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了!“互聯網+”上起飛的彩電怎么樣了?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6-02-02 10:23人閱讀
非常在線?2016年2月2日消息,距離2015年兩會快滿一年了,從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這個概念之后,彩電行業全面邁入了“互聯網+電視”時代,傳統的彩電企業開始紛紛采取措施進行轉型,新的互聯網電視品牌蓬勃生長,一年過去了,在“互聯網+”的兩翼上起飛的彩電企業,都有著怎樣的變化呢?
先來看一組數據:(單位為萬臺)
這是近期公布的2015年全年國內電視出口數量,不包含行政區和臺灣省,去年全年國內電視出口總量為7183萬臺,比2014年下降了222萬臺,對于諸多國產商來說,出口占據著一部分市場,而去年市場明顯有所下滑。來看看2015年這一年當中,國內彩電都出現了怎樣的局面?
傳統彩電兩極分化 長虹康佳嚴重虧損
長虹、海爾、康佳、TCL、創維、海信是當前國內知名的傳統彩電廠商,在彩電市場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面臨互聯網的沖擊,各大品牌相繼采取不同的措施,積極擁抱“互聯網+”,一年過去了,幾家廠商出現了不同的情況。臨近年末,各大傳統家電企業已經陸續披露2015年業績預報,但有成績并不如人意。長虹康佳出現虧損,這讓兩家老牌廠商怎么都高興不起來。
據長虹披露的2015年業績預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9.75億元,這個數目是很多三線家電品牌企業一年都難以達到的營收入,可以說是2015年中國產家電品牌中虧損額最高的公司,這個消息還是令外界感到吃驚。與此同時,康佳披露的業績預報中,稱凈利潤預計虧損12億元-14億元,這個數字雖沒有長虹大,但是也算是巨額虧損。幾大傳統家電企業中已有兩家出現虧損,共同原因是被要求退回節能補貼資金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貶值,其中,長虹涉及補貼金額高達5.33億元,康佳達2.2億元,此外,創維和TCL分別也有涉及,但都未超過1億元。
長虹出現虧損的另一個原因是旗下的兩家子公司應收款項余款折現以及資產減值準備,造成了4億元的損失;康佳則是管理層頻繁變動,內部矛盾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使得康佳產品銷售出現嚴重問題。康佳和長虹出現了虧損,難道彩電市場真的在走下坡路?事實并非如此,TCL在2015年中前三季度中也出現了4.4億港元的虧損,但在第四季度實現盈虧,海信、創維、海爾卻依然發展的很好,這說明家電市場并沒想象中那么“寒冷”,而是企業自身出現了問題。
傳統企業忙著出大招 互聯網品牌迅速崛起
面對互聯網的沖擊,2015年各大家電企業都忙著出招來借勢轉型,并提升業績。海信在電視上加強用戶體驗,改進電視游戲和智能化,大力擴張海外市場,并且還瞄準醫療行業,試圖通過跨界來完成轉型;海爾為快速轉型專門打造了一個“U+智慧生活平臺”,通過私人訂制,實現不同設備間的互聯;TCL? 通過開放硬件和應用平臺吸引合作方,架構全球橋梁,由銷售產品和服務拓展至平臺業務;長虹面對轉型,初期積極擁抱,但從資源配置和轉型節奏來說,到底比競爭對手弱了很多,而且其液晶電視業務違背了行業發展方向,導致其受到滯留。
當各大傳統家電在迎接“互聯網+”時,各大互聯網電視品牌開始興起。樂視、小米、酷開、微鯨、PPTV、暴風等一系列互聯網企業在短短時間內迅速席卷了家電市場,激烈的價格戰把彩電行業價格拉到底線,甚至出現賠本買賣,使得傳統家電企業陷入被動局面,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互聯網電視品牌給搶占了先機。
相殺到相愛 結局各不同
雖然說互聯網電視品牌的整體銷量不如傳統家電企業,可是其通過其他渠道盈利進行彌補,造成傳統家電大量的出貨量也無法比較,因而會出現老舊分化的局面。不過,互聯網電視品牌的興起仍然與傳統的彩電企業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TCL聯手樂視,實現硬件和內容的互補;酷開是創維轉型的產物,運用酷開打造互聯網電視品牌;微鯨、暴風借海爾的力量,聯手打造全新的智能電視,搶占市場先機……不難發現,傳統家電有著自身的技術優勢和一條龍式的服務,互聯網電視品牌顏值高價格低市場生長快,兩者有力的結合,實現資源互補,構建產品+服務的生態,故而能在市場上迅速占領一席之地。
再來看看長虹和康佳,除了市場大環境的影響外,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自身。長虹是國企,轉型緩慢,在自身轉型時又錯失了液晶電視業務大好發展的機會,沒有及時像互聯網電視品牌那樣快速突破創新,更沒有聯手互聯網品牌,整個品牌的影響力在下滑;康佳由于內斗嚴重,根本無暇顧及產品的開發以及擴展其他渠道,動蕩不安的內部矛盾,導致康佳出現尬尷的局面。
未來在短期內能否實現逆轉,還需要看長虹和康佳能否在產業調整及產品構建方面有突破,不過,該敲響警鐘了,步伐慢了就難以翻身。
外企虧賺兩重天 日企衰退韓企壯大
國內家電企業是這種格局,那么來看看外企是如何呢?同樣有出現虧損現象的也有大賺一把的。在年終歲末時機,中外家電企業上演了一場跳槽季,日本家電企業紛紛大規模裁員,中國海信海爾瞄準技術人才進行招攬,可以說這個現象十分令人尷尬。
從跳槽季可以看到,現在家電企業面臨著兩重天的怪像,日本企業夏普、索尼、東芝等都曾經是輝煌的家電大哥,可以說是領先中韓,市場份額極高。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嚴重沖擊,價格戰的拉鋸,日企反應緩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從曝出財務丑聞到虧損局面,關閉工廠,重組整頓業務、收購、裁員等等系列舉措試圖挽回危機,這些舉措可以說十分無奈,家電行業的比拼就是整個產業鏈的競爭,互聯網的沖擊如同洪水猛獸,根本來不及反抗。
反之再來看看韓國的三星和LG,這兩家巨頭可以說在面板上占據很大的優勢,國內家電企業采用的電視面板基本上都是三星和LG制造的,并且其自身研發的LED和OLED屏幕技術一直領先行業,完整的產業鏈使之成為屹立不倒的龍頭企業。在彩電行業中,三星電視銷量在2015年保持了大幅的上漲空間,成為整個彩電行業中的佼佼者。
互聯網品牌迎來大好時機 傳統家電仍需快速轉型
縱觀2015年,日本制造在不斷慢慢褪去神話般的傳說,整體經營狀況不景氣,中國制造的實力開始與日俱增,日系制造企業面臨著大撤退,并不斷開始回遷到本土,留出了不小的市場空間,這對于中韓兩國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可以說,現在彩電行業基本上重新形成了中韓領先市場、日本面臨品牌競爭力下滑亟需轉型的局面,這對于國內家電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局勢。
在國內彩電格局中,目前是海信、創維、海爾占據優勢,位于前列,長虹和康佳比較微弱,但不排除樂視、小米、微鯨、暴風等互聯網電視品牌超越的可能性,2016年,家電企業仍然面臨著嚴峻的市場挑戰,產能過剩、價格戰拉鋸,互聯網品牌不會快速消失,傳統企業仍然需要加大力度轉型,否則就會一蹶不振!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471 | 469 | 416 | 545 | 563 | 599 | 611 | 710 | 817 | 750 | 627 | 605 |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