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新造車敲警鐘!大規模撤店、欠薪 網友:下一個高合
很多人知道遠航汽車,還源于新近的一次熱搜。
起因是,一名自稱遠航汽車研發部的工作人員,稱底盤研發部目前僅剩十幾名員工。此外,還有部門員工被強制休假一周,且沒有通知復崗時間,待崗期間公司沒有提供工資和補償。
伴隨而來的就是遠航汽車陷入經營危機,甚至瀕臨倒閉。
官方回復也非常迅速,稱公司正進行戰略調整和重組,目前處于過渡階段,預計調整完成后將恢復正常運營。
并且強調,公司的背后有大運集團支持,不會輕易倒閉。
最后結局目前仍不可知,但遠航汽車在商場大規模撤店卻是不爭的事實。
強制員工休假、拖欠工資
10月31日,位于濟南萬象城的一家店面門簾緊閉。根據門口的公告,其在8月29日就已經撤店。而隔壁的嵐圖、極氪和蔚來門店都在正常營業,不乏有來看車的人群。
門口的公告顯示,遠航汽車因經營調整,從濟南萬象城撤店,如有相關購車、咨詢需求,可前往其它門店。
不過當我們撥打上方電話后,發現其中一個門店已經因為租約到期閉店,而另外一個門店到下個月也將因為租約到期撤店。
據遠航汽車4S店的工作人員透露,遠航確實撤了不少店,但撤店是因為公司總部在規劃重新融資,后續會再重新選地點重新開店。
提及新車的交付排產,以Y6為例,該工作人員稱,目前88度電池的版本有現車,而98度電池的版本則至少需要等待3個月才能夠交付,并且還要和總部進行溝通。
凡此種種,都釋放出一種信號——遠航汽車遇到難題了。
網上關于遠航汽車的消息也是滿天飛,有網友稱,目前遠航汽車的多數領導和同事已經開始未雨綢繆,積極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對此遠航汽車官方回應:“公司正在進行戰略調整,目前處于重組狀態,過一段時間等調整完成會恢復正常。遠航汽車畢竟背靠大運集團,不會輕易倒閉。目前,高管、中層職員都是正常在職狀態。”
據第一財經報道,遠航汽車內部人士透露,該公司資金較為緊張,正在尋求地方資金幫扶以及新的融資。
有遠航汽車員工吐槽,公司已經拖欠2個多月工資了,河北保定的一位銷售稱至今還沒收到7月份的工資。廣東也有一家門店員工稱,不僅工資沒發,甚至在半夜突然被告知自己所在的門店關門。
遲遲拿不到工資,不少銷售也都無奈選擇跳槽。一位在試用期內選擇離開的員工曬出了自己9月份的離職申請,離職原因詳細說明一欄有標注“薪資發放延遲”。
來源:小紅書
對于拖欠的工資什么時候發放,其領導稱已經離職的員工,工資只能分批次發放。
還有內部人士表示,他所在部門的員工已被強制休假一周,并且沒有通知復崗時間,待崗期間公司也沒有提供工資和補償。
不過也有員工對遠航汽車的評價比較積極,河北一家門店的員工表示,遠航汽車作為大運集團旗下的企業,從10年前就開始布局新能源板塊了,就是沒有重視做營銷,所以很多人不知道。
和豪華電車“有代溝”
遠航汽車是大運集團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于2022年8月成立,一出生就帶著造車資質和造車經驗,開局就和華為、阿里巴巴、博世等頭部供應商合作,所以遠航汽車算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在成立后短短一年多時間里,遠航汽車就迅速推進到了量產階段。2023年11月,遠航汽車正式宣布其首款車型Y6量產下線。截至目前,遠航Y6、遠航H8已正式售賣,遠航Y7、遠航H9也已經上市預售。
看似順風順水,但遠航汽車誕生的這幾年,正是各家車企廝殺價格、向智能化發力的關鍵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遠航汽車并沒有占到一席之地。
今年前9個月,遠航汽車旗下兩款在售車型遠航Y6和遠航H8的累計銷量為5584輛,月均銷量620輛;其中遠航Y6月均銷售約390輛,遠航H8月均售出230輛。
之所以賣不好,和遠航汽車在價格戰中不討好有關。除Y6、H8部分配置外,遠航的其余車型指導價均在30萬元以上,最高甚至超過50萬元。
平心而論,這個價格買D級車是有優勢的。但在理想、蔚來、問界等同行的襯托下,作為豪華電動車的產品力又不夠出彩。
例如,遠航Y6、遠航H8采用高通驍龍8155車機芯片,同價位的理想和蔚來早在今年初就已更新高通驍龍8295車機芯片,并搭載自研大模型。
彼時遠航汽車CEO遠勤山認為,與其自身費力研究,不如用錢“買買買”整合別人領先的技術,已經是“集大成者”,遠航就把消費人群定位成高端、成功人士。
而通過上述配置對比,可以發現遠航汽車難以滿足高端用戶的實際要求,一些基礎配置也落后于同級別的其他車型。
用“拿來主義”和“堆料主義”走捷徑,是遠航汽車遭遇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價格戰、技術不硬和市場定位的問題外,遠航汽車在營銷策略上也顯得相對保守。
盡管遠航汽車曾在車展上驚艷亮相,也會在高鐵站、機場等廣告位進行一定程度的宣傳。雖然人流量很大,但在信息化時代,消費者更傾向網絡媒介和社交媒體等渠道獲取信息。
遠航汽車的前銷售稱,9月份,遠航汽車還在執著于在機場投放廣告。遠航汽車甚至透明到有些汽車博主都不知道這個汽車品牌,在車圈的花樣營銷中當了背景板。
此外,遠航汽車自身在交付和產品上也被人詬病。有網友發帖稱,2023年11月,自己等了2個月的Y6好不容易下了生產線,但銷售又稱得到年底才能交車。最后她只能選擇退定金,買了阿維塔。
來源:小紅書
還有一位坐標北京的遠航H8新晉車主,稱“這款車除了大,沒啥優點。”用車一個月,車機還是得需要升級,反光鏡、音樂、掛檔等差不多有七八次故障。
事實上,遠航汽車所經歷的危機,背后是行業變革洗牌的縮影,那些自身造血有限且產品表現不足的造車企業普遍面臨“生死局”。放眼望去,恒大汽車逐漸遠去,高合汽車也進入破產重組,哪吒汽車最近也站在了懸崖邊。
在卷生卷死的車圈,落后一步就要用千百倍的努力追回。目前全球范圍內能盈利的電動車企并不多,特斯拉、比亞迪、理想、賽力斯等,可以說是各有優勢,其他車企如果沒有自我造血能力,就只能依靠資本市場留在牌桌。
目前來看,大運汽車還沒有完全放棄,官方回應的融資重組也算是救命稻草,但遠航汽車還能支棱起來嗎?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