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人臉數據公開售賣,“丟臉”警鐘已敲響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9-09-11 03:55人閱讀
非常在線2019年9月11日消息 ?17萬“人臉數據”被公開售賣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據北京青年報報道,記者在一家網絡商城中發現,有商家公開兜售“人臉數據”,數量約17萬條,涵蓋2000人的肖像,每個人有約50到100萬張照片。此外,每張照片搭配一份數據文件,除了人臉位置的信息,還有人臉的106處關鍵點,如眼睛、耳朵、鼻子、嘴等輪廓信息。
商家表示,其售賣的人臉樣本中,一部分是從搜索引擎上抓取的,另一部分來自境外一家軟件公司的數據庫等,從發售至今,他已多次賣出這些數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記者聯系到有肖像出現在數據當中的當事人時,對方表示,自己從未授權任何人采集自己的臉部數據,也沒有允許過任何人出售自己的照片和臉部數據。
目前,網絡商城運營方已認定涉事商家違規,涉事商品已被下架處理。但“人臉數據”泄露的警鐘已經敲響。
專業人士表示,如果收集到某個人足夠詳細的肖像和人臉數據,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實時換臉,搭配其他一些音頻仿真技術及個人隱私信息的話,用來視頻聊天詐騙可能就具有很強的迷惑性。
此前,換臉軟件ZAO在社交網絡刷屏,只需一張正臉照就可以將任一人物替換為自己的臉,隨后引發關于用戶隱私泄露的質疑,被廣為轉發的一條網友評論是:有手機號,有面部畫像,通過技術合成,犯罪分子可以替你和你的家人通話了。
顯然,隨著人臉識別的技術被廣泛應用,“人臉”這門生意已經被不法分子盯上,人們已經意識到隨便用“臉”帶來的風險,不少網友在ZAO的官方微博下留言,要求注銷賬號,刪除本地面孔。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盡管目前還沒出現“ZAO”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消息,但多一些小心才能多一分安全。今年5月,國家網信辦就《App 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向社會征求意見,在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健全的背景下,社會公眾對個人隱私、信息安全的關切,值得每個開發者認真對待。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