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云音樂的“紅與黑”
如果可以給網易云音樂自己定位一個“主導色”,那它應該是紅色的。紅色代表著熱烈、鮮活與向上,與網易云音樂奔跑沖刺“全球音樂社區第一股”的形象不謀而合。
在與擁有雄厚資本實力的騰訊音樂競爭中,處于順位的網易云音樂,一方面扮演者全球最大音樂社區的角色,另一方面則難掩虧損尷尬。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網易云音樂三年運營虧損累計超48億元。
那么,網易云音樂能否突破自身盈利瓶頸,為用戶持續帶來更契合靈魂的社區體驗,而不是上市商業化后成為大眾化的音樂平臺?在與騰訊音樂競爭中,網易云音樂如何保持自我又穩固領土呢?
奔跑的黑馬
2013年成立的網易云音樂以黑馬姿態殺出,憑借不做功能性音樂播放類軟件,主打“音樂+社交”,推出歌單、樂評以及個性化推薦等功能吸引了大批愛聽歌的文藝青年用戶關注。當時市面上酷狗、酷我、蝦米等音樂軟件大多類似于工具型的音樂播放器,少有契合靈魂的歌單以及評論等社區氛圍。
(2)擁有優質的原創音樂人及內容生態。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網易云音樂入駐原創音樂人超23萬,原創音樂人作品在平臺歌曲播放次數中的占比高達45%。領先于騰訊音樂總入駐音樂人的18.5萬,成為中國最大的原創音樂平臺。
原創音樂創作者上的優勢,讓網易云音樂可以擁有更豐富的原創內容生態,減輕版權上壓力的同時,營造出的良好音樂創作氛圍,這對整個在線音樂行業都是一個利好。另外,本身一些優質音樂創作者就具備一定粉絲效應,所以能進一步穩固用戶粘性、提升互動性。
因此,網易云音樂可以從初期吸引有實力無廣泛人氣的民謠樂隊等音樂歌手,到如今集合了許多搖滾、說唱、民謠等長尾音樂的用戶不斷反哺平臺。
故而,網易云音樂能借音樂社區及原創音樂人上兩大優勢,在行業內持續奔跑。但沖刺港股,網易云音樂就能暢通無阻嗎?
商業變現難破局,社交娛樂服務能否撐起第二支點?
作為在線音樂市場上的佼佼者,網易云音樂雖然可以靠音樂社區差異化打法突出重圍且穩固在行業第二位置。但它卻難掩盈利上的窘境。
成立八年來,網易云音樂尚未盈利。目前營收雖連年增長,但虧損還是居高不下。招股書數據,2018年—2020年,網易云音樂營收分別為11億元、23億元及4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1.9%、111.2%。同期,運營虧損分別為17.24億元、16.39億元及15.25億元。
如今微博上有關#網抑云#話題,討論量達4.6萬,閱讀量達4064.1萬。可見,圍繞“網抑云”討論還在繼續,影響了原來用戶分享與討論契合靈魂歌單的“云村”體驗。
綜合來看,網易云音樂能維持營收持續增長背后與公司多方變現相關,但虧損的居高不下又透露出變現是公司的一道難題。那么未來,網易云音樂能走出“版權圍城”嗎?
走出“版權圍城”,下半場“精細化運營”之戰如何打?
今年,在和索尼音樂達成版權協議后,網易云音樂自此集齊了三大唱片公司版權,這打破了騰訊音樂在版權市場上一家獨大的格局。至此,版權之爭激烈態勢或告一段落,平臺精細化運營或將成為新戰場。
近年來,騰訊音樂不斷在直播、K歌、長音頻等領域發力,提升用戶的體驗感。網易云音樂同樣,進行短視頻、直播及知識付費等領域嘗試,去年上線了“一起聽”功能,更寬層面打開大家的社交互動。
但如何圍繞產品做精細化運營?取得在線音樂下半場競爭的勝利呢?
首先,加強音樂社區建設,提升用戶粘性與活躍度。做音樂社區本身就是平臺的一種精細化運營方式,對于平臺而言是留住用戶、提升轉化率的一種重要生態。上文也講述了,網易云音樂靠音樂社區上的優勢,用戶粘性與付費意識都在不斷提升。
雖然公司多方變現,導致社區氛圍變得不和諧,但得益于長期在音樂社區上的優勢地位以及原創音樂人的挖掘。在版權之爭下,依舊能挺立到在線音樂市場“游戲”的下半場。
其次,要結合短視頻內容發展業務,筑高“圍墻”防用戶流失到短視頻平臺。在線音樂平臺不僅面臨自身內部的競爭,還面臨來自“快抖”短視頻平臺的威脅。2020年Q4,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月活用戶數同比下降3.4%,社交娛樂月活用戶數同比下降4.3%。騰訊給出的解釋是,短視頻平臺搶走了用戶的時間。
面臨短視頻平臺侵占時長,在線音樂平臺們一個要做的是穩固用戶時長,發展相關短視頻業務;二個或是考慮如何維權,畢竟版權是音樂平臺自身花錢買的,短視頻平臺在沒買版權下算侵權行為。
但如今,“抖快”在版權上都已經有布局。其中,字節跳動成立了音樂事業部以及測試音樂發行平臺“Beat Dynamic”,負責管理音樂版權和發售。此外抖音還與多家音樂版權公司達成合作,推出音樂人扶持計劃,借此在平臺上沉淀更多音樂版權。
所以,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都該警惕起來,但短視頻業務畢竟不是音樂平臺們的拿手戲,所以平臺精細化運營更成為重中之重,是留住用戶的主要手段。
最后,吸引用戶是優質歌曲,所以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及算法推薦要做好。原創音樂人代表著優質歌單,也就代表著用戶時長。但用戶能否被吸引,能一一對應自己喜愛的歌單還是靠算法推薦。
而“抖快”那種短視頻畫面強制性洗腦用戶后去找音樂的方式,在音樂平臺或不能套用。所以,音樂平臺的算法如何推薦歌單、在什么場景推薦等都是問題。
如今看,網易云音樂已涵蓋直播、K歌、短視頻等功能,其中K歌中包括聊天室、游戲房、自習掛機等功能性房間,這類場景做歌單推薦或能收割不少的用戶。但接下來留住用戶,靠的是優質歌單,所以拿下原創音樂人為未來版權做儲備是還是重要一環。
總的來看,當版權不是唯一競爭武器的時候,未來音樂平臺們競爭將沉淀在平臺本身。當短視頻平臺來侵占領土,大家要做的也是將自己的優勢發揮最大。盈利圍城或不好破,但用戶喜愛的還是優質歌單,率先拿下版權城池的音樂平臺們,依舊主導市場。
本文作者:葉小安
文章來源:松果財經,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