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自己的QQ等級嗎!
掐指一算,QQ這玩意竟然已經有25年了。
如此長的時間跨度下,這位曾經的通訊軟件一哥,總有很多能聊的玩意兒:比如風靡一時的QQ游戲,進了大廳玩起來就沒個完;比如曾紅極一時,與“非主流”等概念深刻綁定的QQ空間;再比如,曾讓無數人抓耳撓腮的QQ寵物……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堪稱原始,但曾讓幾乎所有QQ用戶都為之瘋狂的東西:QQ等級。
瘋狂的QQ等級潮
在那個娛樂方式欠缺的早期互聯網時代,掛QQ等級,堪稱最早的“國民養成掛機游戲”。
上至三四十歲出頭的中年人群,下至剛學會上網的小孩,只要接觸到互聯網的人們,都要掛QQ。
你的在線時長可以轉化為等級:最低是一顆星星,湊齊四顆星星便是月亮,四個月亮便是太陽,集齊四個太陽就能召喚皇冠……
無數個人曾為了達到“第一個太陽”而努力。除了等級攀比帶來的時尚與虛榮感之外,諸如建QQ群、改默認QQ頭像等太陽之后的功能,都是人們所青睞與追求的。
而早期的QQ等級提升方式,堪稱瘋狂。
最早的等級并非根據“活躍天數”,而是按小時計算的。也就是說,如果別人一天掛3小時而你掛24個小時的話,經驗差距就會直線拉開,你就會成為那個群里最靚的仔。
所以早期那會兒,有不少人整天電腦不關機刷QQ等級。到了2005年,掛QQ這事因為搞得太過火被一眾媒體口誅筆伐,甚至直接驚動了相關部門的介入。
這事搞這么大,除了防沉迷等大眾熟知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原因:耗電。
2005年,恰逢全國整體供電相對緊張的環境,用戶平均停電時間高達20小時(相比之下,2004年不到16h;2023年則為7.83h),而QQ等級正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被“耗能”的輿論所聲討,這里我直接貼一段05年的媒體原文:
統計顯示,一般的臺式電腦3小時消耗一度電。要得到一個月亮,需在線140小時,耗電47度;而為了1520小時后的那個“太陽”,將消耗507度電。
今年初,三峽電站宣布今年計劃發電486億度,平均每天為1.33億度,如此算來,三峽電站每天發的電能僅供26萬多名QQ用戶掛成“太陽”。
在種種因素下,于當年8月,QQ的等級方式變成了我們熟知的根據活躍天數來計算:每天在線倆小時,即算一個活躍天數。盡管這種改動,對掛QQ的熱潮基本沒有什么影響。
在超過3億的龐大用戶基底下,網民們無論是去網吧開機子還是回家開電腦,第一件事基本就是打開QQ掛上——此外,“幫掛QQ”這種行為亦開始盛行。畢竟那會兒還沒有智能手機,能有空坐在電腦面前的時間,還相對寶貴。
為了滿足“一天兩個小時”的等級KPI,許多人都委托自己的親朋好友同事幫忙給自己掛一下QQ,沖一波等級。所以在那會兒,不少人桌面的右下角,動輒駐扎著三四只公母企鵝圖標,然后傳來無數咳嗽聲……
而每當有其他人發來消息時,還要幫人回上一句:“不是本人”。
鑒于后期QQ等級提升的時間跨度極長。有人曾經計算過,想要達成四個皇冠代表的256滿級,大概需要約莫182年。而與之相關的,是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愚公掛Q”。
有道是“一Q傳三代,人死Q還在”。在有人達到皇冠之后,“四個皇冠之后是什么”的相關坊間傳說,也不可避免地流傳開來。
有人說,四個皇冠之后是宇宙——雖然我不知道該咋用一個圖標代表宇宙。
有人則說,是璀璨的銀河。
有人說,四個皇冠之后就會是宮殿,日月星河皆在其中流轉。
但直到今天,這個謎底也沒有解開。
因為當你們看到這篇文章時,還沒有人能達到四個王冠所代表的256級。
