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戰美團,出海遇booking,跨越山海的攜程,要怎么安排?
(圖片來源于網絡)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在互聯網江湖,隨著流量紅利愈漸殆盡,在2019市場規模預計會達萬億的在線旅游行業,也走到了發展的拐點。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中國在線旅游交易規模在2013年到2018年期間,分別為2180.3億元、3166.6億元、4737.7億元、7394.2億元、8923.3億元、9754.25億元,雖然規模持續增長,但是增速從2017年開始出現放緩的跡象,其中2016年增速最高,超過50%,而2018年僅為9.3%。
“在線旅游交易規模增速放緩,一方面是在線旅游市場規模基數已經達到一定體量,再往上發展必然有一個瓶頸期,另一方面,整個旅游市場的收入也在放緩。”北京電子商務協會會長丁同欣分析稱。
過去的二十年,在互聯網勢如破竹的發展之下,國內在線旅游業一路高歌猛進走過了上半場,初步形成以攜程系為主,美團、飛豬等跟隨的,“一超多隨”的局面。而當行業天花板已至,下沉與出海,成了攜程、飛豬、美團等OTA爭相的布局方向,加之海外還有Booking、Expedia兩座大山,在這場多方“鏖戰”中,20之年的攜程,會走向何方?
“棘輪效應”下,攜程覆蓋下沉市場的機會
“跨越山海,攜程安排。”攜程的這句廣告語,出現在開播不久的《奇葩說》第六季的花式口播里。而在OTA江湖里,已經跨越山海20年的攜程,近期,交出了2019第三季度的財務業績。
財報數據顯示,攜程在第三季度收入為1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營業利潤為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若不計股權報酬費用,本季度攜程的營業利潤率為25%,是過去6年的最高值。
從具體業務來分析,酒店預訂收入為人民幣41億元,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21%;交通業務收入為人民幣37億元,環比增長9%;旅游度假業務營業收入為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環比上升56%;商旅管理業務營業收入為3億350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
在市場下行的大背景下,在國內下沉市場的覆蓋,助推了攜程這張逆勢跨越的成績單。
其實在下沉市場,美團一直是深耕者,但近年來,攜程卻成了增速最強勁的。根據易觀報告,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攜程低星酒店間夜增速連續6個季度保持40%以上,其中連續5個季度有50%以上的高增長;美團酒店前三季度間夜量平均增速在34%左右。
經濟學上有個棘輪效應,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尤其是短期消費,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調整,而難于向下調整。這種習慣效應,使消費取決于相對收入,消費者易于隨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費,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減少消費。
也就是說,人們會隨著日益增長的收入提高生活品質。這也意味著,在下沉市場的爭奪中,定位中高端市場的攜程覆蓋下沉市場容易,但主攻下沉市場的美團,反攻高端卻非常難。因為,高線市場的消費者,不一定是美團的用戶,但每一個下沉市場的消費者,都是攜程的潛在客戶。
這在攜程2019年第二季度的財報就有體現,住宿預訂營業收入為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其中,低星酒店間夜連續5個季度同比上升超50%。同時,線下門店已覆蓋240多個地級城市、450多個縣域城市,今年將達到8000家,收獲了大批“小鎮青年”。
梁建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說過:“近年來攜程門店下沉至縣域,正帶來更多新客源。攜程門店有20%的銷售額來自線上導流轉化,80%的門店銷售是新客帶來的——那些原本未下載攜程,或者從沒在攜程買過旅游產品的消費者,走進店里完成了購買。”
據Fastdata極數報告,2019年上半年,在線旅游市場交易額超7000億。其中,“攜程+去哪兒”占比為55.7%,飛豬為18.4%,同程藝龍占12.1%,美團為只有5.5%。
不過,盡管下沉市場是必爭之地,但低星酒店的業務對在線酒店市場整體貢獻仍然有限。根據易觀數據,從2018年中國各類型酒店的市場交易規模占比來看,中高端酒店交易規模占比近70%。對OTA企業來說,中高端酒店是目前商業價值最大的板塊。
由此看來,從中高端出發的攜程,在下沉市場的快速覆蓋中,已經逐步建立了全消費場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了準入條件極高的競爭壁壘。
“出海”鏖戰,攜程要翻越Booking、Expedia兩座大山
下沉市場的穩步增長之外,在本季度財報中,攜程的出海業務表現搶眼,營業利潤率創歷史新高。其中,國際酒店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達到50%,國際機票銷量連續第12個季度保持三位數的增長。
與攜程國際化腳步相應的是,財報發出的前幾天,在攜程20周年慶典上,梁建章宣布攜程英文名從“Ctrip.com International,Ltd.”更改為“Trip.com Group Limited.”
攜程加速進入國際化發展階段,也意味著,除了面臨國內出海的競爭者,還有繞不過去的兩大國際在線旅游巨頭Booking和Expedia。
Booking和Expedia多年來一直領航國際在線旅游市場,攜程與這兩大巨頭之間至今仍有不小的差距,但現在的攜程,已經向國際巨頭越來越靠攏了。
根據公開數據,2018年,Expedia的GMV大約在1000億美元左右,增速約12%;Booking的GMV則為930億美元左右,增速約13%;而攜程的GMV(不包括天巡)達到了1050億美元,增長約30%,成為了全球GMV排名第一的在線旅游公司。
2019年,攜程的營收增速也連續三個季度始終高于Booking和Expedia,同時,攜程的經營利潤率也跟著持續在攀升,與Expedia和Booking的利潤率差距也正在不斷縮小。
這意味著,按照這樣的發展勢頭,躋身國際巨頭,攜程已經勢在必得。
在攜程20年慶典上,梁建章也表示:“我們非常有信心在三年內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旅游企業,五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旅游公司,十年內成為最具價值、最受尊敬的在線旅游企業。”
這樣的底氣,來自于攜程從2015年就開始的海外市場布局,實施國際化戰略,率先搶占市場,在海外資源布局等方面,打造出了區別于行業其他競爭對手的業務壁壘。
2015年,攜程收購了提供旅游搜索和行程規劃服務的Travelfusion,擴大了廉航的國際市場規模;;2016年收購了購了英國的旅游搜索巨頭Skyscanner,增強自身比價服務;2017年11月,收購美國社交旅游網站Trip.com,將其轉型為攜程的國際版,拓寬國際酒店業務。2019年,通過投資加并購的方式成為“印度版攜程”MakeMyTrip的最大股東。
截至2019年9月,攜程集團海外用戶數量超過1億,產品覆蓋全球范圍超200個國家和地區;供應鏈方面,酒店平臺可搜到全球范圍內超140萬家酒店,在46個海外市場有100多家國際機票供應商,擁有全球100多家主要分銷合作伙伴,分銷網絡成員超1000家。
如今,攜程已經擁有了高端與下沉市場合力、國內與國際業務并行的業務形態,形成了旅游服務的閉環,國內OTA霸主,在國際化戰略的加持下,已經進入了與全球巨頭競合的發展征程。
結語
不論是在下沉市場還是海外市場,對比國內的飛豬、美團,攜程已經是無可撼動的行業霸主,對比國際上的Expedia、Booking,攜程也靠強勁的出海業務,與之不斷縮小著差距。
20歲的攜程,在行業拐點時刻站上了全球化的新起點,未來,在線旅游行業,必定不會缺新故事。
*此內容為【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完】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