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一創投王欣:2016年B2B交易平臺的投資趨勢分析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6-01-04 03:21人閱讀
零一創投:2015年年初成立?,總部位于上海,專注于移動互聯網和交易平臺方向的天使和早期投資,美元人民幣雙幣種架構,基金規模3億人民幣和5000萬美金。兩位合伙人,一位是吳運龍先生,曾是經緯中國合伙人,凱鵬華盈合伙人,在創投行業有十多年經驗。另一位是趙勇先生,原愷英網絡COO,凱鵬華盈VP,麥肯錫和埃森哲任職多年。
B2B領域投資案例:比菜價、易配通、搜芽、君方科技等。
零一創投已投的22個項目中有15個是企業服務相關,其中B2B交易平臺有6個,SaaS服務有6個,物流2個,廣義企業服務有1個。
企業級服務包括B2B平臺經歷了從2014年的火熱,到今年的火爆,在這中間我們看了很多項目。我自己從4、5月份開始聊過的B2B項目加起來也有200左右,B2B交易平臺的火爆下,到底是個什么狀況呢,我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B2B交易平臺分類
?
一是有實體產品,實體產品分兩種:原料、非原料。
原料:產品形態在下游會發生變化,比如鋼、塑料、煤到下游產品會發生變化。
非原料產品:比如衣服、家紡、珠寶、藥品,在流通中不發生變化。
原料又分為大宗商品和非大宗商品,大宗商品指的是靠近生產資料,比如煤、木材、飼料、玉米、大豆、鋼、塑料等,體量大,客單價比較高,離C端比較遠。
非大宗商品,指商品零售批發流通領域,離C端比較近,采購量不高,采購頻次會比較高。
????二是沒有實體的產品,提供對B端的服務,比如物流、航運、法務、酒店會務預訂等。
上述只是一個分類方法。每個行業有自己獨特特點,分類并不能概括某幾個行業共同特點。實際上有的行業可能十年前就有了行業內信息平臺,比如鋼鐵、化纖、建材、電子元器件,也有綜合B2B信息平臺,比如阿里、慧聰,但這些都是1.0平臺,但是1.0信息平臺為現在的2.0交易平臺提供了基礎。現在很多2.0交易平臺創始人也是1.0信息平臺時候出來的。
從剛才分類來說,目前首先是大部分大宗商品平臺拿到了投資。比如鋼鐵行業是因為最早開始,找鋼網是B2B平臺的先行者,已經拿到了E輪的融資,估值十億美金左右,塑料化工也是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里比較快的,這兩個行業里的先行者大概都在A輪,B輪,甚至C輪,估值在一億美金附近,其他大宗商品行業都在初期,拿到融資大部分在A輪以前,也有少部分特例上新三板。
大宗商品之外其他的垂直行業,也有異軍突起領袖級的公司,大量其他玩家在第二集團,比如電子元器件行業科通芯城已上市,蔬菜行業美菜已經C輪以后,估值也比較高,汽配領域淘汽檔口、康眾汽配等比較突出,在這些領域里,交易平臺的商業模式得到了驗證,競爭會非常激烈。
總結下來一句話,各個垂直行業交易平臺都在飛速發展也很快拿到了融資,雖然現在二級市場比較冷,投資狀況偏冷,但好的項目還是存在的,而且會更顯眼,這樣對于創業者和投資人都有好處。
二、B2B交易平臺后面有哪些投資邏輯
?
