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拆車極氪007 拆車報告4萬開賣!網友:賣書比賣車賺錢
日本又拆國產電動車,學習先進制造了。
日本權威媒體日本經濟新聞 (以下簡稱日經)近日發布了系列報道,介紹了他們對極氪007的詳細拆解。
在報道中,日經對極氪大加贊賞,技術和成本控制,讓他們感到驚艷,拆車人員不由陷入自我懷疑:
這樣的技術,還能做到這樣的成本,我們行嗎?
去年,日經也拆解過一輛國產電車,兩次拆車過程,各自形成了一本書,都賣到了天價。
21年前,日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叫《汽車產業,日本會被中國超過嗎?》。
今天,他們用實際行動,做出了回答。
日媒拆車極氪,“吉利の雷克薩斯”
日本權威媒體、日本最大出版商日經BP社,近日從國內進口了一輛007,運到當地進行了拆解。
隨后將拆車過程做成了系列報道發布,剛剛更新了第三期。
在第一期開篇,日經就對極氪007給予高度評價:
這是性價比最高的中國電車,科技感十足的吉利版雷克薩斯。
在日經放出的拆車視頻里,一直能聽到圍觀者發出的“Wow”的贊嘆聲。
日經認為007的亮點有很多,包括大壓鑄、800V快充、高性能ECU(電子控制單元)、以及帶有激光雷達的高階智駕。
這里補充說明一下,極氪007的智駕是自研的,不是來源于Mobileye供應,智駕負責人陳奇此前是華為自動駕駛部部長。
日經選中的,是一款更能代表極氪自研能力的車型。
因為拆解車輛的電機和電池也都是極氪自研。
其中電池是極氪金磚電池,支持800V快充,短刀結構,日經對此還專門寫了篇報道探討。
金磚電池還帶激光雷達,極氪007的車型很明確了,就是25.99萬元的四驅智駕版。
產品售價,讓日經拆車人員感到驚訝:
采用如此尖端的技術,讓我們來做,車的成本會低于6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27.85萬元)嗎?
日經的自我懷疑,從從側面展現了極氪的自研優勢,以及背后國產供應鏈的威力。
日經認為極氪007好,其實也是經過對比得出的結論。
算起來,這已經是日經第六次拆解電車了,此前他們還拆過Model 3、Model S和大眾ID.3……以及,比亞迪海豹。
又是國產車。
日本開始拆國產車學習了,真是風水輪流轉。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國車窮。
學徒與師父的調轉
去年6月,日經詳細拆解了海豹,沒有放過任何細節:
車身、內飾、電機、電池……甚至連前泥擋板都做了詳細記錄。
最終形成了一份長達350頁,內含400張高清圖片的詳細報告。
日經將其做成書籍,對外發售,售價88萬日元,當時折合人民幣4.5萬元,附贈一張拆解視頻DVD。
還有6.7萬元的“套餐”,書籍外還提供在線服務。
5本回本買車錢,6本穩賺不賠。
有網友感慨,賣書比賣車都掙錢,比亞迪要不考慮下出版業務?。
這次拆解極氪,也是梅開二度,第一篇報道剛發,拆解報告就預售上了,從頁數上看,篇幅有可能會更長,長達500頁,仍然附贈拆解視頻DVD,計劃10月31日發布。
紙張更多,售價沒變,還是88萬日元。
一本書為什么會賣這么貴,有人買嗎?
答案就在書里。
參與拆解的一位高級研究員,在已出版的“海豹拆車報告”的扉頁寫道:
我們已經發布了很多您需要了解的信息,以便您了解未來將引領世界電車的中國制造商的發展策略和設計理念。因此,請利用好這本書。
他還在書中強調,CTB部分的內容是本書必看的。
看起來這不像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書籍,主要是供給專業人士,作為重要的學習資料。
不止是日經這類媒體,更早前,日本學界也拆解了中國電車。
名古屋大學曾拿到一臺五菱宏光MINI EV,拆解后感慨成本太低,咱造不了。
日本多次拆解國產車,對比本世紀初,中國汽車工業未興起之時,讓人感慨萬千。
前面提到,2003年,日經曾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為《汽車產業,日本會被中國超過嗎?》。
當時的比亞迪,剛剛進軍汽車市場,后來通過拆解卡羅拉,“逆向研發”,打造了第一款爆款車F3。
也是在這一年,首批吉利轎車出口海外。
二十年后,吉利旗下的轎車用另一種方式“出口海外”,依然是拆車,依然是發生在日本和國產車之間。
只是這一次,雙方的角色調轉了。
為什么要買車拆解?
當然是為了學習。
日系的潰退無需多言,如今在國內被比亞迪吉利們打的節節敗退。
隨著國產車加速出海,后花園東南亞如今也顯露敗相。
日系的落后,呼喚著解決方案,催生了日經的拆解報告。
從拆解過程來看,日經記錄的很仔細,學的很認真,連電池包都拿單反咔咔猛拍。
類似的這一幕,我們曾在不久前的北京車展上遇到過。
當時一位高鼻梁的海外游客,小心的打開比亞迪海鷗前艙蓋,然后拿起碩大的設備對著內部拍來拍去。
如果有一天,看到豐田或是歐美汽車巨頭們發布了自己的“F3”,千萬不要感到意外。
誰都有這個歷史階段。
但拆車學習,只是中國汽車崛起路上的一小步,更多的還是靠新能源的歷史機遇,多年的電動化自主探索。加上與消費電子結合,形成完整成熟的智能車產業鏈,以及對自動駕駛十年如一日的堅決投入和技術信仰……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汽車,日本汽車時代,可能要被終結了。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