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盟科技《車聯網安全研究報告》發布
車聯網安全“必修課”
《車聯網安全研究報告》發布
2000 萬輛新車背后的“隱形炸彈”
隨著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技術的加速落地,汽車早已不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而是一臺高速奔跑的超級計算機。攻擊面也從車端擴散到路端和云端,黑客手段愈發隱蔽,防護難度急劇增加。尤其是在中國,每年2000萬以上的汽車銷量,讓車聯網安全成為影響產業未來的關鍵挑戰。
綠盟科技基于多年車聯網攻防經驗,發布《車聯網安全研究報告》。報告系統梳理了近年來典型車聯網安全事件,深入解析汽車電子架構與攻擊技術手法,并提出覆蓋車端、路端與云端的防護體系。
01如何守住這條“生命線”?
這不僅是一份研究報告,更是未來車聯網安全體系的“作戰地圖”。
對整車廠:幫助識別關鍵風險環節,優化安全設計。
對供應鏈:明確接口風險與數據安全責任。
對行業管理者:建立車聯網安全體系,把控關鍵風險與技術。
02案例速讀:8 個真實事件,每條都能上“熱搜”
1、無鑰匙進入失守
某國際品牌汽車鑰匙存在設計缺陷,再曝漏洞
2、數據遭遇勒索
某車企核心數據被黑客竊取并勒索,數據泄露風險加劇
3、出行平臺被操縱
黑客遠程操控網約車系統,導致大規模交通堵塞
4、豪華車型集體中招
多家頭部品牌 API 接口暴露,車輛控制權限被利用
5、智能車系統被破解
OTA 升級成為黑客攻擊的新入口,灰色市場浮現
6、供應鏈連鎖反應
某零部件供應商遭攻擊,導致整車廠停工一天
7、操作系統曝漏洞
影響或波及全球近 2 億輛汽車
8、定位設備風險
車輛定位器存在嚴重漏洞,波及全球百萬輛汽車
03車聯網安全的“三大關鍵洞察”
1、云端成主戰場,車聯網數據安全防護體系急需建立
車路云間的互聯互通使得越來越多的車聯網業務被遷移到互聯網上,在降本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了更多攻擊面,云端逐步成為黑客的重點攻擊對象,云端安全正面臨嚴峻挑戰。數據作為助力汽車智能化的“新石油”,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至關重要。在近些年數據泄露事件愈演愈烈的形勢下,提升車聯網數據安全防護能力任重而道遠。
2、人才斷層,行業急需應用型安全力量
對汽車電子電氣架構了解不夠深入,汽車安全研究環境不夠完整,是多數安全廠商、高校在車聯網安全研究初期面臨的困境,近期車聯網安全比賽的決賽排名,證明了擅長CTF的高校卻在汽車安全實戰中乏力。使用汽車全車電器,保證不會遺漏汽車網絡傳輸的數據,同時,配合仿真環境進行虛實結合,組建測試臺來研究汽車關鍵組件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3、車聯網面臨多源攻擊,泄露的數據成為攻擊者的新武器
車聯網面臨來自云端、路端、近場、車端、信息通信、智能駕駛算法模型等多方面的攻擊,在進行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過程中,須從多視角、多維度考慮。車路協同場景下的設備存在高危漏洞,針對車路協同場景的防護體系應及時規劃并落實。JT/T808這種監管性質的協議在使用過程中依然存在無認證、無加密的基礎安全問題,相關企業和單位應重視問題并盡快修復漏洞。TSP業務系統中的數據重要性高,可能會變成犯罪分子的新武器。車聯網數據泄露后,犯罪分子使用數據描繪車主軌跡,有助于其實施犯罪。
關于綠盟科技創新研究院
綠盟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為“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博士后工作站分站”的重要培養單位之一,與清華大學進行博士后聯合培養,科研成果已涵蓋各類國家課題項目、國家專利、國家標準、高水平學術論文、出版專業書籍等。我們持續探索信息安全領域的前沿學術方向,從實踐出發,結合公司資源和先進技術,實現概念級的原型系統,進而交付產品線孵化產品并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
車聯網安全團隊,立足創新理念,將汽車電子電氣架構虛擬化,研發出虛擬汽車系統,并基于虛擬汽車構建了信息安全攻防實訓、科研教學的能力,為科研院所提供純虛擬化形式的虛擬汽車攻防教學和比賽系統,虛實結合的汽車實訓演練系統,可支撐超過百支隊伍的大型國家賽事,大規模的教學、實驗能力,和高校科研課題。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