼寧的網友都有點害怕了,因為據說哈爾濱還從遼寧搞到了鳳凰,來了一次飛天秀:
這也就是沒通海,不然可能會借用一下遼寧艦。
其實從淄博開始,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旅游的正確打開方式,真誠才是必殺技。一個城市并不能百分百讓所有人滿意,但當大多數人努力去做好一件事的時候,真誠的付出往往能收獲更大的回報。
總之,希望國內的旅游環境能越來越好吧。最后切記,東北的欄桿千萬別去舔。
(文中圖片與信息素材來源自網絡)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