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女教師經常憋尿成尿毒癥晚期 醫生勸告:4種食物少吃
來源:快科技 編輯:非小米 時間:2024-08-12 18:45人閱讀
快科技8月1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26歲小學老師洪女士(化名)于2022年10月發現眼睛視物模糊,查出腎衰竭。到2023年9月份,病情沒能控制住,惡化成五期,也就是常說的尿毒癥。
據悉,因為職業原因,洪女士經常憋尿,飲食也不規律。她認為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導致尿毒癥的罪魁禍首。
現在許多年輕人特別是女性長時間坐于桌前,喝水少,還經常憋尿。而憋尿及延遲排尿、飲水少、尿液長時間滯留體內,會導致細菌無法及時排出體外而聚集在尿路大量繁殖,從而誘發感染。
憋尿時,膀胱內壓升高,感染的尿液可反流回輸尿管和腎盂,從而引起急性腎盂腎炎。此外,憋尿還可能引起尿潴留、膀胱破裂、排尿性暈厥等。
醫生強調,一般來講腎臟疾病沒有太多早期表現,患者不容易觀察到,等到出現不適癥狀時,多數已經到了比較重的階段,平時要保護好腎臟。
醫生建議4種食物少吃:
鹽分較多的食物。正常攝入鹽分,對身體是有好處的。飲食太咸則會增加腎臟負擔。鹽在體內會鎖住水分,導致水分也不易排出,加重腎臟負擔。
粗蛋白食物。有腎臟問題的人,特別是老年人,可以吃一些精蛋白,比如瘦肉、雞蛋清等。少吃粗蛋白食物,如豆腐、花生米等。因為粗蛋白雜質多,不利于代謝。
楊桃。楊桃中包含的神經性毒素在大量攝入的前提下會引起腎臟的急性損傷,所以食用楊桃一定要適量。
高嘌呤食物。例如動物內臟、海鮮、肉湯等,高嘌呤食物易引發尿酸水平升高,而過量的尿酸一旦沉積在腎臟,就容易引起腎臟損害。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