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江湖的失意者們
作者:龔進輝
提起社交電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聯想到拼多多。的確,成立4年的拼多多是名符其實的社交電商翹楚,成為繼阿里、京東之后的電商第三極。其實,在社交電商江湖中,拼多多并非起步最早的玩家,卻是最成功的玩家,而更多玩家或默默無聞,或走向沉淪。
其中,微店、萌店屬于后者,它們是典型的失意者,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令人唏噓不已。
先說微店,微店隸屬于口袋購物,于2014年1月推出,旨在幫助更多人通過微信平臺開店。由于祭出了免費這招大殺器,微店一經推出就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截至2014年9月,微店覆蓋172個國家,吸引了超過1200萬家店鋪入駐,月獨立訪客8300萬,成交額已達到150億元。
正是憑借出色的業績,微店很快便吸引了騰訊的目光,后者領投口袋購物C輪融資。其在春風得意的同時,也不可避免面臨對手太多的煩惱,即各種山寨微店如雨后春筍涌現。口袋購物創始王珂曾大倒苦水,直言“‘微店’是口袋購物的首創,不明白為什么一下子涌出那么多也叫做‘微店’的友商。”
不過,讓他欣慰且得意的是,60多家類似產品加起來的份額都沒有正牌微店大。2015年,微店再接再厲,順勢推出了國際版,面向海外用戶提供手機開店工具。截至2015年3月,微店成交額突破380億元,一時風光無兩。
當時間來到2015年下半年,微店并未延續過去高歌猛進的發展勢頭,而是頹勢顯露無遺。據36氪報道,這家曾經被騰訊重視的企業,2015年下半年開始數據下滑嚴重,微信內部還將微店從最高級別的戰略合作伙伴下調了幾級,此后市場上幾乎聽不到微店的新消息。
微店之所以走下坡路,與其在2015年8月啟動保證金保障計劃有關,入駐商戶需要交1000元保證金,此舉標志著微店免費開店時代的終結。盡管其是市場先行者,但并未占據絕對優勢,更何況商戶對微店頗有微詞,吐槽流量少、不好用,加上其他競爭對手沒有收取保證金,直接導致商戶流失,影響其各項指標。
微店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是在2018年4月。據36氪報道,口袋購物正在經歷嚴重的人員動蕩,“2017年上半年還有超過1200人,大半年內離職了300多人。”一位微店前員工透露。2018年年初,就連微店創立時的兩位技術合伙人馬飛和吳道鈺也相繼離職。
我在百度輸入關鍵詞“微店”,發現其時不時還有消息傳來,但傳播范圍極其有限,真正關心和知道的人少之又少。打開微店官網,發現分為賣家版和賣家版,買家下載微店App可以逛口碑小店,賣家則把經營陣地轉移到小程序上。盡管如今微店并未涼涼,但也只是活著,僅此而已,沒有未來可言。
再說萌店,萌店就是王珂口中的眾多山寨微店的一員,隸屬于微信生態服務商微盟(也獲得騰訊投資),其于2015年3月上線,前身是V店,定位于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社會化電商平臺。
萌店初期打法和微店、云集非常相似,均主打免費開店,把“不壓貨”“售后服務”等當作賣點,來區別于備受爭議的微商。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2015年11月,萌店簽約知名主持人汪涵為代言人,的確取得一定的效果。
或許是意識到無法成功突圍、找不到合理的盈利模式,2016年9月,萌店進行品牌升級,更聚焦“朋友圈的美味生活”,專注于美食與生活消費領域。其實,萌店此舉名義上是品牌升級,實際上是業務轉型,從側重于建立分銷網絡來帶貨轉變為基于社交裂變的信任消費,類似于拼多多。
不過,萌店并沒有拼多多的好運氣,更沒有拼多多的實力。其連成為一個mini版拼多多都沒做到,相反一步步走向沒落。2017年7月,萌店已頹勢盡顯,且面臨人員流失,逐漸在微盟內部被邊緣化,在2017年11月24日發布4.10.1版本后再也沒有更新,最終落得個涼涼的下場。
眾所周知,無論是社交電商還是新零售,都講究人、貨、場三要屬的重構。據我觀察,萌店在場景重塑上有所建樹,擅長挖掘各種社交玩法,但在更為重要且是根本的人貨方面,則一直沒有補齊短板。
前微盟首席社交電商講師李佑曾在《國內首家社交電商平臺萌店“停運”,看社交電商還能走多遠?》一文中指出,萌店不僅貨沒有優勢,而且缺少對用戶的重視和運營。因此,其走不遠也就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萌店比云集、拼多多分別早2個月、半年上線,但從社交電商的先驅淪為先烈,令人唏噓不已。更為尷尬的是,萌店先后嘗試了云集、拼多多模式,但均以失敗告終。回頭來看,其敗在沒有堅持下去,過于短視,局限于淺嘗輒止,稍有不順就放棄。
如今,微盟在對外宣傳時,再也不愿意重提萌店這項前景廣闊但以失敗告終的業務。而在萌店退出社交電商的這兩年,拼多多、云集一路狂奔,相繼登陸資本市場,成為社交電商的佼佼者,而其自身則成為被人遺忘的loser,各自命運真是天差地別。
微店比萌店早1年多上線,雖然已大不如從前,但至少還活著;拼多多、云集比萌店晚上線,如今已躋身上市公司行列,讓人羨慕不已。唯獨上線時機不早不晚的萌店,偏偏就掛了,簡直是個尷尬的存在,這只能怪自己。
結語
在社交電商行業,成功者、失意者都只是少數,拼多多、云集樹立了成功的典范,微店、萌店則是不折不扣的loser,但更多玩家還在默默耕耘,為未來而努力奮斗,希望成為下一個拼多多、下一個云集,它們仍在路上,往后社交電商江湖不會太平靜。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