皇冠之后
2022年,QQ官方搞了一個“QQ等級全球榮耀排行榜”,一度在新老QQ用戶群體中傳得沸沸揚揚。不少人都曬出自己的等級,懷念起那些年的過往。
根據官方公式,其中排名等級最高的,是一位7位數的QQ使用者,其等級為是三個皇冠+兩個月亮+兩個星星——而就在今天,我又去查了一下這哥們(or姐們)的QQ號,發現他已經三個皇冠三個太陽了。
也就是說,最快到明年,我們就能看見四個皇冠之后會合成什么——如果相關的營銷人員對此足夠敏感。那么到時候一波大號的“QQ懷舊營銷”自然是避免不了的。
現在,快速提升QQ等級的方式已經數不勝數:開會員、購買等級加速包,開高級會員、購買會員專屬加速包、發說說、玩游戲、參與活動打卡、進入某個小程序等等。根據一些網友的理論,現在一天最高能飚個20多天活躍度……
但這早就已經沒啥人在乎了。
娛樂方式的升維,使得“用戶等級”這一相對原始的互聯網內容早就不受人青睞;微信等APP的普及,使得曾經的QQ用戶紛紛轉戰微信,對QQ自然也不怎么上心;而等級標識的邊際化遞減效應,使得大眾的QQ等級,幾乎都來到了一個差不太多的水平,自然再難以明確劃分等級:畢竟,現在誰還沒個皇冠了?
QQ等級的升級之路,就像是一場非常長的馬拉松。許多人都以為,自己這一生似乎無法看見馬拉松的盡頭——但他們未曾想過,外面時代的變遷速度,早就超過了這場馬拉松本身。
許多人好友里的QQ頭像,早就灰了下去沒再亮過;而那些堅持用著的用戶們,也是早就忽略了QQ等級這玩意,直到有一天看著自己的資料時,才偶然發現:
“艸,原來老子有皇冠了?!?/p>
放在以前,這是許多用戶夢寐以求的終極標識。只不過來到2024年,聊QQ等級的相關東西有啥用呢。
排出那幾個皇冠,告訴別人自己已經是老登了嗎?
盡管如今QQ依舊有超過5億的穩定用戶,排在微信之后的第二名,諸如各大QQ群等,依舊是傳播消息最快的那一批。但“QQ等級”背后的社會價值,早就已經被無限稀釋,如今它所帶來的,更多是一種懷舊的情懷罷了。
金字塔
不止QQ,在許多你能叫得出名字的社交平臺上,都會有類似的等級劃分與用戶生態。
其中最知名的,當屬成立于2003年的百度貼吧——自2011年起,貼吧就推出了“貼吧等級”這一概念,并沿用至今。
這一設定直接刺激了貼吧的回復活躍度,并創造了一個至今仍經久不衰的梗:造梗能力無窮的吧友們,將貼吧等級劃分成了綠牌(1~3級)藍牌(4~9級)和黃牌(10級以上)這三種人群,并施以不同標簽與陣營。
而B站的(早期)平臺生態亦是如此:
“5級號是一種可愛的生物,只要你給他點個贊,他就會沖你喵一聲”
1級號到6級號互相劃分,并給予相應的人格化與萌化標識。盡管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這玩意多少有點……你懂的,但那個時候,不少人還是挺樂意于搞這套的。不過如果現在再出現低級號的話,它們會更多地被認為是小號、機器人或者是水軍。
現在的掌盟,突出一個等級森嚴。因為它所掛鉤的并非APP等級,而是你當前的LOL段位。所以一旦涉及到社區PVP爭吵環節,你身上所帶的段位標簽,就是他人最明顯的攻擊點。
有道是官大一級壓死人,游戲段位亦是如此。在這里,白銀二能踩著白銀三的腦袋輸出,翡翠自然瞧不起白金,而黃金則是對青銅白銀等段位輸出最猛烈的存在……
在這些年的網上沖閬中,你或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共同點:互聯網的世界,似乎構成了一座巨大的、抽象的金字塔。
它被分為一層一層又一層,每一層的人們接受著自己的群體身份,他們的樂趣來源是下面的層級,同時都向往著更高的層級。他們為了這些而努力著
——并樂此不疲。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