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業務堪憂 折疊屏手機跳票 三星電子止不住利潤暴降?
[釘科技述評] 在華為今年遭遇波折之后,原以為三星電子能夠成為直接獲益者,以手機業務的快速上漲帶動業績的整體上升。但事與愿違,釘科技注意到,從三星今年第一、第二季度財報來看,三星電子業績堪憂,尤其是利潤指標上,連續兩個季度呈現同比暴跌之勢。
三星財報顯示,三星電子第一季度營收為52.4萬億韓元(約合451.8億美元),同比下降13.5%;凈利潤為5.04萬億韓元(約合43.5億美元),同比下降56.9%。
頹勢延續到了第二季度。釘科技注意到,7月5日三星發布了第二季度業績展望,預計第二季度總銷售額同比下降4.2%,至56萬億韓元(約合480億美元);運營利潤為6.5萬億韓元(約合56億美元),比一年前下降了56.3%
從業績看,上半年三星電子營收、利潤都將呈現下滑狀態,雖然營收同比下滑有收窄的趨勢,但利潤暴跌的趨勢并沒有停止。
為何在華為遭遇波折的同時,競爭對手三星電子的業績依然如此不堪呢?釘科技分析認為,有兩點原因:
第一,受芯片半導體業務拖累。
外界對三星電子的手機業務比較熟悉,但實際上從2016年開始,對三星電子利潤貢獻更大的是其半導體業務。然而,受制約供應周期的影響,存儲芯片的需求處于低位,而庫存過剩,導致DRAM和NAND內存芯片的價格持續低迷,這大大影響了三星電子的業績。要知道,從2017年開始,三星就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而內存芯片業務又是三星半導體業務的大頭。
第二,折疊屏手機遭遇滑鐵盧。
隨著蘋果的下滑,華為已經成為三星手機在全球最大的競爭對手。但從2019年第一季度數據來看,三星沒有把握住華為遭遇波折的“機會”,被華為進一步拉近了差距。
IDC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三星手機銷量為7190萬臺,同比下滑8.1%;華為手機銷量則為5910萬,同比上漲50.3%。二者的份額差距從2018年同期的11.7個百分點,縮小至4.1個百分點。
原本第二季度應該是三星手機發展的一個良機,因為第一季度被寄予厚望的三星折疊屏Fold將在第二季度上市,高端機型有助于三星手機帶動整體銷售以及利潤增長。然而,事與愿違,折疊屏手機Fold在CNBC、The Verge、彭博社等美媒的測試中表現不佳,各種技術問題頻出,導致這款手機上市的時間一拖再拖。甚至連三星CEO高東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自己在Galaxy Fold“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就將它推出,“這是令人尷尬的”。
進入第三季度后,三星電子是否會有所反彈呢?目前分析來看挑戰很大,一個重要外在因素在于,三星電子的供應鏈出現了危機。
如上,即便三星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的技術問題得以解決,其前途依然不樂觀,因為在供應鏈方面,三星電子又出現了危機。
日前,日本對韓國高科技產業進行了制裁,加強用于半導體清洗的氟化氫、用于智能手機顯示屏等的氟化聚酰亞胺和涂覆在半導體基板上的感光劑“光刻膠”這3種材料的出口管制,而氟化聚酰亞胺就被用在了GalaxyFold的可折疊屏幕上。
據了解,日本占全球含氟聚酰亞胺總產量的90%,占全球氟化氫總產量的70%,而全球半導體行業涉及光阻材料(光刻膠)的核心技術幾乎為日本和美國企業所壟斷,二者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95%。
三星電子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又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公司,全球最大的AMOLED屏幕供應商,日本在芯片半導體關鍵材料領域的管制,必然會對三星電子的整個供應鏈體系造成危機。一旦不能穩定供貨,無論是三星的“利潤奶牛”半導體業務,還是手機業務、顯示業務,都將受重創。
另外值得觀察的一點是,在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中國市場,由于華為在海外市場受挫,無疑會更大力度發展國內市場,市場份額將有望從30%提升到50%,這無疑會進一步壓縮三星手機的市場空間。而華為海思、紫光、京東方等國內芯片設計、制造企業和面板企業,也有望在三星電子半導體業務受阻時加快發展步伐,縮小差距。(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釘科技”)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