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人死后不腐睫毛清晰可見 因保存太完美
自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在哥倫比亞圣貝爾納多(San Bernardo)公墓中,陸陸續續發現了100多具不腐的尸身。
相比于埃及精心炮制的木乃伊,小鎮上這100多具尸體來得有些“隨意”。
沒有經歷人工防腐,這些不腐木乃伊是自然形成的,而且保存相當完美。
每年,墓地都會清空一批“墓地老用戶”,為新來的用戶騰地方。
小鎮居民貝賈拉諾的母親是在2001年挖出來的,結果發現自己的母親下葬30年了,遺體依然完好:
“穿著下葬時的壽衣,圓圓的小臉邊上是頭發和辮子,牙齒和指甲也都在,除了膚色有點棕,整個狀態看起來就像睡著了一樣。時間在這里似乎停止了。”
克魯斯是2005年去世的,他的遺體看起來非常安詳,臉上的睫毛和胡須清晰可見,就連眼球和眼皮都是完好無損的。
要知道,人死后,三五天牙齒和指甲就會開始脫落,眼睛是最早開始腐爛的部位之一。
因為遺體保存太完美了,包括貝賈拉諾的母親和克魯斯在內的13具木乃伊,被安置在博物館中展出,其中還包括幾具孩童木乃伊。
而其他未被展出的木乃伊,被家人領走后,大多被再次火化處理了。
據統計,在這個小鎮最早出現木乃伊是在20 世紀 50 年代,當時是迫于洪水的壓力,不得不挖墳轉移遺體。
到20世紀80年代,木乃伊出現的數量達到高峰,一年出現50個左右,此后數量每年都在下降,到現在一年也就發現幾具木乃伊。
到目前為止,這樣不腐的尸體至少有100個。
這些尸體分布在墓地的不同區域,年齡性別各不相同,埋葬時間和被挖掘的時間也不一樣,時間跨度可達幾十年。
看起來這些人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毫無邏輯可循,為何偏偏是這些人變成木乃伊,又是怎么形成的?為何集中發生在這個小鎮?
獎勵?懲罰?食物?
剛開始發現木乃伊的時候,這里的居民以為這就是一個孤立事件,偶爾出現一個兩個,也不奇怪。
直到后期,墓地的木乃伊尸體越挖越多,人們才開始重視起來,各種說法在民間流傳。
有人說,這是對善良的人的獎勵,死后不用忍受腐爛;而有人則覺得這是一種懲罰,類似于“永恒的詛咒”。
有人說哥倫比亞經常有外星人光顧,這是外星人的杰作。
也有人認為木乃伊集中在這個小鎮,是因為這個小鎮的特殊飲食。
當地人喜歡吃Guatila和Balú,前一種類似佛手瓜,后一種感覺像大很多的四季豆,營養價值很高,當地人很喜歡吃。
但這個說法很快被推翻了,因為其中有一個木乃伊克魯斯,生前生活在波哥大,死了才安葬在此處,這里是他的出生地。
說明,飲食不是主要因素。
烤箱效應
在墨西哥的瓜納華托也出現過類似的天然木乃伊,數量也有100多具,這些木乃伊的歷史更為悠久,可追溯至19 世紀上半葉。
根據當時的研究表明,這些木乃伊是1833年疾病死亡的受害者尸體,被安葬后,由于當地氣候干燥,土壤中富含礦物質,意外導致尸體不腐形成木乃伊。
科學家認為,和瓜納華托一樣,圣貝爾納多公募出現的木乃伊,答案也在墓穴里。
在過去,圣貝爾納多在別處有2個墓地,都沒有出現過木乃伊,現在的公墓啟用后,才有了木乃伊,說明位置才是關鍵。
科學家推測,現在墓地位于陡峭的山坡上,雖然天氣很熱很潮濕,但這里風比較大,反而讓墓地像一個烤箱,尸體快速脫水,不腐不爛,意外形成木乃伊。
但科學家也表示,這僅僅是推測,還沒有進行科學驗證。
最后
目前,無論是瓜納華托,還是圣貝爾納多,都給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建立了博物館,成為當地的旅游景點。
其實很多人難以理解,為啥要展出遺體,因此把木乃伊作為旅游景點來開發,也是備受爭議 的項目。
對于木乃伊的親人來說,這是一件好事,隔2周來博物館看看自己的家人,也是一種愛的表現。
但對陌生人來說,尤其是膽子比較小的,這是一次突破內心恐懼的體驗。
有游客表示自己在參觀時,不敢直視博物館里的兒童木乃伊。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