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再被質疑大數據殺熟 回應:程序存在Bug
非常在線 2019年3月11日消息 此前因大數據殺熟一事飽受詬病的攜程,近日再因消費者在攜程上重搜機票貴了近1500元而被質疑殺熟。對此,攜程表示,是程序存在Bug。
據了解,一位微博名為“陳利人”的網友,發表了一篇名為“攜程的牌坊坍塌了”的文章。文章內容顯示,該網友在攜程上查好了行程,票價總額為17548元,在支付時發現沒有選報銷憑證,便退回去準備修正一下再支付,結果平臺顯示無票了,讓回去重新選擇。重新搜索選擇后,價格卻變成了18987元。該網友重復幾次發現,還是高出同樣的價格。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該網友又嘗試卸載攜程重新安裝,然后再搜索,結果價格還是18987元。無奈之下,該網友又去海航APP上查行程,結果不僅顯示有票,并且在海航上搜索的票價為16890元,比第一次在攜程上搜索的價格還要低。
針對此事,攜程回應稱,絕不存在任何“大數據殺熟”行為,但在陳先生訂單復盤中,發現2月26日發布的新版本中在機票預定程序中存在Bug。由于陳先生第一張訂單沒有支付,但“占位”完成,才導致再次搜索時出現無票的情況,系統自動推薦了更高艙位的機票。
攜程方面還表示,昨日已經將Bug修復,目前用戶在預定機票過程中,將不會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對于因系統Bug受到影響的用戶,攜程表示會承擔用戶因此產生的損失。
不過,微博名為“陳利人”的用戶似乎對攜程方面的回應并不滿意。發微博稱:“對不起,攜程的程序員又得背鍋了。也許真是你們的鍋?”
實際上,攜程此前就飽受殺熟質疑。去年5月份,有多名用戶投訴攜程,稱使用同一賬號,不同手機預定同酒店、同房型卻出現價格差異。對此,攜程方面表示,可能是由于日期、支付方式等差異造成的。
對于殺熟情況,非常在線《真相科技》欄目也曾就此事采訪過攜程。攜程回應稱,“殺熟”現象在平臺中絕不存在。未來,也絕對不允許殺熟的行為發生。
針對用戶反應的價格存在差異一事,攜程表示,平臺不參與機票價格制定,只是在國家相關部門及航司合作伙伴的要求下,在平臺上如實展示每個航班的價格,且不存在虛構價格的行為。
并稱,機票價格隨全球供求關系實時變動,而GDS系統與各銷售平臺的數據抓取、緩存存在時間差,故而不能做到完全實時同步更新。但會持續通過增加GDS查詢頻率來提升數據新鮮度,降低誤差。
此次,攜程再次被質疑大數據殺熟,其給出的解釋為系統出現Bug。不管該回應是否具備說服力,平臺都應切實保障用戶利益,切莫出現“店大欺客”現象。倘若屢次被曝出“殺熟”事件,最終透支的將是企業的信譽度。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