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卷完高性能后 極星終于把車機也整明白了
最近感覺車圈和手機圈間 “ 跨界 ” 的例子是越來越多了。
有做手機的進軍汽車產業:華為和車企們合作了問界、智界;小米汽車也在工信部備案亮相了。。。
也有車企造手機的:比如蔚來,就在 9 月份發布了自己的 NioPhone 。
這么多廠家在手機、車機之間做跨界,圖啥?
你就說,現代人誰能離開手機吧。它帶給人們的信息和工具屬性幾乎不可被替代,被稱為人們的 “ 數碼器官 ” 也不過分。即使是你的車機已經非常高端了,很流暢,很全能,但時不時要看手機的操作還是會讓人難受。
在未來這個物聯網大普及的時代,手機、電腦、平板、智能家居等已經構成普通人智能化生活的最重要的部分,沒有道理在 “ 車 ” ——這個被稱為 “ 移動的家 ” 的產品上,一直這么落后著。
早期有 CarPlay 先打通了車和手機,現在國內發展的早已更進一步,為車機互聯開發專屬通信協議、專屬操作系統都不在話下。
在數碼廠掀起了車機互聯領域的革命后,脖子哥一直等著由傳統車廠發起的反擊,只是萬萬沒想到,最先 “ 想明白 ” 的是極星。
聊起極星這個品牌,它原本是沃爾沃的高性能部門( 類似于寶馬的 M 、奔馳的 AMG )。在 2017 年成為獨立車企后,它走的一直是純電、環保、高性能的路線,在國際市場也賣得挺好,全球總銷量已經超過了 15 萬輛,只不過在高手如林的中國市場,之前有些叫好不叫座。
為了趕上國內智能互聯的大部隊,更為了把口碑轉化成實打實的銷量,這不,極星 4 來了,帶著專屬操作系統 Polestar OS 來了。。。
關注這個車的差友們估計已經看過他們上周的摘星之夜發布會了,脖子哥也是第一時間聯系到了試駕車,開了一段時間。
先下個結論:這車操控、顏值都一如既往的頂,而且 Polestar OS 上,不論是系統本身還是互聯,都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 “ 細膩 ” ,就像魅族手機一樣, Polestar OS 也解決了許多以往沒人關注的細節問題。
首先,它解決了以往其他車機的一個通病——分屏能力太弱。
具體癥狀為:打開了地圖導航,想找首歌聽,這時音樂 App 就會覆蓋掉原來的導航界面,路癡的我也隨之變得渾身難受。
對此,極星的解法是 SmartBar 。
相信熟悉手機 Flyme 的差友們都知道這東西有多好用。在極星 4 上,它被安置在了駕駛員最順手的中控屏左下角。
幾天用下來,我發現這個 “ 聰明的條 ” 最抓我的有兩點:一是它的按鍵面積足夠大,開車時能比較輕松地進行盲操。二來,它還會預測駕駛者當下最有可能打開的應用,類似于 iOS 上的 “ Siri 建議 ” 。
為了檢驗 SmartBar 到底夠不夠聰明,我直接找了個較為復雜的場景試了試:
上車,開啟導航、播放音樂,然后再呼出設置菜單。
這時設置界面會正常占據屏幕的主界面;地圖則是退縮到 SmartBar 上,只顯示最基礎的距離、方向信息;而音樂作為這時最不需要被使用的 App ,直接被壓成一個小圖標,縮在 SmartBar 的右端。
此時,在 SmartBar 的加持下, 3 個 App 都被安置在了駕駛者能簡單觸及的位置上,還依舊能保留相當充足的信息量。
要是覺得這還不夠,那也可以點擊音樂圖標,音樂 App 會擴展為手機尺寸的小窗,懸浮在屏幕任意一側,而包括導航在內的主界面 UI ,都會乖乖地自動讓開。
我用不同 App 都試了試小窗模式,從應用開啟到動效都如德芙般的絲滑,卡頓強迫癥可以放心食用。
說起導航和地圖,極星這次還開放了 “ 地圖桌面 ” :一打開車機,桌面上就是全屏的地圖 App 。
這個功能我必須給強烈好評!
