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官方開口 希望“能為中國提供服務”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5-11-03 00:32人閱讀
11月2日,由TechCrunch和動點科技共同主辦的年度會議TechCrunch Disrupt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會議為時兩天,在2日上午的日程中,來自Alphabet執行主席施密特(Eric Schmidt)、華興資本創始人兼CEO包凡、Twitter大中華區商務總監Alan Lan等人就中國的互聯網創新話題進行對話。而Alphabet執行主席施密特(Eric Schmidt)的到來頗受關注。
作為大會第一位出場的嘉賓,Eric Schmidt在與TechCrunch視頻欄目執行制片人Sarah Lane的對話中表示對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非常震驚和震撼,并希望Google能夠給中國提供服務,也會繼續跟政府保持溝通。
Eric Schmidt對一些中國式創新表示贊許。他認為中國發明了一些可以推廣到中國之外的東西,例如大疆的無人機就非常的成功。而對微信的整合服務,他分析這種產品不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被發明,主要在于中國銀行業和流通業的成熟度。“在美國可能沒有那么有用,但是在中國特別有意義?!?


以下為論壇對話摘要:
Sarah Lane:您差不多每一年都要來中國吧? Eric Schmidt:20年前我第一次來中國,這么多年我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的震驚和震撼。 Sarah Lane:您覺得在過去20年中,中國技術的轉型和革新,最讓你感到震撼的是什么? Eric Schmidt:20年前我們跟清華大學有一個合作,那時中國的互聯網剛剛起步,中國也在往城市化、移動性方向發展,移動互聯網也剛剛起步??梢钥闯鰜碇袊且苿踊ヂ摼W最大的用戶群,一提到用戶群就是10億的客戶量。因為在整個中國每個角落都會有移動互聯網的用戶。一開始有一些審批或者執照方面的問題,現在LTE已經是無所不在了。 Sarah Lane:可不可以問一下Google目前在中國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比如說在搜索上面有什么進步嗎?因為過去6年畢竟你們在中國沒有什么業務開展。 Eric Schmidt:是的,Google當時離開了中國,但是我們還留了500個雇員。在大中華區、香港、臺灣都有我們的辦事處,我們還有服務器在香港。實際上我們是希望能夠給中國提供服務的,我們也會繼續跟中國政府保持這樣的溝通。這是我來這里的目的之一。 這個會議很好地證實了中國的創新精神,他們是世界上最有熱情的一群人。我們看到了創業創新的多元性,硅谷當然也有,以色列、波士頓,然后就是北京、上海。我和許多其他人一樣,都認為這里創新的精神確實非常的了不起。一開始我們知道北京只有一環,那時以騎自行車為主,現在有了這么多環,大家都開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中國政府也在大量的投入,包括科技、生命科學等等,這對整個國家來說都是很好的。 Sarah Lane:您覺得未來5-10年會發生什么變化? Eric Schmidt:2007年、2008年,iPhone上市之前,我們當時說的最多的手機還是PDA、黑莓等等,但iPhone推出以后,大概20億的人開始使用智能手機,iOS二代出來以后界面出現了一些變化,又出現了新一波初創企業的浪潮。 在中國,大眾可能還不記得他們什么開始用微信的,可能也不記得什么時候開始用微博,這些基于網絡的界面出現以后,便開始快速普及,并且迅速的改變大眾的生活。 我們知道中國有滴滴、Uber,還有亞馬遜等快遞服務,都是推出了一些新的服務,這些服務變化非常的快。現在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服務,都是10年前大家想象不到的。 Sarah Lane:您如何看待微信除社交之外的功能? Eric Schmidt:中國發明了一些可以推廣到中國之外的東西,例如大疆的無人機就非常的成功。而對微信的整合服務,他分析這種產品不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被發明,主要在于中國銀行業和流通業的成熟度。在美國可能沒有那么有用,但是在中國特別有意義。所以它是不是會被推廣到中國以外的其他地方去,我覺得某種形式上是會的。 Sarah Lane:我知道您是一個無人機愛好者。您對于基于無人機的送貨快遞服務怎么看。不久以后,如果沒有管制方面的問題,是不是很快就會用大量的無人機來送快遞? Eric Schmidt:關鍵是城市里唯一不擁堵的地方就是你頭頂上的這片天空,亞洲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轉移,而城市的基礎設施又跟不上,美國、歐洲也有這樣的抱怨,在許多的大城市都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很清楚的看到這是未來的一個方向,自動的快遞物流的服務來替代人力的服務,比如說無人機。 從行業整體來看,其實最大的進步都來自于機器學習,計算機的視覺體系可能比人類的視覺還要好,這樣的事情都會被電腦所取代。比如說汽車,很多時候你要靠你的視覺,你要看路,要避免碰撞,這些其實都是可以自動化的,Google在這方面有這樣的項目,最終無人機也會完全的自動化,可以做到這樣的事情。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我們有生之年是可以看到這種非常強大的直升機的體系來運送貨物、人,我覺得這是有可能實現的。無人駕駛汽車目前技術上是可行的,當然還有很多的問題。我也坐過無人駕駛的汽車,駕駛起來非常的安全,體驗非常好,而且不會超速。