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信任缺失,拼多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其他平臺能解決嗎?
對于品牌企業來說,獲得消費者的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但通過廣告,新聞報道與口碑傳播建立的信任可能并不牢固。比如人們之前都信任諾基亞的品牌價值,因為很多人都說它質量好。但當iphone橫空出世不久后,人們卻近乎無情地拋棄了諾基亞。對于很多80后、90后來說,淘寶是他們心目中的第一電商品牌。但當拼多多崛起后,很多淘寶用戶卻轉向了拼多多的懷抱。為了應對拼多多的威脅,據說天貓甚至要求商家進行二選一。但天貓的方向可能錯了,它應該去與拼多多爭奪消費者而不只是商戶,重奪消費者的心才更加重要。
消費者是善變的嗎?這個真不好說,至少不是人人都善變。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也會做博弈,消費者也會受到別人的影響,尤其是環境與大趨勢的影響。諾基亞的失敗就是錯過了智能手機的大趨勢,它的轉身太慢了,它對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太自信了。這一點跟柯達很像。所以企業不應盲目自信,尤其是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
《無增長的繁榮》一書提到經濟體系運行的兩個條件:一是保持資金流動性,二是消費在上升。9月下旬,國家出臺了《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其背景是連續幾個月的消費增幅放緩。
國家希望居民多消費,企業更希望民眾多消費。但前面提到,消費者會受到別人與環境的影響。當股市暴跌,公司降薪裁員甚至破產的消息經常出現時,消費者就會做博弈:是繼續放心消費好,還是減少消費捂緊錢袋好?如果消費者選擇后者,結果會是怎樣?肯定不是國家和企業希望看到的。
所以如果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沒有了,我們該如何刺激消費呢?韓國現代汽車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在08年金融海嘯后韓國現代推出了“現代汽車失業回購保障計劃”,允許消費者在失業的時候退還車輛,此舉讓現代汽車的銷量實現了逆勢增長。但此舉也是有風險的,更無法阻止之后兩年美國失業率飆升的事實。
雖然沒能阻止美國人的失業問題,但現代汽車還是做到了為消費者著想,解除了購車人的后顧之憂,因此獲得了更多購車人的信任。而如果企業能進一步做到真心幫助消費者,再能做到持續創新,就可以與消費者建立牢固的信任,從而立于不敗之地。
但由于真心想幫助消費者的企業鳳毛麟角,而大部分消費者也缺少獲得企業幫助的途徑與相應的能力,使得牢固的信任難以建立。一旦消費信心下降,消費者就可能棄企業而去。
鑒于此,兼愛大仁悟(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鄧泓波希望創建一個信商平臺,通過視頻營銷與軟性就業環境的打造,促使消費者與企業建立牢固的信任,從而提高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升級。
注:軟性就業類似于斜桿青年,指收入來源的多樣化,不只靠死工資的就業形式。
但再好的方法,不能傳播出去并擁有巨大的流量也是空談。為此,鄧泓波提出了五步發展規劃。
第一步:在汽車愛好者人群這個細分市場進行傳播,主打泛汽車市場。
第二步:事件營銷。這是一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誰能贏得注意力,誰就會獲得先機。為此策劃以創業家精神為主題的傳播事件。
第三步:與唱片公司和電視臺合作。通過挖掘自身潛力和策劃有創意的電視節目從而借助唱片公司和電視臺進行IP打造。
第四步:與政府合作,為失業者提供多樣化的創收培訓并尋求政府的支持。
第五步:舉辦全球挑戰大獎賽。此舉是對奇點大學創始人,《創業無畏:指數級成長路線圖》作者彼得戴曼迪斯創辦的X大獎賽的微創新。
注:上述五步驟的順序有可能會調整。
光讓人們知道還不夠,還要進一步引起興趣,體驗使用,形成轉化,主動分享。每一步都不是容易的事。
關于引起興趣從而體驗使用,首先要做好用戶畫像。比如潛在的不同階層的汽車購買者們,他們的用戶畫像分別是什么,怎么找到他們并進行傳播。
另外可以用《讓創意更有粘性》一書中提到的‘缺口理論’。通過制造知識或認知缺口來引起人們的好奇與興趣。而如果人們的知識或認知缺口太大,就通過提供背景資料,填補到只剩很小缺口的程度,來讓人們產生興趣。
關于轉化購買,采用游戲化的參與購買爭奪優惠的方式激起購買欲望。通過打造軟性就業環境幫助購買者獲得創收機會從而增強消費信心。
關于主動分享。通過制造能產生敬畏之心的視頻來促進分享。《瘋傳》一書的作者認為敬畏的力量遠遠勝過其他任何情緒,并能夠增加人們的分享行為。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57%的視頻用戶會向他人發送視頻鏈接,而有75%的用戶會接受視頻鏈接。
