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抵債”資產福爾達要IPO了,公司幾經轉手仍深度捆綁創始人父子
近日,寧波福爾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爾達")更新了招股書,公司擬登陸創業板。福爾達計劃募資11.91億元,將分別用于汽車智能光電系統生產、汽車關鍵功能件生產以及研發中心建設等項目。
IPO前幾經轉手,15.38億元的抵債資產要上市
招股書顯示,福爾達前身福爾達實業于1995年3月由龔福根、岑成元、阮國寬與逍林鎮資產經營公司共同出資設立。
截至目前,三花控股直接持有公司51.38%的股份,為福爾達的控股股東。此外,張道才及張亞波、張少波父子三人通過直接及間接持股方式合計控制三花控股71.63%的股權;同時張少波直接持有公司5.6971%的股權。因此,張道才及張亞波、張少波父子三人合計控制公司57.08%的股權,為福爾達的實際控制人。
不過,成立了27年的福爾達,可以說是命途多舛,公司更是幾經轉手。
2014年,上市公司京威股份(002662.SZ)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福爾達100%股權,交易價格確定為11.28億元,福爾達成為京威股份的全資子公司。然而,福爾達投入京威股份的懷抱不到4年,就被后者拿去還債了。
2018年7月,京威股份15億元的"16京威01"債券需要回售,基于資金周轉的需要,京威股份便以福爾達100%股權提供質押擔保對三花控股融資15.38億元,京威股份與三花控股協議取得15.38億元過橋資金。
由于京威股份短時間內難以用銀行借款、發行票據等方式籌措資金償還,故將所持有的福爾達、福宇龍、福太隆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權轉讓給三花控股。
深度捆綁創始人父子,借錢入股給百萬年薪
不過,因龔福根系福爾達的創始人,惠聯投資系龔福根與龔斌父子所控股的企業,2018年10月,"被迫"接盤的三花控股與惠聯投資簽協議。協議約定三花控股委托惠聯投資經營管理福爾達、福宇龍、福太隆,委托管理費用合計1.5億元,協議同時對委托管理期限內的業績考核目標和管理費支付做了約定。
2019年,福爾達實際經營業績與協議約定的考核值相去甚遠,且雙方預計2020年也無法實現考核目標。因委托管理未達到預期目標,2019年12月,雙方解除了委托管理事宜,并要求惠聯投資返還1.5億元管理費。
同時,基于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的考慮,2019年12月,三花控股將其持有福爾達有限35%的股權以5.8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龔斌。三花控股向龔斌提供同等金額的股權轉讓借款,并要求龔斌將受讓后的35%股權質押給三花控股,為龔斌向三花控股的借款提供質押擔保。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借款事項約定借款期限為2019年12月6日至2023年12月31日,借款年利率為6%。也就是說,4年時間里龔斌的借款利息高達上億元。根據協議,倘若福爾達成功上市,則龔斌的該筆借款可以順延至公司股份鎖定期屆滿后24個月止,或2027年12月31日;倘若2023年底前未能上市,且龔斌未能及時足額清償全部借款本息,則三花控股回購龔斌所持股份的價格要依據福爾達業績表現及市盈率計算。
然而,入職福爾達才一年,龔斌就"翻車"了,由于超比例減持股票未按規定披露、限制轉讓期限內減持京威股份,龔斌2021年12月遭到了北京證監局立案處罰,也因此辭去了福爾達董事、總經理職務。截至招股書披露日,龔斌直接持有福爾達30.13%的股份,系公司單一第二大股東,擔任運營中心總監。
不得不說,福爾達似乎真的離不開創始人父子。為發展戰略的需要,福爾達聘請龔福根為終身名譽董事長兼資深院長。2019年12月,公司與龔福根簽訂了長達10年的聘用合同,龔福根年度津貼及年終獎合計150萬元,并每三年根據公司發展情況及龔福根的價值貢獻擬定調整方案。
盈利能力不及往年,IPO前夕累計分紅3.91億
資料顯示,福爾達是一家集光機電等功能的設計、研發、制造于一體的汽車零部件綜合制造服務供應商,主要為國內外知名整車制造企業提供汽車智能光電系統以及汽車座艙功能件等產品。
目前,公司已成為大眾、奧迪、豐田、奔馳、捷豹路虎等汽車品牌的供應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其業務也已拓展到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為蔚來、小鵬、理想等新能源汽車品牌的一級供應商。
財務方面,2019-2021年,福爾達營業收入分別為19.48億元、22.4億元和24.3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4億元、1.48億元和1.87億元。雖然公司業績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其利潤與前幾年相比反而下降了。2016年、2017年,福爾達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9億元、1.94億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福爾達的業務發展與下游汽車行業密切相關。2018-2020年,隨著汽車市場競爭壓力加劇,同時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變動、中美貿易戰以及全球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國內汽車產量近三十年來首次出現下滑,2018年至2020年我國汽車產量同比分別下滑4.16%、7.51%和1.93%,2021年同比上升3.4%。
即便如此也并未耽誤福爾達IPO前夕大筆分紅,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分別現金分紅1.81億元、1.05億元和1.05億元,累計分紅3.91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福爾達還存在利用第三方技術許可進行生產的行為,授予技術許可的第三方主要為小島沖壓。
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利用小島沖壓技術許可生產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92億元、6.09億元、6.3億元和3.73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0.13%、27.20%、25.87%和26.53%。雖然上述技術許可均簽訂了長期許可協議,但若未來上述技術許可協議到期不獲續簽或臨時終止,將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藍鯨上市公司 王曉楠 wangxiaonan@lanjinger.com)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