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生長激素市場暴漲:家長給孩子狂輸入 長不高要被社會歧視
來源:游民星空 編輯:非小米 時間:2024-10-15 14:45人閱讀
10月15日消息,韓國社會長期相信個子高的人在生活中更易獲得成功,這種觀念促使許多父母“不擇手段”,試圖讓孩子長得更高。這種社會層面的“身高偏見”及其相關的不科學行為引發了人們對孩子身心健康的擔憂。
韓國父母對孩子身高的強烈執著,背后不僅是對外貌的憂慮,更與社會競爭和就業壓力密切相關。
報道稱,韓國過去許多工作崗位都普遍存在對身高高度的限制。例如2007年前,男性應聘警察需要達到至少167厘米,女性至少要達到157厘米。
直到2014年,大韓航空還要求女性空乘人員身高至少要達到162厘米。雖然有些職業的身高限制如今被取消,但不少家長仍然認為,身高是就業和社交中的一大競爭因素。
2023年8月,韓國大田市通過了韓國首例兒童身高補貼法案,該法案旨在促進兒童健康,預計每年撥款37億韓元(100韓元約合0.52元人民幣)用于為小學生提供身高相關檢測。不少人批評該法案鼓勵人們把外表看得高于一切,引發強烈爭議。
與此同時,韓國廣告中關于“增高”產品和治療的宣傳也層出不窮,尤其是在韓國醫院、藥店和教育機構。據報道,僅今年3月,韓國互聯網上與兒童身高有關的廣告就有259個。
有醫學專家建議,過量使用生長激素可能會引發手足畸形、脊柱側彎等問題。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對長個更有幫助,比如適當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