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版滴滴"考慮境外上市,滿幫能收獲投資者的芳心嗎?
近日,國內貨運頭部企業滿幫集團被傳出有上市的跡象。9月16日,據媒體報道,CFO張遠聲日前在一彭博社的電視節目中透露,由于公司的財務狀況向好,滿幫集團正考慮IPO,只是還未確定最后的時間表。
作為國內貨運版滴滴,滿幫合并運滿滿和貨車幫之后實力大增,1+1>2的效應還是有所凸顯。根據滿幫披露的數據來看,目前它的平臺擁有700余萬臺認證車輛,占據市場中重卡市場保有量的77.8%。從這個市場占比來看,滿幫在這個行業的競爭優勢還是很明顯。
對于滿幫來說,上市應該是它后續的一大計劃,目前它在貨運市場還是占據一定話語權,眾多知名風投機構的加持下,滿幫的上市也是備受外界的期待。一旦它順利上市,國內貨運市場真的只剩滿幫一家獨大嗎?滿幫上市的道路上將會面臨什么樣的阻力?
"百團大戰"殺出重圍 "貨運版滴滴"籌劃上市彰顯其野心
在網約車領域,滴滴的成功讓其它運輸市場也看到了發展潛力,其中貨運就是一個顯著代表。有數據統計,中國有3000萬貨車司機,95%都是個體司機,承擔著全國超過75%的貨運量。如果平臺能夠瓜分這三千萬的貨車司機,那它在貨運市場占據的競爭優勢可想而知。盡管這兩年,國內的貨運市場融資動作有放緩,但這也主要是原因只剩頭部平臺之間的競爭。
2014年、2015年是貨運平臺融資的高峰期,自2014年起,已有20多家平臺獲得了近20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BAT等互聯網巨頭,紅杉、高瓴、經緯、IDG、金沙江、華平等數十家VC/PE投資。貨運O2O平臺被稱為貨運界的滴滴、Uber。高峰時期,車貨匹配APP總數已超過200家,已經有60%的貨車司機使用貨運APP,用百團大戰來說明競爭激烈也不為過。
眾多玩家嗅到了商業潛力,為了提高平臺的規模增長,紛紛燒錢搶市場。其中貨車幫跟運滿滿的燒錢競爭算是典型代表,只是在競爭最后,雙方在資本和政府一致意見下以合并告終。
。合并之后的貨車幫跟運滿滿成為滿幫,在百團大戰殺出重圍之后,借助雙方平臺的優勢如今的滿幫已成為"貨運版滴滴",足以看出其占據的市場份額。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底,滿幫平臺認證司機用戶700萬,認證貨主用戶225萬,總用戶數突破900萬,預計年底認證用戶將破千萬大關;同時滿幫搭建的貨運網絡覆蓋全國339個城市,11萬條線路,平臺年成交規模超過8000億。
合并之前,運滿滿和貨車幫分別在2017年10月和2017年8月完成了最后一輪D3輪融資和B3輪融資;合并之后在2018年4月24日,該公司便完成了合并后的第一輪19億美元的融資,估值為64億美元。為何會爆出上市傳聞?美股研究社認為可能跟滿幫在今年5月已實現盈虧平衡有關,這有利于它上市的提高發行價。
對于滿幫來說,上市應該只是時間問題而已,目前核心數據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只是上市過程中它也面臨不小的阻力。
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為它保駕護航 滿幫上市也將面臨三大挑戰壓力
作為國內貨運市場的佼佼者,滿幫能夠占據越來越大的優勢離不開背后的"金主"支持。據悉包括谷歌資本(CapitalG)、Farallon Capital、Baillie Gifford、Ward Ferry、陽光保險融匯資本、金沙江創投、新世界K11投資、農銀國際以及紅杉資本、騰訊、光速中國、全明星基金、鐘鼎創投、高瓴資本、元生資本、襄禾資本、紀源資本都是它背后的投資機構。
這么多國內外風投機構看好滿幫未來的發展,說明其在貨運市場的發展潛力受到認可,只是在上市之前三大挑戰不容小看。
一、滿幫發展二手車業務需大量燒錢,短期內難以成為行業翹楚
作為貨運市場的頭部玩家,滿幫率先推出二手車業務,搶占這一行業的市場紅利。據悉二手車事業部成立于2019年3月,是國內首個專注商用二手車交易的C2B電商平臺。自平臺成立至今,滿幫平臺已簽約全國3000多家二手車經銷商。
