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牽手TCL 任性有錢還是生態所需?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5-12-14 07:48人閱讀
在吳曉波老師的《激蕩三十年》當中,TCL掌門人李東生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事實上,在傳統電器行業李東生可以算得上中流砥柱。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曾經的海爾、TCL、康佳等傳統電器品牌,逐漸消失在了我們的視線當中。取而代之的是華為、小米等眾多所謂的互聯網科技企業。事實上,在互聯網時代,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的電器巨頭正在悄無聲息的改變。不管是格力還是美的,都先后跟互聯網企業建立了聯系。如今,TCL也被時代浪潮席卷其中。
盡管TCL掌門人李東生曾經表示自己看不懂樂視,但是這并不妨礙樂視網通過樂視致新在香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投資18.71億人民幣認購TCL新媒體。在背刺投資之后,樂視將持有TCL新媒體20%左右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而這項合作,對于兩家企業來說無疑都存在著利益動機。一方面,傳統電器巨頭TCL可以憑借樂視逐漸進行企業轉型,利用樂視的互聯網資源進行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對于瘋狂發展的樂視而言,越來越多的盟友總不是壞事,而TCL多年來積累下的用戶群打上樂視生態的標簽,賈躍亭做夢也能笑醒。
除此之外必須要提一下的還有小米。對于小米來說,樂視可以說是全行業最招人討厭的對手。這樣說是有深刻根據的,盡管魅族跟小米撕逼不斷,但魅族說到底就是一家手機企業;盡管華為跟小米競爭激烈,但是華為作為傳統巨頭,整個企業戰略跟小米也是不一樣得。唯有樂視,從戰略到想法,簡直就跟小米一模一樣。小米有粉絲,樂視也有,而且樂視還有明星;小米創建生態,發布多款智能硬件,從電視到手機,樂視也在創建生態,發布的產品從自行車到電視。后來小米跟傳統家電巨頭美的合作了,看上去還不錯,轉眼樂視又跟TCL合作了。難怪小米會跟樂視撕逼,不是因為開放生態和閉環生態之爭,完全是因為利益之爭。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場大戲?他們目前還沒有演完的趨勢。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
標簽:
T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