????第一點,互聯網交易平臺能解決產能過剩。各個行業都在出現產能過剩,經濟下行,原有賣方市場坐銷模式一去不復返。電解鋁、石化、煤炭、紡織、鋼鐵等大宗商品行業,價格兩三年來一直下行,去年很多跌到了一半,很多工廠開工不足,很多貿易商消亡。對于產能過剩,互聯網能做什么呢,互聯網能聚合需求,數據分析,合理設置某一個廠的產能。其次交易平臺掌握的買家賣家更多,以往難達成的交易,捕捉不到的商機能有更高概率能對接上,需求和產能可以做更好的匹配。
第二,互聯網交易平臺具備更大的比較優勢,降低企業的機會成本。傳統行業產業鏈非常長,流通環節和中間層級過多,里面經銷商非常多,信息傳遞效率低,信息溢價非常高,行業溝通、流通、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互聯網能帶來信息傳遞的迅速準確,降低上述三個成本。
這里借用經濟學里比較優勢概念:作為連接行業某一環節的上下端交易平臺,會專注于做交易。上下游企業具備的競爭優勢是生產自己的產品,比如紡織企業生產布料具有比較優勢,服裝企業生產衣服有比較優勢,而轉做別的事情機會成本很高。但這些企業需要做采購做銷售,要專人去做,要掌握大量信息,企業自身在做交易并不具有比較優勢,這就誕生了交易市場,交易廠商在流通上來講比上下游的生產廠商更具有比較優勢。
B端客戶來買生產資料的過程主要是為了創造利潤,不像C端客戶一淘寶就是幾個小時,B端客戶需要的是保質保量迅速完成交易,但現實中做不到這一點。在互聯網時代,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每個個體(企業和個人)在自己專業領域比較優勢大大提升,做非自己專業事情的機會成本也大大提升。更具比較優勢的交易平臺一定會在傳統行業改造中脫穎而出,取代原有的線下交易市場,比如汽配城、紡織城,這些線下交易市場原本在交易這件事上也是有比較優勢的,但在互聯網時代,他們的效率不如互聯網平臺。所以企業選擇互聯網交易平臺會更加降低自己成本。
(機會成本:為做一件事放棄的做其他事情的機會)
(比較優勢:在生產產品上,當一個生產者以比另一個生產者具有更低的機會成本時,我們稱這個生產者在這種產品和服務上具有比較優勢)
第三,互聯網交易平臺邊際成本遞減迅速,幫助企業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內部運營效率。這里借用術語----邊際成本。我們認為互聯網創新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用技術手段降低邊際成本。以往傳統企業在工業化改造進程中,類似流水線的發明,也是大幅降低邊際成本,但是互聯網能以一種高維殺入的方式降低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每生產一單位新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有邊際成本遞減的規律。)
首先是B2B交易平臺,提供給企業完整交易的流程的服務是更高效的。因為平臺掌握的信息足夠多,行業知識足夠深,也有專門針對交易開發的系統,定制的流程,和生產企業比,具備了相當的比較優勢,這一點在前面已經有論述。提供代采購服務時,單位時間個人完成的工作肯定比特定企業的要多,加上采購服務越深入,就能規模化的復制,服務100個客戶到服務10000個客戶,事情增加了100倍,成本可能只增加10倍。互聯網交易平臺自身服務客戶的邊際成本遞減會非常迅猛。
很明顯的一點是企業自身的人力成本,近年來企業人力成本逐年上升。一個生產型企業,采購和交易是重中之重,人員需要經驗,在這方面人力資本很難省。增加營業額的時候可能就需要增加很多人員。但交易平臺幫企業提供交易流程服務,有的提供內部管理工具、SaaS服務,分別從內部和外部提高了企業效率,節省企業的人力成本。
其次是企業服務帶來企業內部效率的提升。這也是這一兩年來SaaS服務崛起的邏輯,企業內部原本人力運作的業務流程交給系統,可以幫助企業的邊際成本。SaaS服務提升企業內部效率之外,我們看好它未來有機會轉為B2B交易平臺。另一方面,直接交易服務的B2B平臺,也可能在未來提供管理交易和其他業務流程的SaaS工具給平臺上的客戶,為客戶提供內部更便捷的交易流,增強客戶粘性。
????第四,移動互聯網興起催化傳統行業供應鏈改造。傳統行業以前用PC,很多場景下都不具備交易平臺服務普及的條件。而今天,布料服裝檔口、餐飲老板、養豬場老板都在用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普及降低了企業信息化門檻,是傳統行業供應鏈升級改造的推動力。
三、B2B交易平臺和B2C交易平臺、SaaS對比
?