因為導航這個東西,我除了下樓簡單挪個車,幾乎是回回必用。能把它直接當作桌面,怎么都比列一堆應用圖標強。
或許對開發者來說,這只是不經意的一個小心思,但站在用戶角度,它真的能讓我感受到:搞 Polestar OS 的這幫人,會做軟件,更懂開車。
當然,作為一家由設計師擔任 CEO 的車企,極星最擅長的還得是設計。
為了炫技,他們把極星 4 的氛圍燈都做成了太陽系星球的顏色。
這就比較像是手機上的原廠主題,設計師直接把篩好了的顏色喂到用戶嘴邊,個人覺得這比現在常見的那些 RGB 無極調光要來得高明,不會讓車內變得很 “ 夜店風 ” 。
還有像 QQ 音樂這樣的第三方 App 也做了深度定制,來契合 Polestar OS 橙色的主題色。說白了就是下血本去追求那最后 5% 、甚至 1% 的細節效果。
當然,最終的呈現也沒有讓我失望,整個系統用下來始終能給我完整、一致的感覺,徹底擺脫了有些車機上的那種 “ 安卓大屏 ” 感。我想象了一下,如果還是給 QQ 音樂用正常的白、綠色主題,那出來的效果可能就很 “ 打咩 ” 了。
而如果看得再仔細點,就會發現這伙人甚至連圖標都定制成了極星 4 的形狀。
總之對于這些細節設計,我是真的不服不行,完全挑不出毛病。
這還沒完,如果你還湊巧用的是魅族或是將來的極星手機,那恭喜你,可以順利解鎖 Polestar OS 的另一半功能:Polestar Link ,實現手機、車機間的互聯互通。
它的具體原理其實跟其他廠家類似的桌面鏡像很相似,不過我這些天用下來,覺得它最大的特點是自由度特別高。
像是大多數廠家不會在行駛中開放的微信 App ,在極星 4 上可以通過 Polestar Link 調用開啟并在中控屏上以小窗的形式打開。
當然,極星不是傻乎乎地建議車主一邊開車一邊用手發微信。他們想到了一個很巧妙的交互方式:把可見即可說也用在手機投屏上。
像是 “ 打開微信 ” 、 “ 往下滑 ” 、 “ 打開特定會話框 ” 、 “ 返回 ” 這些操作,我用下來發現都能用語音搞定。雖然暫時不能用語音回消息是個小遺憾,但至少比看都不讓看強。
而且有了微信,自然可以在車機上呼出小程序分身,獎勵自己一杯奶茶。
還有一點,極星 4 的互聯還讓我感受到了車機上久違的安全感。
之前威馬停服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有聽說吧?供應商把網絡服務一掐,車機就變磚了。相信只要是個智能車主,腦補一下這場景都是菊花一緊。
極星 4 就沒有這項焦慮。
因為手機的流量,極星 4 也能通過 Polestar Link 借用啦。功能本身雖不起眼,但它有時候是真能救急。
像是萬一遇上沒信號的情況,這時手機流量就能及時頂上,等于是給車機網絡上了雙保險。
當然,能相互借的不止是流量,還有攝像頭、麥克風。
以前在車內視頻聊天一直都是個難題,必須找好角度把手機攝像頭給架起來,不過現在沒必要了。
我有次視頻通話到一半上車,結果驚喜地發現 Polestar Link 能自動把通話界面轉到車機上,并調用車內的攝像頭和麥克風。至于手機,完全用不上,擱一邊涼快就行了。
說到手機,就在三天前的摘星之夜上,極星自己品牌的手機也終可以一睹真容。硬件配置方面脖子哥還不清楚,至少外觀對我已經狠狠種草了。
據說, Polestar OS 之后將不再只是車機系統,也還會被用在包括極星手機、 AR/VR 智能終端在內的其他極星品牌終端上。
這發揮空間就大了。
想象一下,手機上刷到一家想吃的餐廳,點擊 “ 出發 ” ,后臺會自動跟餐廳預約好座位,車機也會自動設定好路線,上車后智駕會負責駕駛。
我隱隱有種感覺,極星的最終目標會是構建一套完整的 “ 極星生態 ” ,證明傳統主機廠,也能搞好智能化。
而智能化,是極星之前的一個短板。
在極星的前兩款車——極星 1 、 2 上,能感受到它作為有歷史底蘊的主機廠,在底盤調教、外觀設計上的領先優勢。
但它以往的調性有點像是沃爾沃的高端線。優點是安全性好、運動感特別強、設計也是公認的好看。缺點也很明顯:定價略高,原生安卓車機到國內有些水土不服,適配的軟件不多。
而在極星 4 上,不僅繼承了之前的全部優點,也能感受到極星這次對中國市場的誠意:定制了 Polestar OS ,徹底解決了軟件問題, 29.99 萬的定價也終于回歸主流區間。
而且早在 6 月,極星就已經和星紀魅族成立了合資公司,聯合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車機系統,并負責極星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和服務。
這一次,極星是認真的。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