我不知道你們的體驗,至少我自己在高速公路上開,注意一下我的速度,我發現經常會超速,有沒有一個按紐告訴你稍微比限速的速度快一點,這些都可以告訴你,這是之后我們會看到的動向。 Sarah Lane:機器人到底能夠發展到什么地步? Eric Schmidt:今天我們用Google翻譯,用機器學習的時候,用的不是字典,而是深度學習,數學的算法。理解它的語義、結構,分解開來,組合起來,再把它翻譯成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我們也做過演示,是可以實時做到的,你跟你的電話對話,電話可以幫你實時技術翻譯,這個接下來5-10年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大家都會忘記我們的語言障礙。問題在于從這種相對比較直接的翻譯到真正的理解能有多遠,我認為計算機在識別模式方面是很強的,如果說這種人類的行為是可預算的、常規的,不是打啞謎、諷刺,這種東西它比較容易理解,比較容易解構。比如說某個規律讓它去關注,提出一個警告等等,但是越往下,越復雜就可能稍微難一些。目前我們的計算機可以寫比較好的論文,我們現在研究的是再往前走,有人認為15-20年計算機可以達到真正了人類認知的水平,我覺得現在說為時過早,會有一些其他的障礙出現。 我們的任務是幫助人類變得更聰明,因為它存了大量的信息數據,比如說Facebook、Twitter,還有微信,可以讓人變得更聰明,所以我們希望計算機能夠變的更好。從可以查詢到它能夠給你提建議,它會提醒你2年前你說過這句話或者說錯了,以后不要再說了,這些都是很有用的功能。如果有這樣的能夠空氣的功能,大家都會愿意用,這是好事。 Sarah Lane:完全依賴技術會不會讓我們變懶了,有些事情就不會去做了。 Eric Schmidt:我是在弗吉尼亞州長大的,13歲的時候有一個作業,要記住弗吉尼亞州每一個郡的首府的名字,我記住了?,F在我們會問為什么這么做呢?我只要上Google地圖就可以了,這不是浪費時間嗎?因為計算機可以做的比我們更好,它記錄這些地名會做的比我們更好。實際上這對我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壓力。比如說中國傳統的教育非常好,中國未來成功的秘訣就是讓更多的人獲得教育。一百多年前美國曾經有一個革命性的運動,要提供免費的高中教育,那一代所有的美國人都從免費的高中教育中受益。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可以讓大量的人口得到比較好的教育,我們現在只不過把要求提的更高,不是死記硬背就夠了。我們希望你能夠更好的競爭,提供價值,你要提供更好的服務,你要思考,你要得到良好的教育。計算機化其實是迫使我們獲得更好的教育,這其實并不是什么新的事情。二三十年前制造業出現了機器人,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現在跟機器人能夠共事的人,他們薪水要比被機器人替代的人的薪水高得多。 Sarah Lane:請您預測一下10年以后、20年以后教育產業會是什么樣子,會跟今天一樣還是差別很大? Eric Schmidt:我覺得全世界的這些大學,目前的大學肯定會變得更有價值,因為你可以讓大家聚集在一起去學習。全球化的環境應該說更加的有價值,不同的是自動化的遠程的學習,以不同的形式去學習,而不是在一個孤立的環境下去學習。過去20年,我們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人類最大的成就,最廣泛的成就就是讓20億人從赤貧的環境下提升到了中產階級,這就是全球化的成就。全球化也帶來了更加安全的發展環境,由于移動技術的發展,要讓我來預測,我覺得未來5-10年還有三四十億的人通過移動技術使得人人相連。80億當中會有70億的人做到人人相連,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娛樂技術或者其他生活便利方面的享受,這樣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們是在跨越式的發展,中國這樣的發展機會比美國還要多。 Sarah Lane:您覺得像Google這樣的大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輕量化發展嗎? Eric Schmidt:我覺得每一個大體量的經濟體或者公司都要考慮到多元化的發展,其實Google在這方面也不是唯一的一個。我們有很多母公司和子公司,很有意思的組織形式,我們有一些獨立的公司有CEO在運轉,還有一些小的控股公司由他們自己來運轉,我覺得從財務的角度來說更好一些,真正的好處或優勢在于你有一個非常好的領導,他們具有最好的專長,他們知道如何快速的響應這個市場。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搞一些小一點的衛星型的公司的原因,在Google的大的框架下更好的發展,不管是在交通,還是智能科技等等領域。 Sarah Lane:上個星期《華爾街日報》上提到安卓和JAVA和Chrome變成一個公司合體,您對此有什么評價? Eric Schmidt:比如說我們把一個App解壓縮以后再把它打包就進入安卓的系統當中,從一個平臺到另外一個平臺進行轉移的話現在變得非常的方便了。這三大平臺本身就做的非常成功,并不是一個停下來重新改一個新的,或者取締一個舊的來創造一個新的,而是可以應用這樣的平臺使得應用更廣。 安卓有14億的用戶,如果大家對安全比較看重的話你就用Chrome。瀏覽器的發展速度也是非常驚人的,互聯網的使用者對于安全的要求Chrome的瀏覽器也是非常棒的,安卓的量也非常大,市場也非常大,所以我不能比出一個優劣。 Sarah Lane:iPhone在中國特別成功。 Eric Schmidt:iPhone是蘋果最成功的產品,我很難說哪一個是未來的發展動向,華為、小米作為蘋果的競爭者,其他的公司都在后來居上,盡量的趕上。每一個公司都有差異化的優勢,使得競爭的價格能夠下來。華為在市場占有率方面比iPhone還要高。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
標簽: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