關于用戶存留。通過提供超乎想象的售后體驗是提高存留的關鍵。另外可以運用誘因法則來建立一個掛鉤,讓人們通過這個掛鉤能想起產品,從而減少用戶流失。
之所以要主打泛汽車市場是因為汽車是一個產業鏈巨大的市場,上下游相關企業眾多。如果能聯合這些企業共同投資助力消費者創收的‘基礎設施’,將為購車者提供眾多創收的機會。
當然也要讓車企與上下游企業看到好處。比如可能實現的三年汽車銷量倍增計劃。現在保守估計,每年青年失業者與無固定職業者人數可達數百萬,這些年累加起來的數量接近千萬。如果我們能將汽車打造成集生產與銷售于一體的工具,對這些人的吸引力將是巨大的。
實際上,投資—創新—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不竭動力。而消費能否增長又是投資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保消費就是保增長,增強消費信心就成為關鍵。
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我們應該見微知著,遏制不安心理蔓延的勢頭。信商平臺希望通過促使消費者與企業建立牢固的信任,并通過創新的方法幫助人們實現收入來源多樣化來增強消費信心。
如何促進人們消費的需求,如何打造軟性就業環境,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因為想象力是創新的源泉。也是信商平臺致力于打造的核心競爭力。拼多多就是一個很有想象力的電商平臺,正是其推出的游戲化社交拼團、砍價等功能吸引很多淘寶用戶作出改變購物平臺的選擇。
對信商平臺來說,促成轉化購買是關鍵。其實消費者與企業都在做博弈,如何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又如何實現共贏?鄧泓波認為可以用引導汽車上下游企業補貼軟價值創造者來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前提是該創造者買了新車。這就像騰訊和今日頭條補貼內容創業者一樣,是一種共贏的選擇。不同的是騰訊和今日頭條是為了獲得流量,而汽車上下游企業是為了能賣出更多的汽車。
注:軟價值、軟性就業是由中國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的創立者和倡導者滕泰提出的。軟價值主要以人類創造性思維活動為財富源泉的知識價值、信息價值、文化價值、金融價值、服務價值等。而信商平臺也會對購車者提供軟價值創造方面的相關培訓。
關于如何讓消費者通過軟性就業環境獲得收入方面。鄧泓波還有贈品創收法,參與產品設計,爆款創意共享等想法。通過這些途徑如果能夠讓消費者獲得更多收入,都會增強消費信心,促成轉化購買的實現。
關于產品冷啟動。除了傳播五步驟外,公益性社會實驗的視頻營銷,即通過打造能深觸人心的具有核心價值的公益事件也是早期傳播的重點。
為了多渠道吸引流量,也可以在PC端與手機端建立網站,通過制作幫助人們成為斜桿青年,實現個體崛起的優質視頻內容,以創業就業、抵御物價上漲、降薪后如何增收、教育培訓、汽車等關鍵詞進行搜索引擎優化。如果能持續創造優質內容,應該可以不斷吸引流量。
在經濟好的時候,與消費者建立牢固的信任不被企業重視。但信任的缺失也恰恰是一種需求與機會。08年金融海嘯爆發后豬八戒網就抓住了機會。但信商平臺與豬八戒網不同的是,不僅買賣技能、服務,還買賣知識、文化藝術、信息、體驗和實物產品等。更重要的是還提供培訓并聯合大企業為消費者創造增收機會。
兼愛大仁悟(可搜狗搜索)創始人鄧泓波從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爆發后就一直在為緩解就業難而努力,至今已近十年。在這十年間,鄧泓波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目前已無法獨自實踐信商平臺的項目,故而希望能尋找到合伙人,共同打造信商平臺項目。有興趣者可聯系他,微信:15811308197或15010609697
《黑天鵝》的作者認為不確定性的核心思想是:做決策時,你只需要了解事件的影響(這是你能知道的),不需要了解事件的可能性(這是你不可能知道的)。而你只需要減輕(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即做好必要的準備。
信商平臺希望能夠成為不管黑天鵝事件(金融危機再次爆發)是否真的發生,都能對人們有利(共享視頻紅利、信任紅利,消費升級紅利)的平臺。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商業評論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 AI新媒體“智能相對論”創始人;
4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5《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雜志撰稿人;
6鈦媒體、界面、虎嗅等近80家專欄作者;
7“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8現為“今日頭條問答簽約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