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出現大規模故障 “多云”部署或成趨勢
作者:龔進輝
昨天凌晨,阿里云出現大規模故障,導致部分互聯網公司和App運行不暢,甚至癱瘓。一時之間,阿里云官微下幾乎被反饋“宕機”問題的留言攻陷,有網友調侃稱,程序員、運營和運維都從被窩爬起來干活了。
對此,阿里云回應稱,3月3日凌晨,華北2地域可用區C部分ECS服務器等實例出現IO HANG,經緊急排查處理后逐步恢復,目前已全面排查其他地域及可用區,未發現此類情況。阿里云表示,針對此次故障,將根據SLA協議,盡快處理賠償事宜,但并未公開詳細的賠償細節。
事實上,這并非阿里云首次出現故障。去年6月,其在運維上的一個失誤,導致一些客戶訪問阿里云官網控制臺和使用部分產品功能出現問題,引發大量吐槽。類似的案例也曾發生在其他云計算廠商,去年7月,運營商光纜中斷曾導致騰訊云的控制臺無法登錄。
盡管多家云服務商承諾99.99%的安全可靠性,這一數字的確經過驗證,但仍不可避免出現事故,即便是再小的故障也都會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比如,這次阿里云宕機主要影響華北2地域,其對應的城市是北京,而北京是國內互聯網重鎮,因此宕機事件引起廣泛關注。
對于企業來說,宕機不只是網站、App癱瘓不能登陸而已,嚴重的事故可能會使企業在云上存儲的商業數據丟失,對經營造成重大影響,甚至發生財務損失。因此,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一直是企業的重要考慮因素。
眾所周知,阿里云是國內云計算行業的佼佼者,目前中國有40%的網站都在阿里云上運營,一半獨角獸公司也在使用阿里云。由此可見,阿里云此次宕機事件影響程度著實不小。
為了避免宕機事故造成重大損失,許多大企業會分散選擇云服務商,即“多云”部署,但“多云”部署會使運維成本上升不少,中小企業出于成本控制考量,一般會選擇一個。
簡單來說,無論是“多云”還是“單一云”,企業選擇排名靠前的云服務商準沒錯,畢竟其技術能力、服務質量都有保障,比中小云服務商更值得信賴。縱觀全球云服務市場,已呈現馬太效應,國內市場亦如此。
IDC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廠商中,阿里云以43%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騰訊緊隨其后,市場占有率為11.2%。因此,企業優先選擇阿里云、騰訊云甚至快速崛起的百度云,安全性和穩定性大有保障。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