目前國內二手車市場還未形成規模化,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國內貨車保有量為2500余萬輛,二手貨車交易量僅為110余萬輛,不足十分之一。盡管市場發展潛力有,但對于滿幫來說要想在這個業務上有所突破,前期需要有足夠的資金。
目前國內做二手車交易的優信、瓜子它們都處于虧損階段,可以說線下門店投入資金不少。對于滿幫來說它是這個行業新手,如果沒有大量的資金助它在前期打開知名度,它想要成為代表性平臺并不容易。
國內貨運二手車交易不如乘用車,還是需要一個培養的過程,對于滿幫來說可能前期它需要投入不少,何時會帶來營收回報還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二手車市場存在車型復雜、非標,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使得用戶對交易渠道的信任成本大大地增加,滿幫如何解決貨運二手車的這些問題并不是很容易。
二、政策監管對于貨運趨嚴,眾多貨車、卡車都面臨排尾氣這一問題
在當前嚴峻的環境污染治理形勢下,環境保護日益凸顯,生態環境部將聚焦打好七場標志性戰役,其中與卡車司機直接相關的有"藍天保衛戰"和"柴油貨車治理攻堅戰"。 為將環保工作落到實處,大多數省市頒布了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與維護(I/M)制度的實施方案,尾氣檢測作假已經不可能,各級政府對環保問題開啟"動真格"模式。
隨著政策越來越多,監管越來越嚴,眾多貨車、卡車都面臨排尾氣這一大問題。對于滿幫來說,平臺上的司機跟認證車輛是它商業價值表現的重要指標,政策監管的趨嚴會讓滿幫的規模擴大面臨阻力。而且這種政策因素是滿幫無法解決的,對于它來說一旦平臺上的貨車規模難以繼續保持高增長,這不利于它后續上市后的營收增長。
三、滿幫臨時運力細分市場占據市場份額很高,后期將面臨增長天花板。
根據滿幫的商業模式來看,它產生營收主要來自于貨運運輸業務,它的GMV來自來自臨時運力和零散資源的匹配,做物流的同行知道臨時運力價格貴,沒有賬期、服務差,因此物流公司都傾向找長期合作的運力。對于滿幫來說,它為了擴大營收還是會跟不少臨時運力合作,這也是它的平臺能夠有這么大一筆規模運力的主要原因。
由于大物流公司跟不少穩定的長期運力公司展開合作,對于滿幫來說它難以從物流巨頭手上搶奪這部分資源,聚齊臨時運力反而是它一大優勢。只是目前滿幫在臨時運力的細分市場已經是處于壟斷階段,據悉市場份額占到80%到90%。因此,對于滿幫來說,它在臨時運力方面后期將面臨增長天花板。
滿幫野心并不局限于貨車市場 以貨車為核心產生增量價值是關鍵
盡管已經成為貨運版滴滴,對于滿幫來說它的野心肯定也不僅僅局限在貨運這一單一領域,對于它來說要想吸引到更多投資者,為它上市股價提升做好準備進一步擴大業務版圖,形成一個穩定可循環的生態就很重要。作為貨運行業領域的獨角獸,滿幫的后續動作備受期待,上市雖說是一個挑戰,但能否創造更大商業價值很關鍵。
在積極發展主營業務的基礎上,滿幫為了進一步挖掘新的營收增長機會,它也在不斷拓展新的業務。本身它在貨運市場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名度跟貨車數據,對于它來說以此為契機來展開新業務的探索有一定基礎。通過早期的資本杠桿,滿幫已經贏得頭部企業的數據優勢,但要實現商業變現就要圍繞車、油及金融等做服務。目前它在車后市場、自動駕駛及新能源等領域一直動作不斷,從布局來看,這幾個領域都很熱門可以看出滿幫的野心也很大。
進入數字物流時代、智能化服務時代,貨運市場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拼運力,對于滿幫來說未來它是要如何借用技術更好的實現效率的增長,從而降低成本支出創造更大盈利空間。目前滿幫也在不斷提高技術研發成本來擴大它在技術方面的競爭優勢,掌握服務全鏈條的數據,也在于運用數據打通服務全鏈條,從而提高增量價值。
對于滿幫來說,將運滿滿和貨車幫合并確實是個明智之舉,這讓他能夠集中資源發揮平臺的優勢,從而能夠在短期內成為貨運行業的頭部平臺。目前滿幫的發展還算是沒有什么明顯的短板,對外披露的核心數據也是獲得外界認可,這還是有利于它上市后的股價表現,美股研究社后續也會繼續關注它的動向。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