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盛贊Steam Deck 悔不該當初看走眼
由前Engadget主編Joshua Topolsky創立的Verge網站曾批評V社的Steam Deck掌機是半吊子貨,以10分制衡量只能得4到5分。
不過,距首批Steam Deck付運已有將近一年,當初評測Deck的編輯態度大變,宣稱這臺設備是自己2022年的最愛,在新的10分制體系下可以拿到7分,堪稱優秀,且瑕不掩瑜。
他在三臺Deck身上花了435小時,其中光是艾爾登法環就消磨掉150小時。此外還通了《Stray》、《Cult of the Lamb》、《Signalis》、《The Forgotten City》、《Into the Breach》,以及大熱的《Vampire Survivors》。這435小時不包括打磨Deck軟硬件環境所花的額外時數,也不包括將PS5游戲流式傳輸至Deck的游戲時間。
是的,PS5/PS4/PS 4 Pro用戶可通過Chiaki應用將五星大飯店的招牌游戲通過流式傳輸駁接至Deck掌機,完成PSV壯志未酬的夙愿。該開源程序不僅可使Deck掌機兼容DualSense,同時也可在PS游戲中使用Deck自己的陀螺儀瞄準方式。
這位編輯真心認為,索尼對Steam平臺的支持力度勝過PSV,五星級招待接踵而至,包括但不限于《Deathloop》、《戰神》、《地平線》、《往日不再》、《死亡擱淺》、《最終幻想7重制》、《最后生還者》、《小小大冒險》,兩部《蜘蛛俠》,多部《神秘海域》。
微軟也在盡力擴大XGP勢力范圍,XGPU用戶可在Deck掌機上免費運行《極限競速5》、《光環無限》,以及《光環士官長合集》。其中《光環:致遠星》單機部分已可正常運行,多人部分隨后跟進。
Steam Deck的強大之處在于這套定制化軟硬件環境不僅獲得官方堅定不移的支持(系統更新超過一百次),同時還秉承開放態度贏得了社群支持——長按電源鍵切換至Linux桌面將引領用戶進入一個新世界,內置Discover目錄應用可安裝第三方游戲客戶端,模擬器集合,甚至《原神》的Linux啟動器。
Steam Deck的MangoHud及Gamescope應用可使玩家實時監控游戲幀率與電池消耗,每一位玩家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舒適區,不僅可獲得穩定的游戲幀率,還可將電池持續時間翻倍。開發社群則為Steam Deck提供適配各款游戲的UI控制方案與擴展插件,除了超酷的開機動畫還有PowerTools這種強大工具,以及傻瓜化的EmuDeck模擬器安裝/配置程序。
3D打印愛好者則為Steam Deck搭建了RestDeck與DeckMate配件生態圈,后者允許玩家自行下載3D打印文件;商業公司(JSAUX、Dbrand、iFixit)則為Deck用戶準備了包括原廠電池與搖桿在內的全套配件,以及第三方出品的,號稱永不漂移的霍爾效應搖桿。
還有人利用便宜得掉渣的TF卡與SD卡套模仿Switch游戲炮制實體版Deck游戲收藏:
說到Switch,這位編輯宣布他放棄Switch游戲轉而追求PC游戲喜加一,還有比這更廉價的便攜游戲方式嗎?如果有人因為他當初的差評錯過Steam Deck,他表示懺悔。不過,反正當初也一機難求,現在入手正好。那些擔心入手即淘汰的潛在用戶也無需擔心,V社公開表示下一代Deck將升級重點放在屏幕與電量上,而非性能。性能是一把雙刃劍,不僅影響電量消耗,更重要的是成本,高價掌機毫無意義。
因此,編輯力推399美元的入門款Deck,用起來與賣650美元的霧面屏+內置NVMe硬盤Deck沒有本質區別。如果垂涎NVMe SSD的速度,而且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可以(Deck的畫像用戶),再掏一點點錢就能自行升級硬盤。
不過老鳥會告訴你外插SD卡是最好的選擇,尤其考慮到非行貨的質保等于沒有。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