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軍如何救魏牌
魏建軍的做事風格確實和其他人不一樣。
廣州車展3000平方米的展位上,僅帶來了魏牌藍山一款產品,以如此囂張的樣子出現在寶馬展臺的隔壁,這樣的操作也難免被質疑是不是一種對展臺資源的嚴重浪費,要知道展臺的成本是不低的。
在如今流量貴如油的大環境下,這種做“減法”的參展方式未必不是一個奇招,只是這樣的“任性”對于長城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
回首2013年的廣州車展,整個長城展臺只有哈弗H8一款車型,此舉使哈弗H8贏得整個車展極大矚目,風頭蓋過眾合資車型。
要知道當時的車市背景,中國品牌都是低端車型,而哈弗要造高端車的消息不脛而走。后續因變速箱的問題推遲兩次上市,魏建軍立下了“不達到高端品位決不上市”的壯語。
正因為哈弗H8,讓大家知道了魏建軍對汽車品質的嚴苛,之后哈弗H2與哈弗H9的相繼上市和熱銷,使哈弗品牌在與合資車型正面交鋒中取得初步成功,這都是哈弗H8奠定的基礎。
10年前的廣州車展,長城汽車憑借哈弗H8第一次沖擊高端,開創了中國品牌之先河。
10年后的廣州車展,長城汽車憑借魏牌藍山,決心從高端向AI智能化轉型。
魏建軍為什么要這么做?
作為一家賭上了長城汽車創始人魏建軍姓氏的品牌,更是中國第一個豪華SUV品牌,此役,魏建軍要靠藍山,救魏牌。
智能化上的“斷舍離”
從智能座艙,到高速NOA,再到城市無圖智駕,可以清晰地看到汽車變革的路徑。
長城新能源轉型晚于老對手比亞迪,智能化進程不如新勢力,長城苦等一款爆款車型。
為何是苦等,因為長城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困住了自己。
從與毫末智行的合作,到與華為的意向合作,再到對高通和英偉達芯片的依賴,長城汽車似乎一直在探索和搖擺。
毫末智行自2019年成立以來,便與長城汽車緊密相連。作為長城汽車智能駕駛前瞻部的“脫胎換骨”,長城汽車不僅是毫末智行的實控人魏建軍的重要持股對象,更是其乘用車智能駕駛產品的唯一客戶。
截至2024年3月,魏牌旗下的拿鐵、摩卡、瑪奇朵等車型,長城汽車旗下的哈弗、坦克、歐拉、長城皮卡等多個品牌的部分20余款車型,均搭載了毫末智行的智能駕駛系統。
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發展中,數據的支持和積累至關重要。但遺憾的是,長城汽車在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占比上并不理想。數據顯示,長城汽車2023全年銷量123萬輛,其中新能源銷量26.2萬輛,僅占比21.28%。
轉型失利導致毫末智行的智駕數據難以起量。同時,由于與長城汽車的深度綁定,許多車企對毫末智行產生了戒備心理,使其在獲取外部數據資源方面面臨困難。
長城汽車是毫末智行的唯一,但毫末智行在長城汽車眼里并非無可替代。隨著時間推移,長城汽車開始尋求與華為的合作,同時,在芯片的采用上,從原先采用的10.5TOPS算力芯片,轉向高通360TOPS算力芯片,進而又采納了英偉達的Drive Orin芯片。這一系列快速的技術更迭,折射出長城汽車在智能化上所面臨的迷茫與不確定性。
自特斯拉FSD V12證明了端到端具有可行性后,國內頭部智駕公司、車企幾乎同時宣布向端到端技術架構演進。2023年初,元戎啟行開始投入研發端到端模型。
知情人士告訴虎嗅,“長城汽車與元戎啟行的合作從測試到落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雙方開始接觸是在2023年的上海車展,10月元戎開始到保定進行測試,并且是用拖車拖到保定鄉下的村里,為保證真實無圖的情況下。長城汽車看到元戎有量產落地能力后迅速確定了合作事宜,并一早就確定了落地于藍山這款車型。”
很明顯,長城汽車希望通過端到端技術落地,深化魏牌的“智能”標簽,以魏牌藍山為載體,打造爆款產品,引領長城汽車進入智駕頭部梯隊。
知情人士透露,魏建軍對與元戎的合作非常重視,合作會議均由魏建軍主導,之后也親自進行了兩次智駕直播。而今年4月在保定的直播以及6月在重慶的直播,其實就是全國開城的一種預演。
今年11月,元戎啟行宣布完成1億美元C1輪戰略融資,由長城汽車獨家投資。
魏建軍對新能源車型的數量和銷量目標都非常激進,他期望長城在2025年前推出50余款新能源車型、實現年銷量400萬輛、新能源貢獻80%,總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
爆款車型的打磨
“智能化第一梯隊,我覺得應該把‘梯隊’兩個字去掉。”
軍人家庭出身的魏建軍此前一直以“鐵血”形象示人,在其影響下,長城汽車也長期與“踏實肯干”的標簽綁定。而在藍山上市發布會上的言論,也是魏建軍為數不多地如同造車新勢力般用“第一”標榜自己。
在智能化闊刀大斧的“變革”下,8月份推出的全新藍山智駕版被賦予了超強的智能化能力。數據顯示,8月份當月藍山銷量達2358輛,9、10月兩個月銷量已經穩定在6000輛。11月第一周交付1424輛,成為30萬級新能源大六座SUV周銷量第一。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個榜單上都沒有傳統大廠的身影了。
