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大模型到底是個啥 小米官方詳解
快科技11月16日消息,小米HAD(Xiaomi Hyper Autonomous Driving)將全面接入端到端大模型,智駕體驗重大升級,預計12月底開啟先鋒版推送。
Xiaomi HAD 將在 小米SU7 Pro 、小米SU7 Max和小米SU7 Ultra 上搭載。
那么什么是端到端大模型?小米的端到端大模型與主流的端到端大模型有什么區別?小米汽車官方進行了詳解。
簡單來說,端到端大模型就像是人的大腦,你的眼睛看到了紅燈,大腦就立即告訴你要停車。端到端大模型就是智能駕駛的“機械大腦”。
在端到端技術到來之前,傳統的智駕大體上都是一個個有規則的子模塊連接而成,相當于一個個工作車間,對傳感器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判斷加工,最后輸出行駛指令。
模塊化架構的優點是分工明確,如果發現問題,可以分模塊檢查解決。但是缺點也很明顯:上限很低,在執行復雜的駕駛任務的時候,會有明顯的機械感,某些時候還需要人工接管。
而端到端就是一端傳感器輸入信息,另一端直接輸出行駛指令。將感知、預測、規劃這些原本分開的流程,整合為統一的大模型,并進行全部計算。去掉了信息在流水線上傳遞這一過程,誤差和延遲都大大減少。
只需要一個模型(one model),就能把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收集到的感知信息,轉換為方向盤的轉動方向和角度、加速踏板的踩踏深度等具體的操作指令。通過大量的數據訓練,不需要寫規則,也不需要處理極端場景,可以做到擬人駕駛,這種技術大幅提升了智駕系統的上限。
小米表示,目前主流的端到端大模型是生成式大模型,直接生成一條執行軌跡,如果訓練不到位,就會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幻覺”,這也是我們說的下限很低。
而小米的智駕對端到端的運行方式有著獨到的思考,從模仿軌跡轉為篩選軌跡。大模型首先實時生成所有合理的行駛軌跡,進而逐一考量安全、舒適、合規、效率等各方面因素,選擇最優解并執行。
在全面接入端到端大模型后,車輛的行駛軌跡更擬人,更加平滑、自然,急加速和急剎車明顯減少。除此之外,車輛還可以根據公交車道的限行情況,智能預判,并規劃最佳行駛路徑,提前做出更合理的駕駛決策。
接入端到端大模型的小米智能駕駛還可以做到ETC、閘機卡口通行,車位到車位,全程無斷點??谇爸悄芙邓?,靈活等待;進出口機智識別,精確選擇;抬桿后即刻起步,高效利索。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