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發布“非遺帶頭人計劃”:1+1>2
非常在線2019年3月28日消息 當短視頻巨頭攜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穿越山河迢迢難得一見的悠悠侗族大歌、一吼震秦川的秦腔、神秘湘西的“哭嫁”、種類繁多的彝族刺繡……或將躍然指尖?日前,快手在北京前門召開“快手非遺帶頭人計劃”發布會,我們來一探究竟。
現場,快手發布首個非遺數據報告。目前137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快手上涉及的非遺項目多達989項,比例達72%。在過去的一年里,快手上累計出現1164萬條非遺視頻內容,共250億播放量和5億點贊量。
非遺困境
事實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強調其“活態性”,核心是傳承文化的人。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年輕人的人生觀和職業觀有了很大改變,越來越多年輕人愿意選擇進入大城市就業發展,以至于當前非遺傳承人斷層現象非常嚴重,導致非遺保護受阻。
《新聞晨報》曾報道這樣一個片段揭示了一代非遺項目傳承人的心聲。“有外國人問我要把手藝傳給誰,我想傳給女兒啊,如果有人想學,我也愿意免費教給他們的。”烏泥涇最后一代“織布娘”、黃道婆的傳人、國家級非遺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傳承人康新琴說道。
快手企業社會責任總監張帆表示:“在文旅部非遺司的支持下,快手將首批在湖南湘西、貴州雷山、四川涼山試點選取非遺帶頭人,為其提供商業和管理教育,產業和品牌資源等,全方位支持其發展。”
快手之“痛”
而此次快手牽手非遺背后的一些邏輯也值得玩味。如今,抖音、快手坐鎮短視頻江湖第一梯隊。根據企鵝智酷發布的《快手&抖音用戶研究報告》,抖音的用戶在女性用戶、年輕用戶、高學歷用戶以及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比快手要多,與抖音不同的是,快手用戶增長主要在三四線,而用戶流失在二線城市最為嚴重。
此外,快手的一些各種自虐視頻、十五歲的準媽咪、輟學的鼓王、大V楊清檸與王樂樂炫耀未成年人懷孕令不少用戶產生強烈不適感,就此“低俗化”的標簽便深深打烙在用戶印象中。
雖然快手、抖音差異化的競爭使得彼此在短視頻江湖中完成自己的定位,但兩者依舊暗自較勁,如果能將對手除而快之達到行業壟斷應該是最大勝利。不過,眼下快手要建立自己護城河的同時也要不斷開拓新的市場,撕掉”低俗化”的標簽、打造核心競爭力以提升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也是其撬動對手一二線市場的必要準備。
1+1>2
事實證明,快手的確為“非遺文化”傳播插上了翅膀。據中國日報網消息,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七仙女在快手上持續發布以侗家傳統文化和村寨生活日常為主的短視頻。唱侗歌、織侗布……現在“七仙女”在快手上擁有15.4萬粉絲,每天僅直播收?就達到?千五百元左右。
此外,快手課堂里的非遺老師多達67位,總共開設了502節非遺課程,覆蓋3萬多付費學習者。其中,擁有18萬粉絲的嗩吶老師陳力寶通過快手課堂收入達40萬元。
數據顯示,快手視頻發布的數量排名前十的非遺內容里,僅秦腔就有94萬條,秧歌79萬多條,面人52萬多條,豫劇43萬多條,其他還有火把節、廟會、竹馬、象棋、晉劇和玉雕等。
借助快手平臺的強力傳播、精準推送、品牌塑造使得“非遺”項目保護傳承有了真正的一泉活水。而非遺知識付費市場化也為埋頭苦干的匠人打開了通往市場的大門。同時,快手在向外界傳遞非遺文化的過程中也完成了自身的品牌升級,隨著新鮮血液的注入“低俗化”的標簽也會被逐漸稀釋,增添了豐富濃郁的民族文化色彩。
據介紹,非遺帶頭人計劃將主要分為“教育+加速器+社區模塊”三個部分。接下來,快手將著重打造“快手非遺加速器”,發掘50名鄉村非遺傳承人,入選快手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并為其提供商業和管理教育、產業和品牌資源等。如果能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一傳播平臺,成為世界友人一窺中國民族文化的窗口,快手何樂而不為?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