B2B和B2C平臺相比,首先都有規模效應,邊際成本都有遞減,但B端自己做采購是有機會成本的,而c端客戶大部分沒有這個顧慮。C端客戶會因為送貨上門而覺得非常方便,會愿意用電商服務,但B端之前就提供物流服務,所以這不會成為他們是否選擇平臺采購的重要砝碼。
B2B平臺跟SaaS的邏輯區別:
我定義SaaS是間接服務,提供軟件協助公司提高效率,但工作還是必須公司內人員在做,那就沒有機會成本的概念。而這里提升效果可能不一定直觀,中小客戶因為協作要求,業務流程沒有很復雜,痛點可能不足,付費意愿沒有那么強烈,對SaaS來說重要的是大中客戶,因為公司內部協作成本更加高,需要使用SaaS軟件來幫助運營的意愿會更強烈,并且他們有能力付出這部分費用。
而B2B交易平臺直接提供生產資料,企業沒有上游提供的原料是沒辦法進行生產的,平臺做交易提供的是直接的服務。B2B交易平臺更有利于中小客戶,相對于大客戶而言他們沒有議價的權利,自己采購成本相對高,痛點更大。
四、零一創投投過的B2B交易平臺,明年B2B發展趨勢
?
我們投的交易平臺,模式特點比較鮮明。我們并不是更看好撮合還是自營哪種模式。針對不同行業特點還是要有度身定制的模式。
食材B2B平臺----比菜價
比菜價特點是比較輕。創始人不是沒想過做重,最開始他們也做自營分揀配送,但做了一段時間,覺得這個方式難以為繼。現在來看,傳統行業不一定效率低下,我們每天都還能吃到新鮮蔬菜和水果,互聯網創業如果照著原有流通渠道復制一遍,做的事情沒太大差別,而只是縮短鏈條,能提升的效率有限。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重的模式下,增加100萬、1000萬營業額,降低的邊際成本可能很有限,那可能你的模式還不夠犀利,進化還不夠徹底。
布料B2B平臺----搜芽
找布料對于采購商很費勁,一個紡織城,有幾千個布料檔口,每個檔口有成千上萬的布料樣品。有人說懂行的會知道去哪買,但服裝面料每季都會更新換代,總會有找不到,懂的人也可能轉兩天才能找到,找布對買家來說機會成本很高。搜芽平臺是自助研發的布料圖像檢索技術,能做到85%的檢索成功匹配,然后平臺還配備了專業的交易服務人員,可能一天內就能幫買賣雙方完成采購流程。相比人工打電話,或是去線下檔口找,提高的效率不是一點點。
化纖B2B平臺----君方科技
君方科技旗下的化纖邦,是專門針對化纖交易的平臺。君方科技的創始人特點是行業經驗非常深厚,公司在做非常深入的做交易服務,行業里上下游企業都很認可他們,很放心把交易流程交給他們來運作。化纖行業的特點是價格波動劇烈,因為和石油期貨價格密切相關,造成客戶在采購時候更需要專業的交易咨詢服務。而創始人對行業的了解和與客戶建立信任的能力我們也非常認可。
汽配B2B平臺----易配通
易配通團隊特點是接地氣,熟悉行業,能跟線下千百個汽修店老板迅速從無到有的建立聯系,幫助他們形成采購習慣,形成粘性。這樣在未來拓展的時候有自己的渠道,能做到快速復制,快速鋪開,事半功倍。
明年B2B的發展趨勢
?
我認為目前B2B風口還沒過去,但天使期項目差不多已經都出來了。現有的平臺會相互競爭,模式會更加成型,選擇自營還是撮合,平臺能否盈利如何盈利,都會越來越清晰。另外,比較合適的SaaS工具可能會逐漸走向B2B交易平臺,獲取更大市場,產生更大效益,比如醫療、物流、地產、養殖。有的行業冒出來的公司可能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整個行業比較大,也比較長,我認為還是有機會,比如農業領域。
零一投的B2B交易平臺里面,我認為有更高技術壁壘的公司會更快,技術手段帶來邊際成本遞減效應更迅速,這樣的公司一定會發展的更快,因為你增加客戶的同時需要增加的人力、物資各類成本增加相對會少很多。
五、零一創投投資會考察哪些點
?
1、足夠大的市場,最好萬億以上。比如我們已投的,化纖上萬億,食材9000多億,布料2到3萬億;汽配7000多億,明年可能會到9000億。
2、行業內難以形成穩定的采購關系。很多機構都總結過類似特征,比如上下游廠商眾多又分散、SKU量比較大,產品價格波動大,產品相對標準化,特征是行業內穩定的上下級采購關系是沒有的。
3、上下游層級比較多,利用信息差賺取利潤的經銷商多,他們賺的利潤越多,作為交易平臺產生的效益就越大。
4、創始人懂行業比懂互聯網更重要。他需要明白客戶的痛點、問題,客戶最關心的是什么,用符合商業邏輯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簡單的把線下的業務流程、交易流水搬到線上來。
六、給創業者的建議
?