本次廣州車展上,魏牌藍山智駕版實現全場景NOA全國開城,覆蓋全國300+市、2000+縣、30000+鄉鎮,真無圖,落地水平相當高。長城還發布了Coffee OS 3.1系統,全面適配NOA智駕,還進一步優化了人車交互能力,筆者在車展上實車體驗車機后感覺,從反應速度、UI布局、交互邏輯方面,都有明顯的提升。
以長城展現出的智能化投入決心和進化力,可以期待下NOA與Coffee OS 3.1鋪開在全系產品后的表現。
在車的維度上,全新藍山搭載的長城Hi4性能版動力總成,屬于雙電機多擋串并聯四驅混動架構,能夠實現四檔直驅,增加了發動機高效區的利用率。相比于新勢力常用的增程技術,Hi4性能版的體驗更均衡,技術上限也更高。221km和263km的純電續航里程,對于城區代步也可以當純電車來使用。
藍山智駕版作為精心打磨的爆品,對于魏牌,對于長城汽車,也有著更深的意義。
全場景NOA全國開城,成為了全國首家實現該功能的傳統車企。他是長城汽車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轉折點,再度讓外界了解到,魏牌以全新藍山作為智能化技術傳播的第一站,將魏牌貼上「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的標簽。
重塑品牌力更關鍵
智能化有了跨越式的增強,爆款車型也實現了較好的銷量,“青一色”的魏牌藍山營銷出了街,從一定維度上講,魏牌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全新藍山銷量爆發帶來的回升,并不意味著魏牌已經走出困境,依靠單一車型推動品牌增長極有可能出現曇花一現的局面,并不是健康的增長模式。
據2024 Q3業績交流會紀要顯示,長城汽車正準備為魏牌擴充新的產品矩陣,“魏牌將會繼續聚焦25萬元市場,未來計劃推出4款全新產品,包括兩款PHEV轎車,搭載藍山同套智能化技術。”
智駕技術迭代迅速,智能化的保鮮期也相對較短。如何重塑品牌力,是魏牌接下來亟需面臨的問題,也是評判長城汽車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
在創立初期,魏牌的定位是“中國豪華”,后來為了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又向著“科技豪華”方向轉型。很多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產生了混亂,魏牌究竟主打什么?面向的消費群體是誰?不難看出,“中國豪華”面向的是中年消費者,而“科技豪華”則面向的是年輕群體,兩頭討好,最終是兩頭都得罪。
如今,魏牌的定位非常明確,即「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魏牌藍山智駕版已取得成效。
今年以來,魏建軍或許是得到了雷軍的啟發,從幕后到前臺頻頻出鏡,時隔六年站臺魏牌發布會、通過直播等方式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同時,魏建軍還通過參與各種公開活動,如央視訪談等,傳播魏牌的品牌理念和產品優勢。相信老魏在央視訪談最后提出的“中國足球”問題,給不少網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看命名,這不僅是魏牌的問題,更是長城的問題。市場驗證,魏牌早期的VV5、VV7讓消費者一目了然,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目前魏牌的產品矩陣中有三款在售車型,分別為藍山、高山以及摩卡PHEV,車型的命名以“咖啡”序列,算是形成了統一的風格。
除了以上的問題,魏牌還有頻繁換帥的情況,在魏牌成立的這幾年時間里,該品牌已經更換了七任CEO,時間最短的4個月,最長的也沒有超過2年,這樣高頻率的換帥,魏牌的高層政策很難徹底落地執行。需要注意的是,上一任CEO陳思英就是因初期的藍山銷量不佳而下課。藍山智駕版在現任CEO劉艷釗的帶領下,已取得較好的效果。
而對于魏牌的品牌力,消費者也有著發言權。打開社交APP的留言區可以隨手看到“魏建軍可能怎么也想不明白”的話題,現在的魏牌為何賣不過早期的魏牌,消費者認為最直接的原因是造型設計,當年的VV5、VV7可謂巔峰之作,長城的設計團隊還需加把勁。
寫在最后
喬布斯曾說:“蘋果的使命并不是滿足用戶需求,而是讓用戶知道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換言之,真正具備引領性的企業,都是在創造需求。只有創造需求,才可以制造增量、擴大市場。
對比前作,全新藍山在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駕駛方面確實取得到了跨越式的升級,有了與同級別產品掰一掰手腕的底氣,消費者在藍山的身上感受到了和理想的不同之處。但畢竟30萬的價位并不算低,且同級別還有眾多新勢力的實力派產品。
圍山救魏,初戰告捷。
品牌乏力,尚需努力。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