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迷霧:資本青睞和致命質疑如何平衡?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9-10-16 03:24人閱讀
非常在線2019年10月16日消息??? 10月1日,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正式實施,新規首次將電子煙納入控煙管理,同時公交站臺、旅游景點等場所也將控煙,違反者最高可罰500元。半個月過去,還真有人往槍口上撞,10月14日下午,有6名男子在公交站吸煙,其中一名為吸電子煙,次6人被深圳市控煙辦等多部門聯合執法,罰款50元。
這張罰單也成為國內開出的首張電子煙罰單。有評論認為,不少國家已將電子煙列入控煙范圍,在我國內地對電子煙的管控還沒那么嚴格,在這種背景下,深圳對違法吸電子煙行為開出罰單,很有示范意義。
何為電子煙?電子煙可以被簡單視為一個小型加濕器,將液體變為蒸汽,而“水箱”里盛放的東西,是尼古丁、水、香料、丙二醇、丙三醇(即甘油),簡而言之,就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它也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早在2013年就已出現,只是隨著近幾年資本對電子煙的青睞,一時間風頭無二。
不過,電子煙如今的處境是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是資本的青睞火爆全球,另一方面是“致病,致死”的質疑,部分國家和地區對其禁售。最新消息顯示,繼美國發生電子煙致死病例后,韓國也發現首例因使用液態電子煙而引發肺部疾病的疑似病例。
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煙市場,其滲透率達13%,站全球電子煙銷量的43%,2018年,美國電子煙總銷售額達到56億美元。由于其市場滲透率高,暴露的問題也最集中,當地時間10月3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相關負責人向媒體通報,電子煙相關肺病病例已經突破1000起,這些病例分布在美國48個州和美屬維爾京群島。確認致死18人,來自美國15個不同的州。
此外,紐約大學發布的最新實驗研究結果顯示,電子煙與癌癥之間有顯著關聯,實驗結果顯示,在暴露于含尼古丁的電子煙煙霧中超過54周后的小白鼠中,有22.5%患上肺癌,57.5%出現了膀胱癌前病變。紐約大學實驗團隊認為,相關實驗結果可以推論,電子煙對人類“非常有害”。
10月8日,美國蒙大拿州頒布了一項為期120天的禁令,禁止銷售調味電子煙產品,該禁令自10月22起生效,蒙大拿州已經是美國近期第七個發布禁止銷售調味電子煙禁令的州。另外,新西蘭、韓國等地也發布了包括電子煙銷售在內的綜合禁煙政策。
然而,看似就要涼涼的電子煙,仍然有著巨大的市場,資本們的熱情也絲毫沒有減少。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內30多家電子煙品牌融資共計超過10億元,目前有包括JUUL、雪加、Flow、悅刻,鉑德等在內的電子煙品牌達幾百個。還有研究預計,到2021年,吸電子煙的成年人數可能將達到近5500萬。
在多位電子煙研究專家看來,盡快出臺國家層面的監管法規,并嚴格落實,才是結束電子煙市場一片亂象的根本辦法。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