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賭局還有4年,董明珠干嘛著急?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4-12-16 06:47人閱讀
雷軍:
在互聯網到來之前,專注是格力的優勢。千億級的營業收入,是格力的驕傲。但在智能硬件時代,對于廠商來說,硬件不一定非得是賺錢的,用戶產生的數據才具有無限的想象空間。而這就需要大量的產品進入千家萬戶。想想每年格力有幾百臺帶有格力模塊的空調被使用,而每年美的、海爾可能由幾千萬臺帶有自己模塊家電進入消費者家庭,未來格力還能淡定么?
然而,要從戰略上改變空調的主營業務,對于格力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缺少互聯網基因的格力,也沒有黑白電、小家電的基因,加上國資背景的股權結構,這個事情可能也并不容易。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能豐富產品線,格力要往哪里去?擁抱互聯網公司,是不二之選,小米選了美的,格力還可以去哪?
“小米模式能不能戰勝格力模式,我覺得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董明珠:
“ 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不是一億,我跟你賭 10 個億。”2013 年的雙 12,當我們還在糾結買不買的時候。2013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雷軍與董明珠就這么一擲千金的定下了 5 年 10 億之約。沒辦法,土豪們就是這么有錢,這么任性。 就在昨天,小米 12.66 億元入股美的,也許與賭約無關,但董明珠還是發飆了。對兩個有錢人來說,10 億事小,公司事大。小米創立四年,估值已超 400 億美元;格力成立二十多年,屹立不倒。接下來的四年,兩位經濟年度人物領軍的企業要何去何從? 智能家居戰國爭雄 現階段,入局中國智能家居的參與者可以簡單的劃分為三類:互聯網公司、傳統家電廠商、新興硬件公司。前兩者則是主力。 先來說下傳統家電廠商。 從福布斯去年發布的 500 強榜單上來看:
- 美的集團去年營業收入1212億元,位列34位;
- 格力電器去年營業收入1200億元,位列35位;
-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去年營業收入864億,位列61位,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營業收入622億,位列90位;
因為我覺得剛才我聽了我們主持人說,一個企業做到一千億,現在家電行業有三個超千億,但是空調超千億只有格力,沒有第二家,我們和第二家的差距,在空調領域已經接近了 500 億的差距。在“2014(第十三屆) 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董明珠如是說。而這些格力引以為傲的數據,在智能家居時代,也成了格力的硬傷。 智能家居并非僅僅是單一的智能家電,它需要不同的家電、電器聯接起來,能夠通訊、聯動。在不同產品互聯暫時難以實現的前提下,像海爾、美的這樣產品線豐富的企業,無疑擁有天然的優勢。 小米為什么會投資美的,先來看下 2013 年美的各產品線的市場份額,似乎就一目了然了。

- 和小米修好?
- 投資魅族?
- 抱團華為?
其實我覺得互聯網只不過是時代的升級,或者新時代我們生活的方式在發生變化……有一些人把自己自封為互聯網。 我告訴你,我們恰恰把互聯網用足用好,我們是贏家。希望董明珠說這些的時候是帶著情緒的。 [36氪原創文章,作者: 小石頭] 來源:36氪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