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推出直播公會 是商機還是危機?
撰文/藍科技
12月22日開始,快手直播公會體系終于推出。
雖對于行業而言,快手直播公會的推出已經遲到了很久。但換言之,直播日活超一億用戶的快手,在行業直播格局的固化之下,再次領入直播公會,無疑將引起行業的“興奮”。但這場已經遲到的模式,給快手留下了多大的機會?
豐富直播生態 推動多元發展
快手推出直播公會模式比較晚,當然,這有他們自己的戰略考量。根據快手官方表示,直播經過幾年的成長,普通人和超級多元的內容都已經在快手直播生態扎根。此時引入公會,能豐富快手的直播生態。針對分成模式,快手官方表示將采用“主播自提+公會服務費+公會與主播自行協商比例”的模式,同時對主播和公會保持激勵。
的確,始于2005年秀場模式的直播,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之后,直播平臺的生態格局已經固化。中小型公會如果想在固有的平臺上進行發展,肯定舉步維艱,而快手依托其豐富的生態以及多元化的內容,必然會引起各方“大佬”的競相爭搶。
并且,快手官方強調,此次推出直播公會系統是完全免費并且開放的。只要符合資質要求的優質公會都可以登錄提交相關資料申請入駐,沒有名額限制,也沒有授權委托任何第三方代辦。這也意味著,快手將要在直播領域開始加碼,并啟動了一系列的計劃。
現如今,快手已經推出了百萬主播扶持計劃,協助公會打造百萬粉絲主播。快手官方也表示,快手用戶是紡錘形結構,除了知名度較高的頭部主播和粉絲1萬以下的小主播以外,更多的是格局特色的中層主播。而直播公會的價值就在于內容的生產創作和經營變現等多個緊密聯系的方面更加體系化,以及對行業趨勢更加敏感。公會可以幫助中腰部創作者在快手生態里更加快速穩定地成長,更好地經營主播的私域流量,從而獲取合理的商業收入,并向平臺生態貢獻更多優質主播和內容。
12月10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19快手直播生態報告》顯示,快手直播日活用戶數已經突破1億人次,是國內最大的直播平臺之一。其中快手游戲類直播日活已經超過5100萬,比斗魚、虎牙日活人數相加還要多;2019年7月舉辦的創作者大會上,官方曾透露快手直播月開播人數達200萬,每月總開播時長超6.8億分鐘。
當前,快手直播已經在游戲、美妝、美食、汽車等多個垂直領域發力,根據快手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快手首次直播英雄聯盟總決賽,首日在線觀看人數突破2500萬,總觀賽人數達7400萬。今年70周年國慶的閱兵儀式上,快手和央視新聞推出的直播70小時特別節目,觀看總人數突破10億,同時在線人數峰值達600萬。
其實,自從2006年12月快手開啟直播業務以來,就成為了快手的吸金業務。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一年,快手的直播收入就超過200億元。而此次進入直播公會模式,雖然快手是首次嘗試這種“半托管”模式,但是由于業內已經形成了固有的公會模式,由此也可以為快手推出更多更為優秀的主播群體,從而進一步增加快手的吸金能力以及用戶的增長幅度。
公會難管、主播跳槽
當然直播公會模式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也有較為難以管理的一面。
直播公會就是機構通過各種方式招募并簽約主播,給予直播人氣扶持、IP打造、定位包裝、藝人素養以及具備變現能力的公司。
對于公會來說,能簽約多少主播,也彰顯著自己公會的實力。但是,這樣一來公會與平臺之間就天然存在了一定的隔閡。
作為直播行業的培養公會,自然要培養出更多的“萬人主播”來進行盈利。然而,想要吸引眼球,獲得受眾除了正規途徑之外,必然要通過一系列的“戰爭”來達到宣傳的目的。比如:制造話題、主播互掐等等一些方式。
然而這種“有劇本”的方式,對于觀看直播的人群來說卻會信以為真。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達,觀看直播的人群普遍集中在95后甚至00后,其心智尚未成熟,必定會對自己喜愛的主播“倍加關心”,從而在網絡上亦或是現實中做出過激的行為,從而導致一些悲劇的發生,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另外,在公會培養出大量主播之后,由于合約的限制,主播只能與公會進行深度綁定。這從一方面也形成了公會與平臺相互制約的局面。但潛在的危險是,一旦公會與平臺的合約或者是內容條款的不完善。公會完全可以帶著旗下主播跳槽到其他平臺,而此舉也會在瞬間造成平臺資本以及流量的大量損失。并且在報道方面也會給平臺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如果主播不隨同公會一起跳槽,在金錢上也會面臨巨大損失,平臺也必須給予一定的補償,這也無疑也會為平臺帶來極大的危機。
對于快手這個直播平臺來說,如今太過依賴于頭部直播的變現能力,這并不是一項可以長久實施的項目。雖然頭部直播帶來了大量的流量,但頭部主播的IP并不具備可復制性,并不具備資本溢價的能力。因此,建立直播公會,對中部主播進行挖掘,讓更多的用戶在快手上找到自己的鐘愛,則是快手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但是對于快手這樣一個從成立至今一直以UGC為主的模式體系,引入公會這樣一個中心化、強運營的組織形式之后,是否會出現水土不服?是否會因為沒有經驗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快手不斷進行摸索與探究了。
(圖片來源:快手官網)
本文原創于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