1、定位清楚。為什么創業,是不是適合創業,有什么優勢。
2、找準方向,自己為什么適合做這一行,是否摸到了行業痛點,是否解決客戶核心問題,客戶對這件事的需求有多強,有沒有付費意愿。
3、創業初期必須關心自己的的數據,產品,業務流程,服務流程,團隊士氣等。公司大了需要放權,有得力干將可以信賴他們,但是核心東西自己一定要掌握。不能你運營數據的時候,你說COO知道或者其他人知道,CEO一定要清楚自己公司做什么,做得怎樣的,尤其創業初期CEO可能身兼數職,又做產品又做運營,心里一定要有數。
Q&A
醫藥領域的B2B,有什么建議?
這個比較像我之前說的零售批發環節,你的產品從上到下沒有發生形變,中間沒有生產,只有銷售,其實是缺乏壁壘的。但這個行業特點是利潤比較高,經銷商日子比較好過。建議談不上,但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方向,因為客單價很高,產品非常標準,物流成本相對很低,互聯網平臺可以產生很高的聚合效應,以往的經銷商體系相對互聯網平臺很容易被打垮。
您覺得定制服裝這塊的B2B2C怎么樣?
我認為是很好的方向,我們也在研究企業服務未來還有哪些發展的方向。剛才我提到的大幅降低邊際成本的項目,定制服裝就可能是,以往效率比較低,靠人工量體裁衣、縫制,如果通過技術,把定制變成可以規模化可以工業化,大幅降低邊際成本后可以服務大量的有定制需求的客戶。所以我們是比較看好這一塊。但是定制服裝不是單純2B項目,可以叫做C2B,它有兩端,一端是獲客,獲取C,讓C端能接觸到你的平臺,熟悉你的平臺,選擇你的服務,其次服務C端的時候,或者是上門,或者是讓他們到店里來提需求,量尺寸,然后把數據傳回另一端供應鏈的工廠,然后讓他們排產。那么生產的工廠有很多工序,這些工序哪些能用技術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做到規模化定制,這是值得去研究的,這塊我認為是技術驅動。
SaaS?CRM工具切入市場聚攏客戶,再拓展到B2B交易或者撮合平臺的可行性是否存在?為什么之前這么多SaaS?CRM或者ERP企業無法打通雙方,幾乎沒有平臺化?
我認為是存在的,我們有一個觀點,SaaS?2.0的時代,用合適的SaaS工具服務產業鏈中某一層級的客戶,這個SaaS工具首先幫他管理生產、運營,管理交易,管理采購和銷售,那么可以組合上下游形成交易平臺,我們認為這件事可能性很大。CRM、ERP首先一開始的目的不是想做成平臺,其次它們是通用的企業SaaS,針對的是公司某一個職能;做的不是某個垂直行業某類客戶的SaaS工具,沒有針對行業特點做定制,所以可能做平臺會比較難。因為每個行業內是不一樣的,行業內每個角色的職能也都不同,可能專門的行業SaaS才更容易轉變為交易平臺。
為什么Salesforce沒有做到平臺化,只做了一端?
跟前一個問題一樣,Salesforce是企業SaaS不是行業SaaS,比如紛享銷客、銷售易做的是針對企業銷售管理的SaaS,就是CRM,做HR的就是HR的SaaS,財務的就是財務的SaaS,這是一個橫向的分類。所謂行業SaaS,是個縱向的分類,舉例來說,你可以給汽配店老板做個SaaS工具,養豬廠老板做一個SaaS工具,這樣的SaaS工具首先管理業務流程,簡單實用,然后囊括了采購和銷售功能之后,幫助對接上下游,會比較容易做成交易平臺。
SaaS正在行業化,但細分到行業,使用量太低,支持不起SaaS的用戶量吧?
B2B的用戶量本來就不會很高,不可能跟2C的淘寶、京東這樣的平臺比,但是交易額會比較高,這應該是做B2B平臺的邏輯。你做一個SaaS可能1000個客戶,但在SaaS平臺跑的交易和數據可能是非常大的量。你做到交易之后,就不是一個收費SaaS工具的想象空間了。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